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清

作品数:312 被引量:3,036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1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农业科学
  • 69篇生物学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9篇大熊猫
  • 28篇植物
  • 28篇保护区
  • 24篇自然保护
  • 23篇自然保护区
  • 21篇生态
  • 21篇栖息
  • 21篇栖息地
  • 20篇物种
  • 19篇种群
  • 17篇多酚
  • 17篇群落
  • 14篇气候
  • 13篇大熊猫栖息地
  • 13篇造林
  • 13篇生态系统
  • 13篇物种多样性
  • 11篇生物多样性
  • 9篇林业
  • 7篇气候变化

机构

  • 29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植...
  • 17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三峡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国家林业局
  • 5篇北京建筑大学
  • 4篇保定学院
  • 4篇北京农学院
  • 4篇江苏农林职业...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重庆三峡学院
  • 3篇中国林学会
  • 3篇吉林省林业调...
  • 3篇北京第二外国...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作者

  • 298篇李俊清
  • 26篇李景文
  • 25篇张玉波
  • 19篇康东伟
  • 12篇孙立
  • 11篇申国珍
  • 10篇康文
  • 9篇张力平
  • 9篇刘艳红
  • 9篇赵志江
  • 9篇刘琪璟
  • 9篇王献溥
  • 9篇高健
  • 8篇刘金福
  • 8篇洪伟
  • 8篇崔国发
  • 8篇雷妮娅
  • 8篇郭文霞
  • 7篇吕佳
  • 7篇王传华

传媒

  • 36篇生态学报
  • 3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0篇林业科学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林业教育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研究
  • 4篇生物学杂志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广西植物
  • 3篇环境化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14篇2017
  • 15篇2016
  • 14篇2015
  • 12篇2014
  • 15篇2013
  • 14篇2012
  • 20篇2011
  • 11篇2010
  • 15篇2009
  • 23篇2008
  • 16篇2007
  • 17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 11篇2003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识别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的识别系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的识别系统,包括:地面控制平台;与地面控制平台相连的飞行平台,飞行平台包括:动力模块、控制模块、定时定位系统模块和电源;与飞行平台相连的影像获取平台,影像获取平台包括:快门控制装置,其与飞行...
张玉波李俊清
文献传递
地震干扰后恢复群落物种组成与生物量分配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在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震干扰后恢复群落(群落E)大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获法研究了群落E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和生物量分配特征,并与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群落F)相比较,结果表明:群落E中科、属、种丰富度、草本层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群落F。群落E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本及灌木物种生物量也均显著低于群落F,并且2种群落生物量均主要分布于地上及草本植物;群落E生物量主要分布于针刺悬钩子(Rubus pungens)、掌裂蟹甲草(Cacalia palmatisec-ta)和宽翅香青(Anaphalis latialata)3个物种,而群落F生物量主要分布于短尾铁线莲(Clematisbrevicaudata)、针刺悬钩子和长果升麻(Souliea vaginata)3个物种。研究表明,土壤是地震干扰后群落恢复速度及生物量大小的主要限制因子。
王梦君刘万德张玉波李俊清赵志江
关键词:恢复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分配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保护网络优化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阔叶红松林是北温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带性群落之一,长白山地区是其在中国范围内的中心分布区。中国政府已建立保护网络(24个自然保护区组成)来保护阔叶红松林及其重要的物种资源,但成效不显著。利用系统保护规划软件C Plan,以集水区为规划单元,计算保护网络外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值,识别出保护网络外高保护价值空缺,评估现有保护网络与纳入空缺后的优化保护网络的保护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现有保护网络外的高保护价值规划单元呈集中沿山岭分布的特征,现有保护网络使24种物种的生境(共75种)实现其设定的保护目标,其他51种未能实现保护目标,且20种保护对象未能达到其设定保护目标的50%,保护成效低。纳入空缺后的优化保护网络,可使64种保护对象实现保护目标,其余11种保护对象的保护贡献值也不同程度提高,保护成效显著增强。结合人为干扰情况提出三种不同保护策略情景下的优先保护方案,并根据生态威胁强度提出各方案的保护建议,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保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山地生态区保护网络优化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马琳李俊清
关键词:保护网络阔叶红松林PLAN
保护区周边居民薪柴采集对乔木分布的影响——以四川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4
2006年
保护区内周边地区的自然村庄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村庄附近的森林群落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乔木蓄积量和“乔木-灌木”复合系统中乔木的相对密度随着距离村落中心远近变化的函数关系,揭示当地居民薪柴采集活动对于乔木分布影响的规律。首先对于四川省平武县木座乡、木皮乡和白马乡里10个村庄进行随机入户农村家庭经济调查,掌握基本经济条件;然后对于调查结果进行聚类分析,选定小河、厄里和详述加3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距村落中心距离远近作梯度样带调查,计算出各个样带中的木材蓄积量和“乔木一灌木”复合系统中乔木的相对密度,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模型拟合。拟合结果显示:(1)贫富差距对于乔木分布规律没有明显的影响,3个村落的数据分析结果类似。说明这3个村落的贫富差距还没有足以影响村落周围乔木分布。(2)木材蓄积量和“乔木.灌木”复合系统中乔木的相对密度与距村落中心位置距离的函数关系分别符合Logistic模型和Growth模型。在距离小于第1域值(3,4km)的时候,因变量随着自变量——距离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这说明这一区域内乔木分布受到薪柴采集活动影响很大,虽然也有所增加但是趋势不明显。当距离在第1域值(3~4km)至第2域值(7—8km)的时候,曲线切线斜率突然增大。这说明薪柴采集活动频率和强度迅速增加,因而导致乔木的蓄积量和密度都快速恢复。当距离继续增大的时候,因变量增长速率又逐渐回落,乔木分布也已经与原始林中的状态相似。
葛之葳邢玮李俊清杨伟勇
关键词:木材蓄积量聚类分析LOGISTIC模型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按照网格法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36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累积7835个相机工作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915张,共鉴定出32种鸟类和兽类物种,隶属8目18科,其中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的物种分别有2种、4种和3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为羚牛(Budorcas taxicolor)(IRA=36.81);夏季(7.68)和秋季(7.81)物种拍摄率大于春季(4.65)和冬季(4.30),不同季节拍摄到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段物种拍摄率、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不具有明显差异。濒危物种中的羚牛不同海拔段拍摄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拍摄物种与相机位点之间相关性较强,这与相机位点附近的生境条件有关。研究结果初步掌握了老县城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种类组成、相对多度及分布状况,为未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刘正霄李东群田成杨霞丽冯可蔡小录李育鹏贺巧妮李俊清
关键词:红外相机物种多样性
沙地海岸松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概括了沙地海岸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推广利用价值;通过了解沙地海岸松在国外自然分布区以及引种地区的自然概况,总结中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亟待引进优良品种的迫切性,并对中国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中国引进沙地海岸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总结了沙地海岸松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被成功引种海外的实例,从而为中国成功引种沙地海岸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进一步确定了在中国引进这一优良树种的成功必然性。
赵雪王倜李俊清张声凯
欧亚大陆水青冈种群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该文应用凝胶电泳法测定中国水青冈3个种,即米心水青冈、巴山水青冈和亮叶水青冈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各物种种间、种内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同时与欧洲水青冈进行了对比,探讨不同环境下水青冈的地理变异及其变异的机制.所测定的酶系统包括:过氧化物酶(PX1和PX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GD)、酸性磷酸化酶(ACP和ACP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1、GOT2和GOT3)、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磷酸果糖异构酶(PGI)、甲基萘醌还原酶(MNR)、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1和PGM2)和苹果酸脱氢酶(MDH1和MDH2)10种酶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物种特有等位基因是分析遗传多样性的关键,不同季节气候和不同地理条件下,水青冈种内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表达也不同.亮叶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都含有较多的特有等位基因,是相对独立和分布范围广泛的树种;亮叶水青冈与巴山水青冈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米心水青冈与亮叶水青冈和巴山水青冈的亲缘关系都远.但这几种与欧洲水青冈相比,又相对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李景文李俊清
关键词:水青冈同工酶基因频率
环境保护动机及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自然、社会、文化三者关系分析了保护环境动机的产生,归纳并解释了环境保护动机的类型,描述 了其变化的根源,并与国际国内的现状相结合,对实际情况中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
孙立李广清施扬刘传义李俊清
关键词:生态环境激励机制
普鲁士兰法测定胡杨中植物多酚含量被引量:21
2007年
首次采用普鲁士兰法对胡杨中植物多酚含量进行了研究。取胡杨枝粉碎后过40目筛,用丙酮水溶液提取液在45℃下浸提,提取液处理后用P-B法进行测定。首先从稳定性、最大吸收波长、线性关系、重复性和准确性等角度对P-B法进行了方法改进和验证。然后用改进的P-B法对胡杨枝提取液进行测定,测得结果是胡杨枝中总酚含量平均为1.191%、RSD为2.840%。
刘松李俊清廖蓉苏
关键词:总酚含量
大熊猫栖息地亚高山针叶林结构和动态特征被引量:38
2004年
亚高山针叶林是大熊猫适宜的栖息环境 ,其结构和动态规律严重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及其进化潜力的维持 ,是恢复退化大熊猫栖息地的唯一科学依据。通过样方法和中心点四分法调查了大熊猫栖息地 4个亚高山针叶林样地和该样地所在森林的 6 2个林窗 ,研究了该类森林的结构及其更新与大熊猫主食竹生长、林窗干扰的关系 ,以期揭示亚高山针叶林的动态规律 ,为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岷江冷杉 Abies faxoniana和紫果云杉 Picea purpurea是亚高山针叶林的主体 ,其所构成的森林是大熊猫重要的栖息环境。岷江冷杉种群年龄呈现连续分布格局 ,而紫果云杉种群年龄呈间歇性分布 ,其在 2 5 0~ 5 0 0 a之间没有更新。该类森林中普遍存在着林窗干扰和更新现象 ,90 %的林窗下分布有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更新的幼苗、幼树和大树。但林窗内不同树种更新密度不同 :岷江冷杉更新幼苗、幼树和大树占所有更新树种的 82 .5 % ,而紫果云杉和糙皮桦的更新幼苗、幼树和大树占 11.3%。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更新同时受林下大熊猫主食竹生长状况的影响 :主食竹盖度高 ,更新树种幼苗、幼树的密度低 ,即主食竹的生长抑制了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更新。
申国珍李俊清蒋仕伟
关键词:亚高山针叶林竹子林窗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