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旭萍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隐匿性
  • 1篇隐匿性自身免...
  • 1篇肾病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4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朱旭萍
  • 3篇彭健
  • 2篇黄干
  • 2篇邓小戈
  • 2篇龙兆丰
  • 2篇伍贤平
  • 2篇周智广
  • 1篇廖二元
  • 1篇杨文
  • 1篇王闻博
  • 1篇王建民
  • 1篇彭孝立
  • 1篇欧阳玲莉
  • 1篇伍汉文
  • 1篇唐炜立
  • 1篇瘳二元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年份

  • 3篇2000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沙市IDDM发病率(1981~1995年)调查被引量:2
1998年
对长沙市1981~1995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发病率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从长沙市33家医院实际调查到新发IDDM患者94例.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出长沙市所有人群的IDDM平均年粗发病率为0.58/10万.其中0~14岁儿童IDDM发病率(0.41/10万)明显低于15~29岁和30~44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分别为0.71/10万和0.97/10万).调查还显示,寒冷季节为发病高峰.
唐炜立朱旭萍彭学军周智广
关键词:糖尿病IDDM发病率
女性不同骨胳部位的峰值骨量及骨丢失率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目的:获得女性不同骨胳部位具有代表性的峰值骨量(PBM)平均值及其标准差,为骨质疏松(OP)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标准;了解女性随增龄不同骨胳部位的骨丢失规律和OP患病率,为OP的早期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Holo...
伍贤平瘳二元邓小戈黄干龙兆丰朱旭萍彭健
文献传递
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治疗
2000年
积极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一般主张糖尿病一旦伴有高血压应早期治疗,首先应注意非药物疗法,其次是药物治疗。一、非药物治疗 一是饮食控制,肥胖病人降低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利用。
朱旭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肥胖病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非药物疗法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探讨被引量:32
1998年
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GAD65)抗体,对195例≥35岁非酮症Ⅱ型糖尿病起病半年以上者和45例正常对照者的观察表明:本组Ⅱ型糖尿病者GAD65抗体阳性率为14.8%,高于正常对照者的2.2%;发病年龄<40岁、有酮症史、体重指数(BMI)<21kg/m2、空腹血清C肽<0.3nmol/L和(或)胰升糖素刺激后6分钟血清C肽<0.6nmol/L者,GAD65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前者分别为后者的25、4.1、3.2和5.8倍);而患者性别、病程和发病时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的多寡与GAD65抗体无显著性关联。结果提示:①我国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占Ⅱ型糖尿病的比例较高;②Ⅱ型糖尿病起病患者发病年龄轻、有酮症史、低体重和胰岛素缺乏为LADA诊断的重要线索;③GAD抗体检测对早期诊断LADA有实用价值。
周智广欧阳玲莉彭健杨文王建民朱旭萍伍汉文ThomasDyrberg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
对中国长沙地区女性骨密度情况的调查被引量:43
2000年
目的 调查中国长沙地区女性不同骨胳部位与年龄相关的骨密度 (BMD)、累积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症 (OP)的患病率。方法 用DXAQDR45 0 0A型扇形束骨密度仪测量 1818例 15~ 96岁女性腰椎前后位 (AP)和仰卧侧位、髋部及前臂的BMD。结果 按每 5岁年龄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 ,不同骨胳部位的峰值BMD分别发生在 2 0~ 2 4岁至 40~ 44岁之间 ,其中髋部的大转子和Ward’s区最早 (2 0~ 2 4岁 ) ,前臂 1/ 3处最晚 (40~ 44岁 ) ;到≥ 80岁累积骨丢失率最多的部位是Ward’s区(- 6 6 .8% ) ,最少的部位为前臂 1/ 3处 (- 33.2 % ) ;至少有一个骨胳区域的BMD值达到OP标准的发生率是 :30~ 39岁为 (0 .5± 0 .5 ) % ,40~ 49岁为 (5 .0± 4.5 ) % ,5 0~ 5 9岁为 (2 0 .9± 11.7) % ,6 0~6 9岁为 (5 4.9± 2 1.1) % ,70~ 79岁为 (72 .4± 18.6 ) % ,≥ 80岁为 (85 .6± 12 .0 ) %。结论 不同骨胳部位峰值BMD发生的年龄、累积骨丢失率和OP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别。测量部位不同 ,OP的患病率不同 ,随年龄增长的OP患病率也不同。腰椎侧位是早期诊断OP的最敏感部位。
廖二元伍贤平邓小戈黄干龙兆丰彭健彭孝立王闻博朱旭萍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患病率光密度测定法X线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