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作品数:47 被引量:215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穿肝经口腔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3例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17例先经皮肝穿刺置入金属支架解除胆管梗阻,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后,再在X线透视下,经口腔置入记忆合金网状十二指肠内支架。6例因胆管与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并存,先置入十二指肠内支架并同时置入胆管支架。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体重并进行t检验。结果:23例患者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成功后,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后,消化道梗阻症状迅即解除,当日即能进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0个月进食情况均良好。结论:经皮肝穿经口腔双途径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管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 张希全 刘长伟 王胜强 潘晓琳 董戈 朱伟 郭锋关键词:胆管 十二指肠 梗阻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介入治疗与系统溶栓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比较综合介入治疗与系统溶栓治疗对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年问收治的229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122例采用血栓碎吸、溶栓等综合介入治疗(A组),其中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53例,采取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辅助处理,术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治疗;另107例(B组)行尿激酶,肝素抗凝等系统溶栓治疗。结果:平均住院天数A组(6.2±2.2)d,B组(10.5±2.4)d;2周后复查,A,B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98%,14.02%和96.72%,7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85个月,患肢膝下15em处周径差A组为(0.53±0.42)cm,B组为(1.42±1.35)cm;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A组分别23.15%,9.26%和0,B组分别为50.51%,80.81%和9.09%,A组静脉通畅率为81.48%,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率为57.41%,B组为65.66%和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对急性混合型LEDVT的近期、中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尤其在保护静脉瓣膜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系统溶栓。 李长海 张希全 朱伟 董戈 张清 郭峰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综合疗法 血栓溶解疗法 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健侧股静脉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 F大腔鞘管,50 mL注射器负压抽吸髂股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后给予肝素抗凝。结果:出院时膝上、下15 cm处健、患侧周径差分别降为(1.34±0.57)cm和(0.93±0.42)cm,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23.99,P均<0.05);随访36个月,随访率97.88%(231/236)。术后水肿、色素沉着和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12.99%(30/231)、8.23%(19/231)和0;随访疗效优92.21%(213/231)。支架植入患者随访均通畅。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郝斌 张希全 王义平 朱亮 朱伟 张清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3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经股静脉造影确诊32例肿瘤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然后在上腔静脉、无名静脉狭窄段植入支架治疗。结果:32例造影均显示静脉血流恢复,术后患者上腔静脉梗阻症状缓解。结论:支架植入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郭锋 张希全 朱伟 董戈 张清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 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9年1月236例急性中央型LE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鞘管手动抽吸髂股段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PTA和支架置入术;术后辅以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降为(1.34±0.57)cm和(0.93±0.42)cm,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和23.99,P=0.00);随访16~48个月,中位随访35个月,随访率97.88%。术后36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12.99%(30/231)、8.23%(19/231)、0%;静脉通畅率98.27%;随访疗效:优92.21%。支架置入术后12、24、36个月通畅率均100%。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王义平 张希全 石萌萌 潘晶晶 朱亮 朱伟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置入 介入性 介入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12年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是指周围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是全身血管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标志,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以年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 李小静 朱伟关键词: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手术期护理 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症 颈动脉硬化症 动脉狭窄 792例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引流随访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792例恶性胆管梗阻中,高位胆管梗阻398例。中低位胆管梗阻394例,采用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置入,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置入配合外引流的治疗方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直接胆红素下降为主。生存满6个月578例,73%(578/792);生存6个月以上505例,64%(505/792);生存一年或一年以上329例,45%(329/792)。结论①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配合外引流,均能实现梗阻胆管全面充分内引流。②支架置入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降低支架再梗阻的发生。 朱伟 张希全 潘晓林 董戈 郭锋关键词:胆管梗阻 内支架 多发性 血管腔内多种介入技术个体化联合治疗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附736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ripheral Arterial Obliterans Disease,PAOD),腔内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机械性血栓碎吸术(Thrombus aspiration of debris,TAD),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 angioplasty,PTA),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cutaneous transtumin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个体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994年5月至2010年6月间,736例PAOD接受了介入治疗。急性动脉血栓性闭塞169例,机械性血栓碎吸+腔内溶栓;动脉狭窄合并急性血栓闭塞104例,腔内溶栓+PTA;慢性动脉狭窄阻塞463例,腔内溶栓+PTA+PTAS或腔内溶栓+SIA+PTA+PTAS。结果介入治疗有效率97.96%(721/736)。机械性血栓碎吸+腔内溶栓成功率97.04%(164/169),88.17%(149/169),部分开通8.88%(15/169),无效2.95%(5/169)。腔内溶栓+PTA成功率治疗成功率85.58%(89/104),15例辅以内支架置入治疗均获得成功。463例动脉慢性硬化闭塞患者,行腔内溶栓+PTA+PTAS,治疗成功率98.70%(457/463);其中211例应用传统的血管再通技术失败后,再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SIA),205例血管再通成功。结论多种介入技术个体化有机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弥漫性硬化闭塞病变的再通比率。 张希全 李长海 潘晓琳 朱伟 韩冰 刘留宾 张建欣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成形术 多穿刺入路途径血管腔内治疗膝以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2010年 目的探讨多穿刺入路途径血管腔内治疗膝以下动脉闭塞性闭塞疾病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2010年6月,采用多穿刺入路途径血管腔内治疗下肢中小段动脉(膝以下动脉)闭塞性疾病94例,其中37例伴有股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17例伴有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均>70%,63例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完全闭塞。结果经PTA+PTAS或单纯PTA后,股浅动脉及动脉狭窄或闭塞均消失;膝以下动脉DEEP球囊PTA即时成功率为100%,63例胫前、后动脉完全闭塞,37例采用顺行内膜下血管成形(subintimal angiop lasty,SIA)再通成功,26例顺行SIA再通失败后,改用胫后动脉(内踝处)穿刺逆行SIA均再通成功,最终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腔内技术个体化联合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所致慢性严重肢体缺血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希全 李长海 朱伟 董戈 郭锋 张清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血管腔内技术 介入放射学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泵置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1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采用超选择TACE联合PVC术治疗、超选择TACE术治疗及部分病人未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TACE+PVC组随访1、3、5年生存率为83%、43%、3%;TACE组为75%、33%、3%;对照组为50%、4%、0。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泵置入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静 朱伟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肝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