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爽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6篇血管瘤
  • 6篇手术
  • 6篇畸形
  • 5篇尿素
  • 5篇静脉畸形
  • 4篇手术治疗
  • 4篇联合手术
  • 3篇术前
  • 3篇外科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联合手术治疗
  • 3篇疗效
  • 3篇海绵状
  • 3篇海绵状血管瘤
  • 2篇修复外科
  • 2篇修复外科手术
  • 2篇血管畸形
  • 2篇血管内膜

机构

  • 13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河南省眼科研...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17篇朱晓爽
  • 13篇董长宪
  • 12篇郭晓楠
  • 8篇马玉春
  • 7篇刘大看
  • 3篇乔军波
  • 2篇雷红召
  • 2篇李金
  • 1篇欧阳尚
  • 1篇梁栋
  • 1篇袁丽琴
  • 1篇周晓
  • 1篇舒畅
  • 1篇李娜
  • 1篇孔令非
  • 1篇朱好辉
  • 1篇刘秋雨
  • 1篇郭媛媛
  • 1篇左松
  • 1篇郭芳芳

传媒

  • 4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球瘤导致肢体末端顽固性疼痛误诊误治36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肢体末端血管球瘤的误诊、误治,提出正确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被误诊患者,总结误诊原因,提出正确治疗方案。结果 36例误诊患者确诊后接受手术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4a无复发。结论血管球瘤是导致肢体末端顽固性疼痛的重要病因之一,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郭晓楠朱晓爽董长宪
关键词:误诊
手指肉芽肿性血管瘤的尿素注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索最佳的手指肉芽肿性血管瘤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36例手指肉芽肿性血管瘤患者,对比评估各治疗方法的创伤性、有效性、安全性.结果 36例患者中,有外院治疗经历的25例,复发时间2周至1个月,其中激光治疗14例,手术治疗7例,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3例,液氮冷冻治疗1例;我院首诊11例.均予以40%尿素注射治疗2~4d,33例患者一疗程治愈,3例患者巩固治疗2d后治愈.结论 尿素瘤内局部注射治疗手指肉芽肿性血管瘤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建议推广.
郭晓楠董长宪朱晓爽马玉春
关键词:血管瘤尿素
尿素治疗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11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13例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均采取单纯尿素注射治疗,观察尿素对不同直径瘤体的作用效果。结果本组治愈75例,基本治愈26例,好转12例,治疗有效率100%;按瘤体直径分类统计,瘤体直径≤1.5cm(A组)、>1.5~2.0cm(B组)、>2.0cm(C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00.0%,92.1%和70.0%,3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发生瘤体破溃,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尿素治疗不同直径阴茎头海绵状血管瘤均有效,瘤体直径越小治疗效果越显著。
朱晓爽董长宪郭晓楠马玉春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阴茎尿素
术前放疗对犬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人工血管内膜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术前放疗对犬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人工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各9只。放疗组对标记的拟行人工血管移植的血管区行分割放疗,6周后于肾动脉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ePTFE人工血管置换术,4周后取标本。对照组除不放疗外各项操作同放疗组。观察两组动物人工血管的通畅率,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PCNA和CD34染色。结果放疗组有2犬术后当天死亡,对照组全部存活。放疗组术后3条静脉人工血管完全堵塞,对照组2条完全堵塞,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人工血管均通畅,内膜完整,但内皮细胞覆盖不完全。放疗组的吻合口近、远端处CD34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人工血管中部放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组吻合口近、远端及人工血管中部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薄(P<0.05);而放疗组3个点PCNA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术前放疗对人工血管置换术后4周内膜的增生有抑制作用,不会降低其通畅率。
周晓郭媛媛欧阳尚朱晓爽袁丽琴舒畅
关键词:人工血管血管内膜CD34
射频消融术治疗颌面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颌面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1例颌面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瘤体变化,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及不足。1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多点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3~15个月,并于6m及12m行MRI检查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术后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自觉颌面部肿胀感缓解9例,穿刺部位瘢痕形成2例,无大面积皮肤、黏膜坏死病例。结论对于无法用单一方法根治性治疗的颌面部重症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创伤小、能明显改善外观、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法,可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和推广。
郭晓楠刘大看乔军波雷红召朱晓爽董长宪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
34例下肢法瓦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明确一种新的脉管性疾病亚型的命名——法瓦病(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FAVA),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中心收治34例下肢FAYA病例,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其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要点。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34例患者总误诊率为76.5%(26/34),术后随访1-3年,平均19个月,肢体功能正常,病情无复发,手术治愈率100%。结论FAVA多被误诊为普通的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正确命名该病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手术切除病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刘大看龚毓宾左松朱晓爽董长宪
关键词:脉管性疾病静脉畸形误诊修复外科手术
小儿外阴生殖细胞源恶性肿瘤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儿 女.2岁.以“左侧大阴唇肿块10d”为主诉来院,无疼痛,肿块生长渐大。查体显示肿块为实体样,大小约3.0cm×2.5cm.质地稍硬,界限较清晰,无压痛,双侧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彩超提示:皮下文体性肿块,血供丰富,可见静脉石形成,不除外海绵状血管瘤町能。磁共振提示:会阴部实体样肿块,位于皮下肌肉层浅面,帖及阴道壁,不除外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图1)。门诊以“会阴部肿块:①海绵状哑管瘤;②软组织肿瘤”收住院。
刘大看郭芳芳朱晓爽郭晓楠马玉春董长宪
关键词:恶性肿瘤细胞源生殖外阴小儿肿大淋巴结
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在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在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输注血小板的方式、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血小板输注方法:根据患者血小板数值,于术前12-24 h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PLTC)〈30×10^9/L者以0.3个治疗量/kg输注,PLTC≥30×10^9/L者以0.2个治疗量/kg输注,最大总量均不超过1个治疗量。血小板输注效果判定:输注血小板后1 h,PLTC上升至≥100×10^9/L、且计算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7.5×10^9/L、血小板回收率(PPR)〉30%视为有效输注;PLTC上升至(50-99)×10^9/L,且CCI〉7.5×10^9/L、PPR〉30%视为部分有效输注;PLTC〈50×10^9/L,或CCI≤7.5×10^9/L,或PPR ≤30%视为无效输注。结果共纳入46例患儿进行研究,输注完成后1 h, PLTC结果显示:有效输注44例,部分有效输注2例,无效输注0例。患者在血小板输注期间无过敏、心衰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12-24 h内单次大剂量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高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血小板水平,该方法安全有效,为手术和麻醉提供了凝血保障,为手术切除病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郭晓楠朱晓爽刘大看龚毓宾雷红召董长宪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瘤内尿素注射联合手术治疗外阴部海绵状血管瘤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自1982年Mulliken和Glowacki[1]提出先天性血管病变的病理学分类以来,对于先天性血管病变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依据病灶内血管内皮细胞的特点将先天性血管病变分为两大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瘤以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及层数增多为特点,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生后1年内快速生长期及之后的缓慢自发性消退期;而血管畸形的血管内皮细胞层数正常,终生缓慢发展,不会消退。静脉畸形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畸形,占所有血管畸形的2/3[2],可发生于任何有正常血管生长的部位,导致毁容及功能丧失,严重者影响凝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3-4]。位于女性外阴部的海绵状血管瘤即为静脉畸形,由于其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为静脉曲张、巴氏腺囊肿、疝及其他软组织肿瘤。对于该病的治疗,国内、外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及指南,治疗方式多样,效果不一,预后差别较大。单纯的手术切除,存在术中出血多、视野不清晰、瘤组织残留的问题。瘤体内注射尿素用于治疗血管畸形已有近30年历史[5],静脉畸形病灶内尿素注射可使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内血栓形成[6-7],弥补单纯手术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收治的采用瘤内尿素注射联合手术治疗的32例女性外阴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郭晓楠朱晓爽董长宪马玉春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联合手术治疗外阴部瘤内先天性血管病变临床表现不典型
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咬肌区静脉畸形的疗效
2014年
目的探讨尿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咬肌区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磁共振上显示瘤体边界清晰的咬肌区静脉畸形患者56例,采用尿素局部注射联合手术治疗,尿素注射2~5 mL,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尿素治疗结束后2~3 d行手术切除,术后评估瘤体缩小情况以及面神经安全性,并追踪随访,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者随访2~72个月,平均随访(44.5±2.0)个月。54例(96.4%)手术一期成功,未见复发,经Burres-Fisch面神经评定系统评估为100分;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6个月后Burres-Fisch面神经评分系统评估为100分。结论手术是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术前尿素注射可硬化瘤体,减少术中出血,咬肌区静脉畸形瘤体边界清晰的患者应考虑尿素瘤内注射联合手术切除。
朱晓爽郭晓楠刘大看董长宪
关键词:静脉畸形咬肌手术尿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