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苹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损伤
  • 5篇肝损伤过程
  • 3篇心室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酒精性肝损伤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室肥厚
  • 2篇血压
  • 2篇乙醇
  • 2篇乙醇性
  • 2篇乙醇性肝损伤
  • 2篇染色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2篇左心室肥厚
  • 2篇小鼠
  • 2篇离散度
  • 2篇绞痛
  • 2篇高血压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天水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李小苹
  • 5篇李三强
  • 4篇乔新杰
  • 3篇卢华杰
  • 3篇张勇勇
  • 3篇王善龙
  • 1篇王冬梅
  • 1篇李思源
  • 1篇李英娇
  • 1篇侯松林
  • 1篇刘青
  • 1篇孙海宽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色素P4502E1在小鼠乙醇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在乙醇诱导的小鼠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按照体重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用56°红星二锅头以10 mL·kg^(-1)的剂量持续灌胃4周,建立小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对照组)和给予二锅头1,2,3,4周,各取10只小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小鼠肝,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P2E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肝AST的活性在1,2,3,4周分别为(126±24),(967±30),(1010±35),(206±23)U·L^(-1)。与对照组的(112±22)U·L^(-1)相比,模型组小鼠肝AST的活性在第1,2,3周持续升高(第3周达到高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于第4周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肝组织中每平方毫米CYP2E1阳性细胞数量(cell·mm^(-2))在这4周分别为(3.2±0.8),(8.4±1.1),(13.2±1.3),(4.6±0.8)cell·mm^(-2),与对照组的(2.8±0.5)cell·mm^(-2)相比,第1,2,3周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4周有所下降,但仍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醇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过程中,CYP2E1的表达是先上升后下降,与血清AST酶的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其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与肝的损伤与修复有着重要的关系。
乔新杰李三强霍续磊李小苹张溢煚孙海宽王善龙张勇勇刘青孟凡铸
关键词:乙醇性肝损伤细胞色素P4502E1免疫组化
肝硬化患者94例Q-T间期变化的探讨
2001年
Q-T间期代表了心室电收缩的长度,延长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Q-T间期延长可为先天性,亦可为后天获得。临床上一些肝硬化患者不明原因的猝死,可能与Q-T间期延长有关。本文就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变化进行分析讨论。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Q-T间期延长肝硬化患者猝死心室先天性
QT离散度变化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评价QT离散度(QTd)变化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EH+LVH)的关系。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病(EH)患者,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11岁,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有无左心室肥厚,同时按照Ehou氏方法测量QTd...
刘耀乾李小苹
文献传递
QT离散度变化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2000年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QT离散度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糖原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肝糖原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n=10),模型组(n=50)。正常组小鼠直接处死取肝;模型组小鼠每天给予56度红星二锅头(15 m L·kg^(-1)),连续灌胃5周,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于建模第1,2,3,4,5周,各处死10只,取肝组织。用糖原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检测各组肝组织切片中肝糖原的表达情况即平均光密度值(MOD)。结果与正常组的MOD值(0.22±0.04)相比,模型组第1周(0.19±0.06 vs 0.22±0.04,P<0.01),第2周(0.17±0.05 vs0.22±0.04,P<0.01),第3周(0.14±0.02 vs 0.22±0.04,P<0.01),可见肝糖原含量依次下降,至第3周(0.14±0.02)肝糖原含量最低;而模型组第4周(0.17±0.07 vs 0.14±0.02,P<0.01),第5周(0.19±0.03 vs 0.17±0.07,P<0.05)肝糖原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糖原的变化规律为先减少后增加。
尚付梅李三强卢华杰姜雅坤乔新杰白淼水霍续磊李小苹李思源李英娇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肝糖原
丹参滴丸和川芎嗪配合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1999年4月-2002年5月,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与川芎嗪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2例,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滴丸川芎嗪硝酸甘油鲁南欣康阿斯匹林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刘耀乾李小苹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尿激酶UAP低分子肝素小剂量
脂滴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病理表现.方法健康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20),对照组于0 wk处死,取肝脏;模型组进行适应性喂养1 wk后,给予56度白酒灌胃(0.15 m L/20 g·d),连续8 w k,于4 wk和8 wk,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其肝脏待用,制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酒精性肝损伤中的脂滴表达变化,采用Image-Pro Plus6.0对病理切片样本进行累计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4周脂滴含量开始增加(20.29±7.07 vs 8.06±2.06,P<0.01),第8周末脂滴含量明显增多(34.88±15.33 vs 8.06±2.06,P<0.01),8 wk与4 wk相比,脂滴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34.88±15.33 vs 20.29±7.07,P<0.05).结论 8 wk末成功建立了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可以用来评估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药物的预后作用;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随着脂肪变性的发生,脂滴含量不断增加.
卢华杰李三强张勇勇王善龙乔新杰霍旭磊李小苹侯松林
关键词: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苏木素-伊红染色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0),模型组(n=40)。用56°红星二锅头经酒精灌胃(15 m L·kg-1)诱导小鼠肝损伤1,2,3,4周,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0(对照组小鼠)与1,2,3,4周,各取10只小鼠于眼球取血,用赖式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小鼠肝,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肝组织TNF-α的表达量。结果小鼠肝AST酶的活性在0,1,2,3,4周分别为(112±22),(126±24),(967±30),(1010±35),(206±23)U·L^(-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的小鼠肝AST酶的活性在第1周缓慢上升,第2周迅速上升,于第3周达到高峰,第4周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TNF-α相对积分光密度在0,1,2,3,4周分别为1.15±0.12,1.10±0.08,2.13±0.16,2.16±0.15,1.16±0.11,与对照组相比,第1周略有下降,第2周迅速上升,第3周达到高峰,第4周出现下降,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酒精灌胃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进程早期,TNF-α促使肝细胞的损伤和坏死,并参与了后期肝的修复再生。
李小苹李三强王冬梅乔新杰卢华杰白淼水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印迹法
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在小鼠乙醇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2018年
目的研究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在小鼠乙醇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1,2,3,4组于每天不间断用56度北京红星二锅头进行灌胃,1天/次,每次14m L·kg^(-1),制备小鼠乙醇肝损伤模型。分别于灌胃后1,2,3,4周,摘出眼球取血。根据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肝中蛋白的p-STAT3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实验4组的血清AST水平分别为(112±22),(126±24),(967±30),(1010±35),(206±23)U·L^(-1);在乙醇灌胃1,4周后,实验1组和实验4组与正常组的AST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乙醇灌胃2,3周后,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实验4组的p-STAT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11),(3.21±0.33),(1.12±0.21),(1.51±0.23),(2.13±0.26)AU。实验1组和实验4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STAT3可能参与小鼠肝损伤早期阶段的急性期反应,参与并促进肝细胞损伤;在后期,可能参与肝细胞再生、修复以及对肝细胞细胞凋亡的抑制。
白淼水李三强宋影李小苹王善龙张勇勇
关键词:乙醇性肝损伤急性期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