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大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老年高血压(EH)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EH组,同期健康非EH者9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浆TAOC、血清抵抗素、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 EH组血浆TAO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抵抗素、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aPWV、CIMT呈正相关(r=0.335,P<0.05;r=0.418,P<0.01),调整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TG后,EH组中血清抵抗素水平仍与baPWV、CIMT呈正相关(r=0.236,P<0.01;r=0.210,P<0.05)。在校正年龄、hsCRP作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H组血浆TAOC与baPWV呈负相关(r=-0.46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H患者血清TAOC、抵抗素浓度是影响baPWV的相关因素。结论 EH患者存在血清抵抗素水平增高,与baPWV及CIMT相关,TAOC水平降低与baPWV相关,是影响大动脉弹性的重要因素。
- 曹艳红李占海苗鹏飞刘世芳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总抗氧化能力抵抗素大动脉僵硬度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6年
- 刘世芳冀林荣王赟赟曹艳红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胺碘酮治疗临床疗效静脉注射窦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异常
- 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冀林荣刘世芳王赟赟曹艳红杨鑫李学云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非药物性PSVT
- 3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方法。方法对38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段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85.6%),大多伴J波(88.7%),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由于ERS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易造成误诊,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 李占海刘世芳刘保平冀林荣曹艳红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ST-T改变
- 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ST-T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房性期前收缩40例和室性期前收缩78例病人按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有无ST-T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期前收缩后的窦性搏动ST-T改变与心电图各间期的长短无关(P>0.05),但室性期前收缩后的ST-T改变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配对间期有关(即提前量),室性期前收缩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前收缩后回转周期的长短对ST-T改变亦有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的ST-T改变的机制可能与电张力调整有关,是否与基础心脏病或心肌缺血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 冀林荣李占海刘保平曹艳红刘世芳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期前收缩窦性搏动ST-T改变
-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碱性磷酸酶与生存率的关系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浆碱性磷酸酶(ALP)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测定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ALP水平,分析心肌梗死后48~60个月患者生存率与患者入院血浆AL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访48~60个月,患者病死率为30.77%(20/6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ALP≤74U/L患者比较,ALP>74U/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Cox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I峰值、年龄、性别、入院血浆肌酐水平、心电图ST段抬高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浆AL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男性ALP>74U/L患者(30例)的生存率低于ALP≤74U/L患者(10例)(P<0.05),女性患者不明显(P>0.05)。结论 ALP水平可作为预测糖尿病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指标。
- 曹艳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碱性磷酸酶生存率
-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与继发恶性心律失常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与继发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1年随访,观察比较新发房颤与继发恶性心律失常与未发生房颤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结果经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中恶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与未发生房颤恶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较差患者,与是否出现新发房颤及恶性心动过缓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有较高几率出现新发房颤与继发恶性心律失常。
- 曹艳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
- 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治疗AMI的有效方法,能够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缺血心肌和保护心功能,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但临床实践表明PCI术后并不能完全挽救缺血心肌,仍有心功能不全发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17环状多肽,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理效应,包括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强心肌抗缺血缺氧能力;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纤维化,抑制左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1]。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早期应用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为AMI患者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减少短期和长期MACE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也为rhBNP开辟新的适应证提供依据。
- 侯彦刘世芳杨鑫刘保平李一霞曹艳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脑利钠肽冠状动脉血流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
-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抵抗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测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具有抗炎、抗凝、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
- 曹艳红李占海苗鹏飞刘世芳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疏血通注射液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抵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