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
- 作品数:51 被引量:3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足月儿早产儿痉挛型脑性瘫痪CT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足月儿与早产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CT表现,分早产儿和足月儿两组分析,其中46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结果8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CT表现的阳性率78.4%(69/88)。主要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后遗改变,为47/88例,其中足月儿17例,早产儿3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VL白质减少可发生于侧脑室体中前部、侧脑室体后部、侧脑室三角区、半卵圆中心,两组间白质减少和侧脑室扩大部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侧脑室形态不规则扩大在早产儿30例中有7例,足月儿侧脑室扩大未见不规则改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性瘫痪CT主要表现为PVL后遗改变,早产儿出现PVL和重度PVL的概率明显大于足月儿。
- 朱珍帕米尔史惟施炳培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痉挛型脑性瘫痪足月儿早产儿
- 婴儿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的探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婴儿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肠旋转不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腹部平片,16例行钡剂灌肠,18例行钡餐检查。结果:腹部平片显示十二指肠部分性梗阻32例,双泡征13例,小肠低位梗阻并腹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3例。钡剂灌肠显示阑尾位于右上腹10例,右中腹1例,左上腹4例,1例位置正常;与手术中记录的阑尾位置比较,诊断符合率较低(28.6%,4/14)。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及其近端扩张、梗阻,扩张远端呈鼠尾状改变6例,其中2例显示为完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异常11例;十二指肠螺旋型下降13例;空肠位于右侧腹9例,位置正常1例。结论:在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中,腹部平片能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可作为本病的首诊检查方法;钡剂灌肠虽然可显示阑尾位置异常,但诊断准确性低,胃肠钡餐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形态,是确诊本病的较好影像学方法。
- 杨皓玮李国平帕米尔王康安朱珍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肠梗阻婴儿
- 半侧巨脑畸形导致大田原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患儿,男,16d,因“反复抽搐12d”于2006年7月入院。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Apgar评分1min 5分,5min 8分,生后一般情况可,出生第4天出现抽搐,表现为面部发绀、双眼凝视、双手握拳、四肢强直,每次持续约数十秒至1min,可自然缓解,每日发作1次至7~8次不等,发作后入睡,
- 杨群邵肖梅朱珍
- 关键词:大田原综合征APGAR评分反复抽搐足月顺产自然缓解发作后
- 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成像在颅脑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
- 2009年
- 颅脑先天性畸形是儿童较常见的疾病,DTI和FT较常规MRI能更好显示异常纤维束和正常白质结构间的异常连接。本文旨在介绍DTI和FT在神经管闭合畸形、前脑无裂、神经元移行异常、颅后窝发育异常和神经皮肤综合征这些颅脑先天畸形中的应用和意义。
- 朱珍邵肖梅帕米尔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先天性畸形
- 血管性痴呆及其药物干预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 (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MRS)技术研究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患者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及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后 ,细胞代谢水平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脑卒中非VD组 2 0例 ,男 17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71 7± 4 7)岁。脑卒中VD组 2 3例 ,男 2 0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72 9± 5 1)岁 ,符合痴呆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次修改本 (DSM IV R)诊断标准。对照组 2 0名 ,男 18名 ,女 2名 ,平均年龄 (70 9±4 8)岁。脑卒中VD组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重酒石酸卡巴拉汀 ,半年后复查头颅MRI、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及认知功能。结果 双侧颞叶海马区乙酰天门冬氨酸盐 (NAA)与肌酸 (Cr)的比值 (NAA/Cr)在脑卒中VD组最低 ,胆碱 (Cho)与肌酸的比值 (Cho/Cr)在脑卒中VD组最高 ,其次为脑卒中非VD组 ,对照组NAA/Cr比值最高 ,Cho/Cr比值最低。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脑卒中VD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分与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呈线形相关 ,与左右颞叶海马区NAA/Cr比值的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 0 4 8(P =0 0 2 4 )及 0 6 0 (P =0 0 0 3) ;与左右颞叶海马区Cho/Cr比值的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 - 0 36 (P =0 10 2 )及 - 0 5 3(P =0 0 12 )。给予重酒石酸?
- 黄延焱吴晓琰朱珍耿道颖
- 关键词:VD颞叶血管性痴呆细胞代谢NAA
-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序列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临床疑诊脑损伤的新生儿,同时进行常规MRI和SWI扫描。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统计常规MRI和SWI检测的出血部位、出血病灶数目和出血面积的差别。结果 596例临床疑诊脑损伤的新生儿进入分析。1常规MRI检出颅内出血117例(19.6%),早产儿组72例(61.5%);SWI检出颅内出血134例(22.5%),早产儿组81例(60.4%),包括生发基质出血40例(早产儿33例,足月儿7例),侧脑室出血68例(早产儿54例,足月儿14例),脉络丛出血30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12例),第三脑室出血6例(早产儿),中脑导水管出血3例(早产儿),第四脑室出血27例(早产儿23例,足月儿4例),大脑实质出血22例(早产儿14例,足月儿8例),小脑出血20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9例),脑干出血1例(足月儿),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早产儿4例,足月儿6例),硬膜下出血36例(早产儿17例,足月儿19例),硬膜外出血2例(足月儿)。2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6个部位)中,除了中脑导水管出血外,其他5个部位的出血病灶检出数目SWI均大于常规MRI(P均<0.05)。SW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数目大于常规MRI(P<0.05);对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的检出数目上,SWI和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WI序列81例早产儿生发基质-脑室出血主要为生发基质出血(44个)、侧脑室出血(90个)和脉络丛出血(26个);53例足月儿生发基质-脑室出血以侧脑室出血(23个)和脉络丛出血(18个)多见。498例在SWI和常规MR同时显示出血的病例,颅内出血(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大脑和小脑实质出血)面积(cm2)SWI均大于常规MRI的T2WI序列,(0.69±0.63)vs(0.49±0.48),P<0.001。结论 SWI较常规MRI在检出新生儿各种类型的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率、病灶数目和出血面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常规MRI的有力补充。
- 朱珍邵肖梅帕米尔钱镔汤伟军梁宗辉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新生儿脑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
- 膀胱镜及逆行造影检查在泌尿生殖窦畸形患儿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膀胱镜及逆行造影检查在泌尿生殖窦(UGS)畸形患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9例应用膀胱镜及逆行造影检查的UG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儿中包括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9例,男性假两性畸形5例,单纯UGS汇合8例,一穴肛畸形7例。膀胱镜检查结果:1例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共同通道,3例可见精阜样结构,1例双阴道双子宫畸形以及2例直肠阴道瘘。2例阴道开口距离膀胱颈部<15 mm,共同通道>3 cm者1例,<1 cm者8例。9例阴道长度<2 cm。根据检查结果,2例行阴道游离拖出成形术;8例行后切开及皮瓣翻转术;其余19例患儿均接受了泌尿生殖窦整体游离拖出成形术,其中7例一穴肛患儿同时进行了直肠游离拖出肛门成形手术。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目前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UGS畸形的患儿,术前进行膀胱镜及逆行造影的检查有助于为诊治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外科医师可据此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式,对于降低手术风险难度及改善患儿的预后应该会有不小的帮助。
- 吕逸清谢华徐伟珏朱珍黄轶晨吕志宝陈方
-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内镜检查
-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以穴位注射为主治疗70例小儿脑瘫,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血清生长激素、CT的变化,同时做GMFM量表随访评估。结果治疗后,血清生长激素82.1%上升,血清骨钙素87.5%下降,CT60.7%有不同程度的改善,GMFM各个能区评估值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其作用机理是针刺刺激了穴位,通过神经、经络而调整了体内激素水平的分泌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运动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
- 施炳培卜怀娣史惟杨红王素娟朱珍赵瑞芳
-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性瘫痪骨钙素生长激素
-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和早期神经发育结局
- 邓英平曹云朱珍杨红
- 脉络丛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脉络丛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搜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脉络丛肿瘤,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35例,脉络丛癌4例。男性13例,女性26例,年龄1~60岁,平均19.5岁。所有病例均行CT和(或)MRI扫描。分析CT和MRI表现。结果:脉络丛肿瘤发生于侧脑室26例,9例位于第四脑室,3例位于桥小脑角,1例同时累及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小儿21例,其中2例为脉络丛癌;成人18例,其中2例为脉络丛癌。脉络膜乳头状瘤为良性、分叶状实质性肿块,常见肿瘤血管,可见钙化,出血、囊变很少。实质部分CT呈现等或(和)略高密度;MRI T_1WI呈现等或(和)略高或略低信号,T_2WI等或高信号,FLAIR多为高信号,DWI多为等或略高信号。实质部分常均匀明显增强。无或有极轻微瘤周水肿,一般无脑组织浸润。可致阻塞或(和)交通性脑积水。脉络丛癌可见脑组织浸润或囊变、出血等改变。结论:脉络丛肿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结合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 孙建华朱珍梁宗辉
- 关键词:肿瘤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