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娟

作品数:312 被引量:2,116H指数:2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99篇专利
  • 33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天文地球
  • 6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经济管理
  • 13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电子电信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4篇地面沉降
  • 46篇遥感
  • 33篇GIS
  • 27篇图像
  • 24篇城市
  • 21篇地表
  • 20篇灾害
  • 20篇沉降
  • 17篇土地利用
  • 16篇信息系统
  • 16篇影像数据
  • 15篇地理信息
  • 14篇地理信息系统
  • 13篇植被
  • 13篇基于GIS
  • 11篇土壤
  • 11篇京津
  • 10篇遥感图像
  • 9篇遥感影像
  • 7篇地质

机构

  • 309篇首都师范大学
  • 19篇教育部
  • 1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武汉大学
  • 5篇北京市水文地...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包头市国土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纽约州立大学
  • 2篇中国测绘科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哈密石油基地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312篇李小娟
  • 184篇宫辉力
  • 61篇赵文吉
  • 40篇陈蓓蓓
  • 28篇朱琳
  • 26篇孙永华
  • 24篇王彦兵
  • 22篇孟丹
  • 21篇周春平
  • 20篇郭琳
  • 19篇周德民
  • 17篇柯樱海
  • 16篇余洁
  • 16篇周超凡
  • 15篇潘云
  • 15篇郭姣
  • 15篇朱琳
  • 14篇高明亮
  • 13篇钟若飞
  • 13篇张可

传媒

  • 25篇首都师范大学...
  • 12篇地球信息科学...
  • 8篇中国图象图形...
  • 7篇生态学报
  • 7篇自然灾害学报
  • 7篇地理与地理信...
  • 6篇国土资源遥感
  • 6篇遥感学报
  • 5篇测绘与空间地...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E...
  • 4篇测绘科学
  • 4篇地理空间信息
  • 3篇测绘通报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地理信息世界
  • 2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6篇2023
  • 19篇2022
  • 17篇2021
  • 13篇2020
  • 14篇2019
  • 13篇2018
  • 21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11篇2014
  • 20篇2013
  • 6篇2012
  • 16篇2011
  • 16篇2010
  • 35篇2009
  • 21篇2008
  • 25篇2007
  • 1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rcGIS Engine的专题制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以北京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结合北京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阐述了专题制图模块的功能设计及实现过程.针对城市规划行业对专题图要求的特殊性,系统采用ArcGIS Engine的接口及控件进行基于组件的独立开发的方式,在VB 6.0的开发环境下实现了对地图的分幅与修饰、分幅索引图的生成以及专题图的批量打印和输出,符合北京市城市规划部门对专题制图的要求和对规划成果显示、规划目标定位的特殊需要,对同类系统专题制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扬李小娟陈莹连健
关键词:ARCGISENGINE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专题制图
一种亚像素级影像配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像素级影像配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采用分阶段由粗到精的配准策略,在粗配准阶段,提取影像特征,针对影像不同区域不一致的变换情况,对目标影像和原始影像均匀分块,根据权重大小分配给影像特征不等重要性,据此拟合...
沈焕锋冯蕊涛李星华周春平李小娟杨灿坤郭姣
一种优化地面沉降监测网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地面沉降监测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地面监测网,其包括在地面沉降区域布设GPS点和水准点,建立GPS和水准测量监测网,以获得地面沉降监测点;2)建立空中-地面监测网,该空中-地面监测网由优...
宫辉力陈蓓蓓李小娟赵文吉周超凡郭琳段光耀颉晋荣贾煦史珉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空间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综合分析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业务也随之快速地发展,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量以几何级数迅猛增长。同时,国家统计部门、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
王彦兵李小娟连建杨灿坤
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地面沉降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地面沉降建模方法,属于城市地质灾害模拟与预测技术领域;将地面沉降研究与力学领域新提出的近场动力学理论进行结合,在积分方程基础上建立近场动力学理论的模型,有效避免了在对象不连续处定义失效...
张可宫辉力李小娟朱琳陈蓓蓓王彻吕明苑郭琳
基于高光谱与多光谱植被指数的洪河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2009年8月中旬,在研究区野外实测沼泽植物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指数(LAI),将地面实测的植物高光谱反射率以Landsat-5 TM波段范围为基准进行波谱重采样,以重采样后的光谱反射率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用几种常见的高光谱和多光谱植被指数建立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统计回归模型,对比这些模型的精度,选出最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各植被指数建立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回归模型分别为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或指数函数;各模型对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反演精度差别较大;在全波段高光谱植被指数中,用全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H-FNDVI(R930,R515)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模型最佳;在常规高光谱植被指数中,用修正简单比率H-MSR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模型最佳;在多光谱植被指数中,用多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M-NDVI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的模型最佳。对比发现,由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构建的模型对研究区LAI的估算效果不太理想,而从实测高光谱数据提取的窄波段特有植被指数构建的估算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模型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表明窄波段植被指数更适合用来监测沼泽植被叶面积指数。
邢丽玮李小娟李昂晟周德民
关键词:沼泽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重建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沉降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重建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沉降信息的方法,步骤如下:S1、获取覆盖研究区范围的SAR观测影像数据;S2、获取覆盖研究区范围的特征数据集;S3、获取长时序地面沉降信息;S4、基于长时序的地面沉降信息,...
柯樱海吕明苑李小娟郭琳宫辉力张可王展鹏朱丽娟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内蒙古中部牧区雪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内蒙古中部牧区,基于灾害学理论,使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多方面开展综合分析。通过雪草高度比、积雪持续时间和气温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因子的绝对数值危险的大小得到雪灾的危险性;通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草地载畜量、牲畜密度、GDP以及畜牧业产值等方面的因素,加权综合分析得到脆弱性;根据灾害学理论的危险性和脆弱性的作用关系通过组合对照的形式组合得到最终的雪灾风险等级。针对研究区2000年2月上旬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地区和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有较高的风险,这与灾情统计资料的描述基本一致。
王博李小娟胡卓玮
关键词:雪灾
一种从两平行轨道SAR数据中获取地表三维移动量的方法
一种从两平行轨道SAR数据中获取地表三维移动量的方法,分别收集来自两个相邻平行轨道、地表移动发生前后各一景单视复数(Single Complex Look,SLC)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
常占强李小娟祝杰钱淑君王延巧
文献传递
北京市1990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被引量:47
2007年
根据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平台获取了北京地区90年代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结合历史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及其它空间、属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北京市1990年~2000年阃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针对变化幅度最大的城镇用地运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分析90年代北京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向为城乡居住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林地与耕地变化类型占土地利用图斑总数的5.5%以上。全区耕地面积减少93749hm^2.林地、园地面积增加了12106hm^2,居民点等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77674hm^2;北京地区10年来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达到0.95%。耕地以平均每年1.60%的速度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年变化率分别达到5.28%和2.86%;1990年-1995年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方向为西北,1995年-2000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为东南方向,城镇用地空间形态不规则程度逐渐降低;通过对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城市人口、GDP因子的偏相关分析发现,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土地利用多样化转变的外在驱动力,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及前期土地利用方式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
张有全宫辉力赵文吉李小娟
关键词:遥感GIS土地利用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