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娟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海拔
  • 4篇乔木
  • 1篇弹力带
  • 1篇垫状植物
  • 1篇杂交
  • 1篇栽培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成活
  • 1篇造林成活率
  • 1篇支撑架
  • 1篇植物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效果
  • 1篇施肥装置
  • 1篇树苗
  • 1篇树体
  • 1篇树种
  • 1篇树种选择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7篇李小娟
  • 5篇周华坤
  • 5篇任飞
  • 5篇李以康
  • 5篇杨永胜
  • 2篇刘建全
  • 1篇郝刚
  • 1篇林丽
  • 1篇王留阳
  • 1篇杨惠玲
  • 1篇郭小伟
  • 1篇王玉金

传媒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造林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的方法。具体通过:适生树种选择、苗木根系土球的准备、方形栽植坑穴整理、栽植坑穴换土及栽植、喷施防冻液、设置防风防寒设施及日常管理七个步骤实现高海拔城镇造林绿...
杨永胜李以康李小娟邓艳芳任飞周华坤黄煜茹朋措吉
文献传递
一种高海拔乔木新型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海拔乔木新型施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隔板,箱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设有施肥组件,施肥组件包括推杆电机、挡板、导料管、减速电机、两个转动轴...
李以康邓艳芳任飞杨永胜周华坤黄煜茹朋措吉李小娟周春丽赵敏
文献传递
一种高海拔乔木培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海拔乔木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槽、浇水组件和两个壳体,培育槽的底端内侧开设有三个漏孔,两个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四个套筒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套杆,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海拔乔木培育装置,通过滑杆、滑...
杨永胜李以康邓艳芳任飞周华坤黄煜茹朋措吉李小娟
文献传递
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被引量:20
2004年
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L .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Maxim .共 1 4种 2 9个居群的ITS与trnL_FDNA序列各 2 7与 2 5条 ;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 ,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 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 ,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 :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 ,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Lindley、VitalianaSesler和 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 ;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SamueliaSchlechtd .的 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Androsace的 2个种在 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 ,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 ,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 ,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 ,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 ,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
王玉金李小娟郝刚刘建全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垫状植物
一种高海拔乔木树苗防寒保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海拔乔木树苗防寒保暖装置,包括四个弧形保护板,四个所述弧形保护板通过三个弹力带进行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弧形保护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弧形保护板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设有转动座,四个所述转动座的...
李以康任飞杨永胜邓艳芳朋措吉黄煜茹李小娟周华坤周春丽赵敏
文献传递
麻花艽和管花秦艽(龙胆科)之间自然杂交类型的分子验证被引量:22
2007年
野外考察发现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Maxim.)和管花秦艽(G.siphonantha Maxim.ex Kusn.)同域分布时存在大量形态位于二者之间的个体。经形态变异研究后发现它们可能是这两个物种之间的杂交后代。对两个亲本种以及假设杂交群体共55个个体的核糖体ITS序列和叶绿体trnS-G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形态个体是麻花艽和管花秦艽的自然杂交后代。此外分析了两个亲本种以及杂交群内个体间trnS-G和ITS序列的变异状况以及分子标记结果与形态鉴定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指出可能是杂交诱导的叶绿体基因组重组以及早期物种分化中的谱系筛选不彻底等原因造成了亲本种群体内序列变异的多样化。
李小娟王留阳杨惠玲刘建全
关键词:麻花艽自然杂交ITS
一种高海拔乔木栽培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海拔乔木栽培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盘和两个第二固定盘,两个第一固定盘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两个第一固定盘之间通过两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固定盘的内部均固定设有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均包括两...
李以康邓艳芳杨永胜任飞李小娟周华坤黄煜茹朋措吉林丽郭小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