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地霉对甲板侵袭力的分析 2013年 目的通过建立真菌透甲模型,探讨林生地霉、白地霉在体外能否侵犯健康甲板。方法以红色毛癣菌作为阳性对照,制备透甲模型,分为林生地霉组、白地霉组和红色毛癣菌组,观察并记录各组透甲时间,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受侵甲板的微观变化。结果三株真菌的菌丝均能穿透甲板,其中林生地霉组的透甲时间为(15.07±3.28)d,白地霉组为(14.50±1.67)d,红色毛癣菌组为(6.76±1.72)d。林生地霉组和白地霉组的透甲时间均明显长于红色毛癣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生地霉组和白地霉组的透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到三种菌株均有菌丝从角化细胞缝隙及细胞中央穿过,相对于健康甲板,受侵甲板背侧面角化细胞"鱼鳞样"排列消失,边缘模糊,细胞间隙宽窄不等,腹侧面角化细胞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林生地霉和白地霉均能穿透甲板,但侵袭力较红色毛癣菌弱。 朱敬先 李力翠 王丹关键词:白地霉 林生地霉 扫描电镜 阿萨希毛孢子菌所致唇炎一例 现报道一例阿萨希毛孢子菌性唇炎。患者男,11岁,河北省辛集市人。主因口唇及周围红斑、脱屑伴瘙痒2个月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侧颌下和颈部各可扪及一豌豆大小的淋巴结,质地中等,活动良好,伴轻微触痛,心肺腹未见明显异... 李俊捧 朱敬先 白逢彦 林元珠 李力翠含龙胆草提取物的液体敷料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含龙胆草提取物的液体敷料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使用含龙胆草提取物的液体敷料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乳酸刺激试验指标,皮肤生理功能指标[经皮水分丢失量(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vs 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乳酸刺激试验指标,皮肤生理功能指标均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乳酸刺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刺痛感开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EWL、皮肤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含龙胆草提取物的液体敷料联合依巴斯汀能明显提高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皮肤生理功能及耐受性,安全性好。 于军强 李力翠 王晓茹 毛伟 杨祎峰关键词:面部 敏感性皮肤 液体敷料 依巴斯汀 以脓疱疹及扁平湿疣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女,28岁,孕8周。面部及外阴出现皮疹,伴瘙痒和疼痛20余天。皮肤科情况:前额、鼻旁、口周及颈前可见散在分布绿豆至花生大斑丘疹和脓疱;头皮可见数个蚕豆大结节,部分结节破溃和流脓;外阴及肛周可见密集分布疣状斑块。RPR 1:32(+),TPPA(+)。诊断:梅毒(二期)。 朱敬先 李力翠 郝宏艺关键词:脓疱疹 扁平湿疣 梅毒 对石家庄地区106例甲真菌病的病原学及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石家庄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病原菌组成,对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1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疑似甲真菌病的患者,选取患者病损最严重的1枚甲作为靶甲,对靶甲进行取材及分型,对培养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汇总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6例甲真菌病患者中远端侧位甲下型50例(47.17%),全甲毁损型48例(45.28%),近端甲下型5例(4.95%),白色浅表型3例(2.97%)。致病真菌111株,其中皮肤癣菌72株(64.86%),酵母菌34株(30.63%),非皮肤癣菌霉菌5株(4.50%)。混合感染5例(4.72%),均为两种真菌的混合感染。106例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病程越长,病甲数目越多。结论甲真菌病是一个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临床分型复杂,病原菌组成多样,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朱敬先 郝宏艺 李力翠 林元珠 万力 高顺强关键词:甲真菌病 临床分型 病原菌 流行病学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深部真菌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各种感染中危险程度最高的一种〔1〕。本文从流行病学、感染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对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作一综述。1流行病学调查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增高〔2〕。Auberger等〔3〕对1995~2004年1 095例合并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回顾性调查显示,1995~2000年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2.7%, 李力翠 朱敬先 张国强 林元珠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