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民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冻土
  • 4篇准经典轨线
  • 4篇反应截面
  • 2篇动力学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势能面
  • 2篇数值计算分析
  • 2篇破坏过程
  • 2篇反应动力学
  • 2篇H+
  • 2篇HD
  • 1篇大学化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电偶
  • 1篇电偶腐蚀
  • 1篇冻土路基
  • 1篇断裂韧度
  • 1篇压力管
  • 1篇压力管道

机构

  • 15篇大连交通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寰球工程...

作者

  • 16篇李亚民
  • 5篇李洪升
  • 4篇王悦东
  • 2篇党琼
  • 2篇解智敏
  • 1篇杨民
  • 1篇张玉珍
  • 1篇王韶旭
  • 1篇段志欣
  • 1篇蒋生健
  • 1篇李刚
  • 1篇车如心
  • 1篇陈钱
  • 1篇兰喜杰
  • 1篇李力
  • 1篇费庆志
  • 1篇董滨
  • 1篇孙萍
  • 1篇李英
  • 1篇杨智荣

传媒

  • 4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Chines...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化学法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被引量:5
2011年
常温常压下,将五氯酚(PCP)与金属氧化物及球磨介质钢球混合放入球磨机中球磨,通过机械化学法降解PCP.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氯离子的研磨产物溶出液,根据消耗AgNO3溶液的量计算氯的脱出率,以此来反映PC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脱氯率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球磨2.5 h后,产物呈黑色,可能有单质碳生成;CaO与PCP摩尔比越大,脱氯效果越好:当CaO与PCP的摩尔比为50∶1时,脱氯效果可达90%以上;60∶1时则达98%以上;CaO比MgO磨料的脱氯效果好;最后,通过价键理论,碱土金属氧化物作为磨料较为合适这一结论得以证实.
李亚民张凯费庆志
关键词:五氯酚机械化学脱氯
压力管道腐蚀灾变检测的应变敏度比法被引量:3
2007年
基于结构振动模态测试理论和有限元方法提出了压力管道腐蚀检测的应变敏度比法。首先,通过位移模态及应变模态建立了腐蚀管道的定位检测判据。其次,制备不同缺陷的管道,应用应变敏度比法检测判断缺陷位置,结果表明,检测位置与实际损伤位置完全一致。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证实用前1阶模态分量数据检测的结果与实际缺陷基本一致。通过实测和数值算例证明了只测试损伤及未损伤结构的低阶模态参量,便可进行有效的检测,而低阶参量是相对简单易测,从而使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更显便利。
李洪升杨智荣李亚民李鸿雁
关键词:压力管道有限元法
准经典轨线法对O+HD→H(D)+OD(OH)的动力学研究
2010年
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DK势能面上对反应O+HD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碰撞能为1.1~11 kcal/mol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在碰撞能为2.05 kcal/mol时对产物OH渠道的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和BR势能面上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的吻合程度较好;研究了反应物的初始转动激发改变后对产物的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动激发对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均不明显.
李亚民解智敏党琼
关键词:角分布
O(^1D)+HD(v=0,j=0,1,2,3)→D(H)+H(D)反应的理论研究
2010年
利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在DK势能面上对O+HD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产物的反应截面和分支LLOD/OH。计算结果表明,当碰撞能由4.6kJ/mol增加到46.0kJ/mol时,产物的反应截面随着碰撞能的增加明显减小;产物的平均分支比随着转动量子数的增加逐渐减小.
李亚民解智敏党琼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反应截面分支比
宽带傅里叶变换微波光谱技术在络合物与化学反应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啁啾脉冲线性调频技术的宽带微波光谱仪在测量分子转动跃迁谱线的效率上较传统的窄带光谱仪优势明显,已成为众多分子转动光谱实验室必备的实验仪器。本研究设计搭建了频率覆盖1~18 GHz的宽带傅里叶变换微波光谱仪,采用零差式检测方案并结合多脉冲自由感应衰减技术,单次扫描带宽约2 GHz。以稀释在氩气中0.5%的OCS分子为标准样品,宽带微波光谱仪同时成功检测出6种同位素异数体的分子转动跃迁信号。在此基础上,测量了Ar-OCS二元范德华络合物的分子转动光谱,并对叔丁醇与HCl的反应进行了实时监测。
丁明屹李瑜杰徐子锐焦超段圣文孙铭李力张玉珍陈钱陈钱康路
关键词:转动光谱啁啾脉冲
基态H+LiH^+在宽域碰撞能下的反应动力学
2017年
使用准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宽碰撞能范围下H+LiH^+反应动力学.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均显示这是一个没有阈能的反应.通道1(H+LiH^+→H_2+Li^+)和通道2(H+LiH^+→LiH^++H)之间的分支比随0.433 6到2.602 eV范围的碰撞能变化.所得到的H_2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表明涉及两种反应模式:在不同的能量区域分别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提取和间接插入模式.
雷亚李亚民李英车如心杨民段志欣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反应截面
Sr与CH_3I反应的的准经轨线计算—能量分布和转动取向(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首次构造了放热反应Sr+CH3I的LEPS势能面,并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重点计算了该反应产物平动能、振动能、转动能分布和转动取向与碰撞能的关系.其他方面如在更广碰撞能范围内的反应截面以及产物振动分布也做了研究,以便与相应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反应截面、产物振动分布与实验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能的增加,产物转动取向逐渐增强;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均增加,但平动能占总可用资能的比例下降.
赵小学李亚民
关键词: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研究Li+HF(ν=0,j=0)→LiF+H反应动力学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Aguado等人拟合的APW势能面(PES),运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对反应Li+HF(ν=0,j=0)→LiF+H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了不同碰撞能条件下的反应截面、转动取向、产物散射角分布和竞争反应模式等.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直接提取型和间接插入型两种反应模式,在低能量下反应以间接插入反应模式为主,能量大于200meV时则以直接提取反应为主.
李亚民孙萍
关键词:反应截面准经典轨线方法
边界元数值方法在双金属电偶腐蚀中的应用
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以它特有的只对边界单元离散求解的特点适合于解决腐蚀防护中金属表面的电位分布问题.该文在已建立的腐蚀场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由该数学模型抽象生成的二次偏微分方程应用边界元法作了数值求解,计算了电偶腐蚀双金...
李亚民
关键词:边界元法双金属电偶腐蚀
文献传递
冻土非线性断裂破坏过程数值计算分析
冻土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其断裂破坏过程也是非线性的并存在微裂纹损伤区(MDZ),将MDZ简化为虚拟裂纹,并考虑到冻土特性,假定在虚裂纹面上存在着胶结力,提出了冻土断裂破坏的胶结力裂纹模型,并具体讨论了张拉型破坏和压缩破坏...
王悦东李洪升李亚民
关键词:冻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