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上腺
  • 4篇细胞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2篇动脉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平滑肌
  • 2篇血管平滑肌细...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醛固酮...
  • 2篇增多症
  • 2篇肾上腺肿瘤
  • 2篇嗜铬
  • 2篇嗜铬细胞
  • 2篇嗜铬细胞瘤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平滑肌

机构

  • 1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健玲
  • 3篇罗佐杰
  • 2篇钱静
  • 2篇刘唐威
  • 2篇秦映芬
  • 2篇杨国勋
  • 1篇梁华晟
  • 1篇沈昱
  • 1篇梁杏欢
  • 1篇韦敏怡
  • 1篇冼晶
  • 1篇刘德云
  • 1篇蒋智渊
  • 1篇卢德成
  • 1篇黄江南
  • 1篇关晓峰
  • 1篇邹俊
  • 1篇黄绍标
  • 1篇黄荣杰
  • 1篇史吉莹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AIDS患者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眼底动脉硬化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眼底动脉硬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HIV/AIDS患者HAART前后临床基本资料和眼底检查资料,评估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3例HIV/AIDS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159例,发生率为78.33%,其中Ⅰ级33例(20.75%)、Ⅱ级87例(54.72%)、Ⅲ级28例(17.61%)、Ⅳ级11例(6.92%);HAART前,眼底动脉硬化组及正常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清总胆红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ART 6个月后,动脉硬化组CD8^(+)T淋巴细胞计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ART 6个月后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分层比较中,动脉硬化组CD4^(+)淋巴细胞计数(CD4^(+))<200个/μL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CD4^(+)≥500个/μL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正常组患者;而CD8^(+)淋巴细胞计数CD8^(+)≥800个/μL患者比例显著大于正常组(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会性感染、HIV病程、HAART后CD4^(+)T、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三酰甘油是影响HIV/AIDS患者发生眼底动脉硬化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IV/AIDS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发生率高,>4年HIV病程、合并机会性感染、HAART 6个月后较低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三酰甘油值是患者发生眼底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此类人群在HAART前后均需进行眼底筛查,针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制定HAART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改善患者结局。
陈万邹俊黄绍标李健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底动脉硬化
端粒酶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与肾上腺肿瘤
2006年
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难以鉴别,缺乏早期诊断依据,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逆转录酶,与细胞周期、衰老、凋亡和永生化密切相关,恶性肿瘤中端粒酶激活而使细胞获得永生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在蛋白细胞周期调控网络中发挥负调节作用,而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提示二者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均有异常,可能联合参与肾上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李健玲罗佐杰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端粒酶
阿托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VSMC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家兔动脉硬化时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后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家兔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阿托伐他汀组,HE染色观察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TUNEL检测VSMC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原位杂交法检测兔胸主动脉BKCaβ亚单位KCNMB1基因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胸主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呈较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阿托伐他汀组VSMC凋亡指数较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明显升高(36.51%±1.53%比6.80%±1.08%、27.83%±1.36%,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KCNMB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下调(105.12±5.50比147.33±5.76,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KCNMB1基因的表达较动脉粥样硬化组明显增加(116.43±6.92比105.12±5.50,P<0.01);阿托伐他汀组p-ERK1/2表达量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组(0.90±0.14比3.48±0.9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诱导动脉粥样硬化VSMC凋亡,该现象可能与其上调BKCa的KCNMB1基因表达及抑制ERK信号途径磷酸化有关。
杨国勋傅华军刘唐威李健玲申颖钱静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管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ERK信号通路
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和蛋白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作为预测生物学行为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测定hTERT mRNA在45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和9例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TERT mRNA在5例恶性(5/7)和5例可疑恶性(5/7)肿瘤中表达,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T蛋白的表达在良性(3/31)和可疑恶性(6/7)以及恶性(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正常肾上腺髓质细胞中未发现hTERT mRNA和蛋白的表达;肿瘤组织hTERT蛋白和mR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51,P<0.01);hTERT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如性别、肿瘤大小和血压无关联。结论hTERT mRNA和蛋白检测对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罗佐杰李健玲秦映芬韦敏怡梁杏欢冼晶卢德成沈昱梁华晟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住院的2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不同动脉硬化程度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动脉硬化程度高的组年龄、SBP、同型半胱氨酸(Hcy)、全天、白日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高于动脉硬化程度低的组,而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后者,均P<0.05;(2)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SDNN(r=-0.220)、SDANN(r=-0.258)呈负线性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结果示:Hcy是高血压患者肾脏、心脏及血管损害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Ccr还受baPWV和RMSSD影响,均P<0.05。结论:(1)动脉硬化促进高血压患者肾脏、心脏靶器官损害;(2)Hcy是预测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可靠标志物;(3)baPWV联合心率变异性测定有助于早期识别和精评估血管损害程度。
蔡斌斌韦小燕李健玲戴永发伍思颖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心率变异性
T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新模式是培养应用医学专业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TBL教学模式引入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使教学-临床-科研成为一个真正水乳交融的统一体,有助于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心内科专业人才。本文结合心内科研究生的培养实践,探讨TBL教学模式在科研与临床能力有机结合的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李健玲
关键词:TBL教学模式心内科
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上腺、下丘脑等神经内分泌器官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16只12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去肾神经组(RDNX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8只12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RDNX组采用苯酚消蚀法进行双侧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而Sham组和WKY组进行假手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术前和术后2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以及术后肾、肾上腺和下丘脑NE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视旁核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情况。结果RDNX组和Sham组术前SBP、DBP、MAP高于WKY组(P<0.05);RDNX组与Sham组术前SBP、DBP、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SBP、DBP、MAP术前与术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NX组SBP、DBP、MAP术前与术后差值大于Sham组和WKY组(P<0.05)。3组大鼠术后肾脏、肾上腺和下丘脑NE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术后肾脏、肾上腺和下丘脑NE含量高于RDNX组和WKY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组大鼠术后下丘脑视旁核和肾上腺髓质TH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术后下丘脑视旁核细胞TH蛋白表达量高于RDNX组和WKY组,Sham组肾上腺髓质细胞TH蛋白表达最高,WKY组其次,RDNX组最低。结论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可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上腺、下丘脑等神经内分泌器官的交感神经活动,并显著降低动脉血压。
戴永发李健玲覃翡李森苏柳静蔡斌斌伍思颖潘亚锦钟晓戈
关键词:高血压肾上腺下丘脑
肾上腺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进展
2006年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肾上腺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主要涉及:组织发生来源的标记物;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蛋白;细胞周期、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生长因子与受体活性的表达;端粒酶活性的异常增高;一些与细胞黏附和侵袭有关的特殊蛋白的表达;以及一些新发现的肿瘤相关特异性物质。这些标记物为肾上腺肿瘤临床病理诊断、基因治疗、估计预后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李健玲秦映芬罗佐杰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肿瘤标记免疫组织化学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嗜铬细胞瘤定性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嗜铬细胞瘤定性和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并行AVS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VS对嗜铬细胞瘤定性和定位诊断的意义。结果:肾上腺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提示左侧肾上腺肿瘤3例,双侧1例。血儿茶酚胺六项有3例轻度升高,1例明显升高且合并皮质醇相关激素升高。AVS结果提示4例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1例合并皮质醇增多症;3例肾上腺肿瘤优势侧在左侧,1例在右侧。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腹腔3例,经后腹腔1例),术后病理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1例肿瘤累及肾上腺皮质全层。结论:AVS可以作为嗜铬细胞瘤定性和定位诊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关晓峰李健玲刘权王翔刘德云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静脉采血
不同分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分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及靶器官损害,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靶器官损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住院的PA患者100例,其中醛固酮瘤(APA)5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43例,以及同期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95例。采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激素及血尿生化指标、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动脉硬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PA组与EH组、APA组与IHA组间的动态血压特点及靶器官损害情况。结果与EH组相比,PA组血钾、同型半胱氨酸(Hcy)、立位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更低;立位醛固酮浓度(PAC)、血钠更高(均P<0.05)。PA组杓型血压比例低于EH组(15.0%比34.6%,P<0.05)。PA组白天平均心率低于EH组患者[(71.1±8.0)比(74.9±9.0)次/min],而夜间平均心率高于EH组患者[(71.3±8.3)比(65.6±8.8)次/min],均P<0.05。PA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EH组[85.79(59.99~114.45)比99.70(72.86~125.69)mL/(min·1.73 m2),P<0.05]。APA组的全天平均心率、白天平均心率低于IHA组[(69.17±7.96)比(73.64±7.62)、(69.17±7.63)比(74.12±7.84)次/min,均P<0.05]。PA组与EH组、APA组与IHA组间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组与IHA组间血压节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1.40(0.60~2.50)比0.85(0.30~1.70)mg/mmol]、24 h尿微量白蛋白(MAU)[15.7(7.82~28.75)比8.0(2.50~21.30)mg/24 h]高于IHA组,均P<0.05。APA患者的UACR、24 h MAU与24 h尿蛋白的独立相关因素均为Hcy。结论PA患者较EH患者更易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夜间心率升高及肾功能损害,APA患者较IHA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更高,肾损害更明显。
苏柳静李健玲李森蔡斌斌戴永发伍思颖潘亚锦钟晓戈覃翡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靶器官损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