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军

作品数:31 被引量:27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8篇颗粒物
  • 12篇可吸入颗粒
  • 12篇可吸入颗粒物
  • 9篇PM10
  • 8篇沙尘
  • 8篇沙尘暴
  • 8篇尘暴
  • 7篇粒度
  • 6篇单颗粒
  • 6篇单颗粒分析
  • 6篇粒度分布
  • 6篇PM
  • 5篇气溶胶
  • 5篇矿物
  • 4篇亚洲沙尘暴
  • 4篇生物活性
  • 4篇活性
  • 4篇大气颗粒
  • 4篇大气颗粒物
  • 3篇粘土

机构

  • 28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原工学院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澳门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1篇李卫军
  • 30篇邵龙义
  • 18篇杨书申
  • 13篇肖正辉
  • 8篇李金娟
  • 7篇孙珍全
  • 6篇吕森林
  • 5篇时宗波
  • 5篇沈蓉蓉
  • 3篇谈明光
  • 3篇张桂林
  • 3篇李慧
  • 2篇邓宇华
  • 2篇王志石
  • 2篇陈江峰
  • 2篇贺桃娥
  • 1篇张鹏飞
  • 1篇李红
  • 1篇黄宇婷
  • 1篇宋晓焱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中原工学院学...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冬季可吸入颗粒物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被引量:37
2007年
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上海市区冬季(2005-0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和等效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颗粒和烟尘集合体普遍存在,还有较多的未燃尽油滴残留颗粒;矿物颗粒有不规则状矿物颗粒、较圆滑矿物颗粒和规则长条状颗粒,烟尘集合体有链状、蓬松状等形态;矿物颗粒在数量和等效体积上平均分别占75%和64%,烟尘集合体在数量和等效体积上平均分别占25%和36%,矿物颗粒较多说明上海市冬季受扬尘影响较重;上海市区PM10的粒径主要分布在较细的范围内,其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白天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的数量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1—0.3、0.2—0.3μm;晚上2种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的数量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3—0.5μm、0.4—0.6μm,呈现晚上颗粒物粒径较大的倾向.
杨书申邵龙义李卫军张桂林谈明光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粒度分布
澳门夏季大气颗粒物单颗粒微观形貌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澳门地区夏季(2007年7月)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和等效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澳门可吸入颗粒物中,烟尘集合体和矿物颗粒普遍存在;矿物颗粒为不规则状,烟尘集合体有链状、蓬松状等形态;烟尘集合体在数量上平均分别约占30%-40%,矿物颗粒在数量上平均分别约占20%,烟尘集合体颗粒较多说明澳门夏季受机动车尾气影响较重.澳门大气PM10的等效粒径主要分布在0.2-0.4μm范围内,主要为较细粒子.颗粒物种类有明显的地点差异,交通繁忙的高士德马路路口以烟尘集合体居多(平均47%),且其粒径在较宽范围内都有分布(0.1-0.8μm);隧道内亦以烟尘集合体的比例较大,可高达59%;货运码头采样点以矿物颗粒较多.
杨书申邵龙义王志石邓宇华沈蓉蓉李卫军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珠江三角洲
兰州市一次沙尘暴期间PM_(10)的矿物组成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为研究兰州市2006年3月31日沙尘暴期间及之前大气PM10中的矿物学特征,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识别和统计了PM10中单个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沙尘暴期间PM10的质量浓度是一个突增渐降的过程,沙尘暴到来时,PM10的质量浓度在短时间内增至约1500μg/m3,然后随着沙尘暴的消退逐渐降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值,期间主要为矿物颗粒;沙尘暴之前,PM10的质量浓度普遍高于国家二级标准(150μg/m3),最高可达500μg/m3,主要颗粒类型有燃煤飞灰、烟尘集合体和少量的矿物颗粒。单颗粒矿物分析表明,沙尘暴之前的非沙尘暴期,单个矿物颗粒的数量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方解石、石英、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高岭石和石膏等,沙尘暴期间,矿物颗粒中伊利石和绿泥石的数量百分比明显增加,而方解石含量明显减少。
肖正辉邵龙义张宁李卫军
关键词:沙尘暴矿物组成单颗粒分析
城市雾天单个矿物颗粒物理和化学特征被引量:28
2008年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北京冬季雾天和正常天气下收集的4个样品进行研究.雾天中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0.1-0.3μm和1-2.5μm之间,并且发现雾天出现的二次矿物颗粒的数量百分含量(4.67%)高于正常天气条件(0.12%).单个矿物颗粒的EDX能谱显示,雾天和正常天气中单个矿物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S元素.矿物颗粒分为9种不同类型:“富Si”、“富Ca”、“富S”、“富Fe”“富Mg”、“富Al”、“富Ti”、“富K”和“富Cl”,其中雾天“富Ca”中55%的颗粒含有Ca(50%±1.2%)和S(37%±1.6%),“富S”中72%的颗粒含有S(44%±1.5%)和Ca(33%±2%),说明了雾天中绝大部富集S的颗粒物中同时富集Ca,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京市大气中这些含Ca的碱性矿物对雾水酸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雾天样品中S/Ca的平均比值为6.11,如果以冬季正常天气条件下S/Ca的均值0.73为背景值,雾天中S/Ca的比值是冬季正常天气的8倍,可见雾天中颗粒物表面的硫化现象相当严重,同时也显示出雾天SO2向硫酸盐的转化率比较高.
李卫军邵龙义时宗波李金娟杨书申
关键词:单颗粒分析雾天
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04年
本文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获得北京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显微形貌图片,并利用数字图像粒度分析系统得到可吸入颗粒物中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等三种主要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数据。结果表明,北京市西北城区2002年春季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主要分布在1~2 5μm之间,其次在2 5~10μm之间,矿物颗粒占总颗粒数量的82 25%。对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进行对比表明,小于5μm的颗粒虽然在体积上只占20%,但在数量上却达90%。因为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有害物质也越多,所以细颗粒物今后应深入研究。
李卫军邵龙义吕森林
关键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春季细颗粒物颗粒数烟尘
兰州市大气PM_(10)的生物活性来源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探讨兰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生物活性来源,使用质粒DNA评价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别研究了兰州市市区和郊区不同季节PM10全样和水溶部分的生物活性和微量元素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点PM10的生物活性差异较大,PM10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20最低值分别为10μg.mL-1和43μg.mL-1,最高值分别为980μg.mL-1和1150μg.mL-1.ICP-MS分析结果显示,PM10中全样和水溶性Zn元素的平均浓度最高,其次是Pb和Mn元素,且PM10中Zn、Cd和As等元素多以可溶状态存在,而Fe、Pb和V等元素则相反.PM10的TD20值与V、Cr、Mn、Co、Ni、Cu、Zn、As、Cd、Hg、Cs和Pb元素总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PM10的生物活性主要来自水溶性微量元素.PM10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20值与单个水溶性Zn、Mn、Pb、Fe、V、Cu、Cr、Cd、Cs和Co元素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这些水溶性元素可能是导致兰州市质粒DNA损伤的主要原因.
肖正辉邵龙义张宁李卫军宋晓焱
关键词:PM10生物活性微量元素
“2006.4.17”亚洲沙尘暴期间沙尘颗粒的矿物组成及来源分析
2006年4月16日到17日出现了历年来罕见的沙尘暴事件,北京地区仅一天左右时间降尘量约达到33万吨。应用反轨迹图追踪沙尘来源主要是来自中国北方地区(内蒙古),并且发现此次沙尘暴是高空长距离传送大量粗沙尘颗粒,沙尘颗粒的...
邵龙义李卫军肖正辉孙珍全
关键词:亚洲沙尘暴矿物组分粘土矿物
文献传递
上海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分形特征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的方法,计算2005年上海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分析不同采样点颗粒物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变化与可吸入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关系,讨论采样时气象条件等因素对颗粒物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影响;推导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与颗粒物表面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在0.6506~2.9254之间,并且相对湿度较大,风力较小均会使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减小;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越大,颗粒物中细颗粒物越多,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较好地表征了颗粒物的粒度整体分布.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和颗粒物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能有直接关系,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越大,细粒子所占的比表面积越多,对有毒有害污染物吸附更多.
杨书申邵龙义沈蓉蓉李卫军张桂林谈明光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粒度分布分形维数
气溶胶细粒子(PM2.5)的单颗粒物分析及氧化性损伤研究
气溶胶细粒子由于其对环境、气候、能见度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正在成为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图象分析(IA)等单颗粒物分析方法对采自北京市区和背景...
邵龙义杨书申李卫军李金娟
关键词:气溶胶细粒子单颗粒物透射电子显微镜氧化性损伤
文献传递
'2006.4.17'亚洲沙尘暴期间沙尘颗粒的矿物组成及来源分析
2006年4月16日到17日出现了历年来罕见的沙尘暴事件,北京地区仅一天左右时间降尘量约达到33万吨.应用反轨迹图追踪沙尘来源主要是来自中国北方地区(内蒙古),并且发现此次沙尘暴是高空长距离传送大量粗沙尘颗粒,沙尘颗粒的...
邵龙义李卫军肖正辉孙珍全
关键词:亚洲沙尘暴沙尘颗粒矿物组分X射线衍射粘土矿物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