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艳

作品数:59 被引量:39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沉积物
  • 13篇湖泊
  • 9篇污染
  • 8篇湖泊沉积
  • 8篇湖泊沉积物
  • 8篇
  • 6篇有机质
  • 6篇红枫湖
  • 5篇营养化
  • 5篇水体
  • 5篇富营养化
  • 4篇底泥
  • 4篇水体富营养
  • 4篇水体富营养化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空间分布特征
  • 4篇合成生物学
  • 3篇钝化
  • 3篇营养盐

机构

  • 59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贵州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外生成矿与矿...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天...
  • 2篇重庆市国土资...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广东省水文局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合格评定...
  • 1篇教育部科技发...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江苏省建筑科...

作者

  • 59篇曾艳
  • 41篇陈敬安
  • 27篇王敬富
  • 16篇杨海全
  • 15篇杨永琼
  • 12篇朱正杰
  • 9篇李键
  • 9篇计永雪
  • 5篇周桔
  • 5篇张润宇
  • 4篇郭建阳
  • 4篇刘斌
  • 4篇兰晨
  • 3篇张红
  • 2篇韩永滨
  • 2篇任世聪
  • 2篇王钦宏
  • 2篇于建荣
  • 2篇于洁
  • 2篇马俊才

传媒

  • 11篇地球与环境
  • 9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湖泊科学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科技促进发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底泥磷原位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底泥磷原位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钝化剂以钠基膨润土:改性物质量比为1~5:1的比例均匀混合,配置成混合液或直接均匀喷洒在水体表面。钝化剂在沉降过程中可通过钝化剂的表面吸附作用快速吸附水体中...
陈敬安杨永琼王敬富杨海全曾艳计永雪李健
文献传递
植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6
2014年
植物体中重金属的不同形态直接决定着重金属向人体转移的能力和生物毒性的强弱。目前,植物体内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作物、中草药和超富集植物的研究。一方面,由于对农作物、中草药和超富集植物研究的目的不同,各类植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方法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对同一类植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不同的学者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基于此,本文分别概述了农作物、中草药和超富集植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植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植物中重金属形态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付海波曾艳
关键词:植物重金属形态分析
贵州草海沉积物纤维素氧同位素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纤维素在湖泊沉积过程中不易发生分解,故其稳定同位素组成能真实地反映原始环境信息。本文在建立一套有效的四阶段(酸洗、碱洗、漂白及碱洗)湖泊沉积物纤维素提取基础上,成功测定了近500年草海沉积物纤维素氧同位素组成。草海纤维素氧同位素组成与董哥洞石笋恢复的降雨量的一致性变化表明纤维素氧同位素主要反映湖水氧同位素组成,进而指示了湖区降雨量变化。
朱正杰莫建兵张维陈敬安曾艳
关键词:纤维素氧同位素降雨量
合成生物制造进展被引量:11
2021年
合成生物制造是以合成生物为工具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生产方式,有望彻底变革未来医药、化工、食品、能源、材料、农业等传统模式,触发新的产业变革,引领新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形态,重塑碳基物质文明。合成生物制造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能够减少工业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制造在大宗发酵产品、精细与医药化学品、可再生化学品与聚合材料、天然产物、未来农产品以及一碳原料利用方面的重要进展,对各领域代表性重大产品的技术进展及产业应用状况与潜力进行了探讨。未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发展,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通过合成生物制造可以获得更多的生物基产品,促进生物经济形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媛媛曾艳王钦宏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可再生原料生物经济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研究
自从Stuiver首次使用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org)恢复湖泊生产力变化以来,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湖泊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发...
朱正杰陈敬安曾艳李航双燕任世聪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古环境重建
文献传递
发扬农业科技“黄淮海精神”,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被引量:3
2021年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创造了治碱、治沙、治涝的成功经验,为提升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重要贡献。这场多学科、跨领域的大规模科技攻关战役中树立的“黄淮海精神”是中国科学院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黄淮海平原粮食大幅增产的重要力量源泉。新时代面对国家粮食战略更高要求,面对国家提出的“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重大任务,我们要进一步传承与发扬“黄淮海精神”,从实际中寻找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解决问题,在黑土地上打一场新时代的农业科技战役,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高质量完成国家任务,构建支撑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曾艳王竑晟韩永滨段瑞孙命文亚
关键词:农业科技黑土地
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科技战略思考与实施路径——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被引量:12
2021年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是中国科学院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系列指示精神的核心抓手。该专项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针对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根据问题导向、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的思路,以“目标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响、推得开、留得下”为原则,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核心技术攻关和区域适宜性模式示范,致力于形成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姜明文亚孙命王竑晟曾艳韩永滨李秀军武海涛李禄军徐尚起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视工业生物科技,促进生物经济发展
2016年
生物技术为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医疗保健与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初级农业生产、医疗保健和工业领域可以对经济效益做出重要贡献,即产生正在兴起的"生物经济"。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技术基础之上,以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经济。生物经济包括3个要素:生物技术知识、可再生生物质以及跨应用领域的整合。
黄英明曾艳刘斌
关键词:生物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问题生物制造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朱正杰陈敬安曾艳李航双燕任世聪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大型水生植物溶解无机碳
西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概述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西南地区石笋、泥炭和湖泊沉积物等自然记录恢复古气候的其本原理,概述了西南地区全新世(近万年来)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鉴于西南地区古气候研究的现状,未来应着重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1)加强石笋、泥炭和湖泊沉积物等代用指标记录气候变化的机理研究,建立更为有效的古气候定量/半定量重建方法;2)加强高分辨率、多指标的综合对比研究,揭示重大气候变化事件(如8.2 ka事件4、.2 ka事件和小冰期等)的性质及其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3)加强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为揭示气候变化驱动力和合理预测西南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基础。
朱正杰苏菲陈敬安李键曾艳王敬富任世聪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