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聆 作品数:36 被引量:8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60例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效果初步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初步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aid,IOI-HA)对云南某医院60例单耳配戴助听器的老年性聋患者的助听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60例老年性聋患者的IOI-HA总分平均值为25.60±3.66。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助听器配戴时长≥1年者与〈1年者、中度及中重度耳聋患者与重度患者之间IOI-HA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IOI-HA问卷是评价老年性聋患者配戴助听器效果的简便有效的工具。老年性聋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其社会心理学多方面均有较大的获益。应通过健康教育、增加随访等方式使其更早、更多地使用助听器,从而改善助听器配戴的效果。 郭敏 江超武 李书聆 纳靖 纳玉萍 阮标关键词:老年性聋 助听器 EGFR Ki67 P16在成人中耳胆脂瘤中及P16在中耳癌的表达 目的:研究EGFR、Ki<,67>、P<,16>在成人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表达对胆脂瘤上皮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P<,16>在中耳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中P<,16>的作用。
... 李书聆关键词:胆脂瘤 中耳癌 文献传递 支气管粘膜活检p53、nm23的表达意义 1999年 陆桂君 李建生 李书聆关键词:NM23 良性病 纤支镜 支气管扩张 慢性中耳炎细菌培养与细菌生物膜形成无显著相关 被引量:5 2017年 探讨慢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及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分析。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143例,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79例,中耳胆脂瘤64例,对患者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同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细菌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82.28%和71.8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例标本中共有108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5.5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2.15%和79.69%,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细菌类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与细菌生物膜结果无相关性(p>0.05);以细菌培养结果预测细菌生物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8%、28.13%、78.70%和25.71%;不同细菌生物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形成率较高,与细菌培养结果无相关性。 刘卓慧 龙瑞清 张帆 杨艳莉 阮标 李书聆关键词:慢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生物膜 扫描电子显微镜 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 2001年 李书聆 陆桂君 马云海关键词:皮肤肿瘤 少见病 胃十二指肠结核误诊为晚期胃癌1例 2001年 马云海 李书聆 李建生关键词:误诊 胃癌 逆行咽鼓管插管氨溴索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及鼓膜穿刺与逆行咽鼓管插管给药途径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79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观察1组使用逆行咽鼓管插管氨溴索给药冲洗,观察2组使用鼓膜穿刺氨溴索途径给药冲洗,对照组则采用鼓膜穿刺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比较3组治疗前后语频听阈值变化,3组治疗后疗效评估及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患者语频听力提高(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之间疗效无差别(P>0.05),但观察1组治疗后鼓膜穿孔、鼓膜瘢痕钙化及严重耳鸣并发症显著低于观察2组(P<0.05).结论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良好,逆行咽鼓管插管鼓室给药方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龙瑞清 刘卓慧 阮标 李书聆关键词:氨溴索 鼓膜穿刺 逆行 咽鼓管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乳突先天性胆脂瘤五例分析 2003年 张瀛 叶聪俊 方润琪 员彭年 李书聆关键词:X线 白血病骨髓涂片核仁形成区蛋白的检测 1998年 本文观察72例白血病骨髓细胞核仁形成区银染颗粒(AgNOR)计数,形态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旨在探讨AgNOR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观察,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等方面的意义。临床资料1、观察对象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ANLL)32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陆桂君 杨凌 李建生 李书聆关键词:白血病 骨髓涂片 核仁形成区 AGNOR 内镜观察术中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通过术中留置于甲状腺床的引流管应用内镜观察原位保留的目标甲状旁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2-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行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1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或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在目标甲状旁腺同侧留置引流管,术后24 h和48 h通过该引流管用内镜观察目标甲状旁腺的存活情况。结果通过内镜观察甲状旁腺14枚,其中上甲状旁腺7枚,下甲状旁腺7枚,术后24 h清晰观察甲状旁腺13枚,48 h观察到甲状旁腺8枚。术中7枚上甲状旁腺中6枚有肉眼可辨的血管蒂相连,1枚无明显血管蒂,该枚上甲状旁腺术后24 h、48 h观察腺体均为黑色,认为坏死可能,其余上甲状旁腺无坏死表现。6枚下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后只有2枚有明显的血管蒂,其余4枚无血管蒂;24 h后观察到2枚有轻度淤血表现,其余4枚色泽正常;48 h后3枚观察失败,3枚色泽正常。结论甲状腺手术后可通过术中留置的引流管应用内镜观察甲状旁腺的存活情况。 马云海 钱军 李书聆 尹哲 程若川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