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颖

作品数:7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农牧厅生物技术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溶磷
  • 6篇溶磷菌
  • 5篇溶磷能力
  • 5篇根际
  • 4篇三叶
  • 4篇根际溶磷菌
  • 3篇三叶草
  • 2篇促生
  • 1篇有机酸
  • 1篇苜蓿
  • 1篇接种剂
  • 1篇菌株
  • 1篇互作效应
  • 1篇根瘤
  • 1篇根瘤菌
  • 1篇红豆草
  • 1篇红三叶
  • 1篇分泌
  • 1篇PGPR
  • 1篇IAA

机构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青海大学
  • 2篇甘肃省作物遗...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朱颖
  • 6篇姚拓
  • 4篇张英
  • 2篇李玉娥
  • 2篇荣良燕
  • 1篇谢永丽
  • 1篇孙红阳
  • 1篇芦光新
  • 1篇祁娟
  • 1篇姚军鹏

传媒

  • 2篇草地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溶磷菌分泌有机酸与溶磷能力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15年
为了研究溶磷菌的溶磷机理,探究溶磷菌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与溶磷能力的相关性。利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对筛选自兰州周边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根际的6株溶磷菌进行液体培养,采用钼蓝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磷量及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各菌株溶磷量差异显著(P<0.01),有效磷增量在106.53~373.44 mg·L^(-1)之间。供试菌株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主要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丁二酸等,但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溶磷菌的溶磷量与总有机酸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有效磷增量并不完全由总有机酸量来决定,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对溶磷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各种有机酸对溶磷量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英芦光新谢永丽姚拓荣良燕朱颖
关键词:溶磷菌有机酸溶磷能力
三叶草根际溶磷菌特性及其促生效果研究
利用PKO、蒙金娜培养基从兰州地区三叶草(红三叶、白三叶)根际共分离、筛选出45株菌株,采用溶磷圈法和钼蓝比色法等方法测定其溶磷特性;用比色法(Spot比色剂和S2比色剂)测定各菌株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利用盆栽...
朱颖
关键词:三叶草根瘤菌根际溶磷菌溶磷能力
文献传递
三叶草根际溶磷菌溶磷及分泌IAA能力测定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获得优良的菌株资源,采用溶磷圈法、钼锑抗比色法和Spot、S2比色法,定性、定量测定了分离自三叶草根际10株溶磷细菌的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的能力,结果表明:各菌株在PKO无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增量在106.63~666.01mg/L(P<0.05),菌株ls1-3有效磷增量最大;各菌株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增量在0.32~58.42mg/L(P<0.05),菌株lhs11有效磷增量最大;有些菌株既能溶解无机磷,又能溶解有机磷,如菌株lhs4和lhs11;有些菌株能溶解无机磷,但无溶解有机磷的能力,如菌株ls1-3和ls1-5。除3个菌株(ls2-11、ls2-16和ls3-2)外,其他菌株都能分泌IAA,分泌量在0.36~20.39mg/L(P<0.05),菌株ls3-5分泌能力最强(20.39μg/mL)。菌株ls1-3、ls2-3、ls3-5、lhs4和lhs11有望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
张英朱颖姚拓
关键词:溶磷菌溶磷能力IAA
红三叶根际溶磷菌分离及其溶磷机制初探被引量:36
2009年
利用PKO培养基从兰州地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根际分离、筛选出21株菌株,其中10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其D/d值(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13~1.62之间;5株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上形成明显透明圈,其D/d值在1.07~1.83之间;3株菌株既能溶解有机磷又可溶解无机磷。对其中D/d值较高的6株溶解无机磷菌株和5株溶解有机磷菌株进行液体培养,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有效磷增量分别为5.0~596.3和-0.03~58.34 mg/L。lhs6和lhs8溶解无机磷能力较其他菌株强,lhs11溶解有机磷能力较其他菌株强。菌株中lhs6、lhs8和lhs11在后续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较大潜力。
朱颖姚拓李玉娥孙红阳
关键词:根际溶磷菌溶磷能力红三叶
分离自牧草根际四株促生菌株(PGPR)互作效应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利用钼蓝比色、显色和Salkowski比色等方法测定了筛选自苜蓿、白三叶和红三叶根际的4株优良PGPR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单独和混合培养菌株的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培养液pH值和有机酸总量变化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菌株间无拮抗反应,可以混合使用。无机磷培养液中,菌株Hsg+lhs11组合处理有效磷增量(536.2mg/L)最大,Hsg+ls1-3+lhs11组合次之(475.6mg/L)。Hsg+lhs11组合菌株处理有效磷增量呈现"1+1>2"的加成效应,Hsg+ls1-3+lhs11处理有效磷增量较单菌株处理时显著提高(P<0.01),但未表现"1+1+1>3"的溶磷效果。有机磷培养液中,lhs11处理有效磷增量(11.11mg/L)最大,Hsg+ls1-3+lhs11组合次之(9.20mg/L),Hsg+ls1-3+lhs11组合有效磷增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处理。各处理菌株培养液有效磷增量与pH值、有效磷增量与总有机酸量、pH值和总有机酸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单菌株及菌株组合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0.212~9.331μg/mL,Hsg+lhs11组合菌株培养液IAA含量显著高于单菌株Hsg和lhs11(P<0.01),并呈现"1+1>2"的加成效果。综合各处理的促生特性,组合Hsg+lhs11和Hsg+ls1-3+lhs11菌株间互作效应较强,有望成为研制复合菌肥的最佳菌株组合。
张英朱颖姚拓祁娟荣良燕
关键词:溶磷菌溶磷能力
复合接种剂对三叶草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从兰州地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际分离、筛选获得的4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代号:A-Hsg、B-ls1-3、C-lhs11、D-lhs14)制作微生物接种剂,采用盆栽法测定不同接种剂处理对红三叶草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作的接种剂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标准(GB20287-2006)。复合接种剂处理AD对红三叶草株高、根长促进作用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33.62%和46.20%。AB和AD处理红三叶草地上植物量增重显著,较对照增加了101.69%和94.98%。BC和AD处理对地下植物量增加显著,增加了197.63%和151.18%。AC、AD和BCD处理后红三叶草整株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BCD处理较对照差异显著(P<0.01),磷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5.38%。ABCD处理红三叶草整株的含氮量较对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较对照增加了14.77%。ABD、BCD和ABCD处理均可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分粗蛋白含量,其中处理ABCD粗蛋白含量较对照增加最多,增加了14.62%,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复合接种剂AD、AB、BC、AC、ABD、BCD和ABCD接种后,对红三叶草生长特性和品质的提高表现出良好的促进效果,可作为复合菌肥材料作进一步研究。
张英姚拓朱颖
关键词:三叶草
兰州地区苜蓿和红豆草根际溶磷菌筛选及菌株部分特性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利用溶磷圈法对苜蓿和红豆草根际不同部位溶磷细菌进行了分离,共获得分离物386个,其中137个具有溶磷能力。苜蓿和红豆草根际不同部位溶磷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为RS>RP>NRS>HP。对筛选获得的12株溶磷圈较大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大多数菌落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不规则、半透明、边缘不整齐、突起、无光泽、无色素。进一步利用钼蓝比色法对菌株分解磷矿粉能力测定显示,各菌株分解磷矿粉能力差异较大,溶磷量最大为338.4mg/ml,最小为25.9mg/ml,这与其自身溶磷机制有关。溶磷量与菌株培养液pH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2株菌株大部分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其中LM6和LH9分泌IAA能力较强。
李玉娥姚拓朱颖姚军鹏
关键词:溶磷菌苜蓿红豆草根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