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倩倩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放疗
  • 9篇摆位
  • 9篇摆位误差
  • 8篇肿瘤
  • 7篇宫颈
  • 5篇术后
  • 5篇宫颈癌
  • 4篇治疗床
  • 4篇剂量学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引导
  • 3篇影像引导放疗
  • 3篇术后放疗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腺癌
  • 3篇宫颈肿瘤
  • 3篇放射性
  • 3篇靶区
  • 3篇摆位误差分析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曹倩倩
  • 14篇王俊杰
  • 10篇朱丽红
  • 9篇周舜
  • 9篇姚丽红
  • 9篇姜树坤
  • 7篇曲昂
  • 7篇孙海涛
  • 6篇林蕾
  • 6篇刘路
  • 5篇王巍
  • 5篇王敏
  • 3篇孙武
  • 3篇马月
  • 3篇刘子毅
  • 3篇姜玉华
  • 2篇杨瑞杰
  • 2篇邹文
  • 2篇孙殿水
  • 2篇李晓梅

传媒

  • 3篇癌症进展
  • 2篇北京放射肿瘤...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北京大学医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距离治疗及物理技术半世纪发展简史
本文以北美为例回顾了1950年以来3大领域的创新,人工放射性的引入、基于计算机及影像的治疗计划和基础单源剂量学,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近距离放疗,就近距离放疗人工放射性核素阐述了短哲性近距离治疗放射性核素及后装技术,永久...
曹倩倩
关键词: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物理技术剂量学
文献传递
HexaPOD evo RT 6D在原发宫颈癌影像引导放疗中摆位误差分析
目的 评价原发宫颈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HexaPOD evo RT 6维床摆位的精确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顺序入组9例原发...
曹倩倩李孟昭赵田地孙武马月姚丽红朱丽红周舜姜树坤王俊杰刘路王巍刘子毅王敏
关键词:放疗摆位误差
利用CBCT联合六自由度治疗床研究宫颈癌术后放疗摆位误差及CTV外放边界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利用千伏级CBCT联合HexaPOD evo RT六自由度治疗床研究宫颈癌术后盆腔放疗摆位误差,推算CTV外放边界.方法 采用医科达AXESSETM直线加速器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17例.所有患者常规摆位后CBCT,治疗床在线校正后再次CBCT,治疗后再次CBCT,分别获得ⅩⅥ.与计划CT图像配准后,即可获得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移及旋转误差,分析摆位误差及CTV外放边界.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CBCT校正前后均为304次,治疗后68次.所有患者分次间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经在线校正后均减小,校正前/后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42 mm/0.42 mm、3.55 mm/0.47 mm、3.26 mm/0.27 mm和1.24°/0.24°、0.70°/0.32°、0.57°/0.12°(P=0.036、0.000、0.000、0.002、0.000、0.004).考虑分次内摆位误差影响,治疗床校正后CTV外扩边界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分别为2.24、3.32、2.20 mm.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CBCT联合六维治疗床在线校正可明显减小6个方向分次间摆位误差,且能缩小CTV外放边界.
姚丽红朱丽红王俊杰曹倩倩曲昂周舜姜树坤王巍孙海涛林蕾
关键词:六自由度摆位误差
6D治疗床联合锥形束CT引导下妇科肿瘤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放边界研究
目的 探究6D治疗床联合锥形束CT(CBCT)容积旋转调强(VMAT)治疗妇科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以及其靶区外放边界的变化趋势.方法 妇科肿瘤术后患者20例,采用HexaPODTM evo RT 6D治疗床和kV级CBC...
姚丽红朱丽红王俊杰曹倩倩曲昂周舜姜树坤王敏孙海涛林蕾
关键词:妇科肿瘤摆位误差
6D治疗床对原发宫颈癌放疗摆位误差及靶区边界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利用锥体束CT(CBCT)联合HexaPOD evo RT 6D床分析原发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分次间及分次内摆位误差,推算临床靶区(CTV)的外放边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顺序入组16例原发宫颈癌患者,采用Elekta AXESSETM影像引导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分别于校正前、6D床在线校正后、治疗后行kV-CBCT扫描,获得X线容积影像与计划CT图像自动像素-解剖结构密度配准,得出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前后(Z)以及3个绕轴旋转方向Rx、Ry、Rz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分次内摆位误差及CTV外放边界.结果 CBCT联合6D床在线校正明显降低了分次间X(t=3.87,P=0.000)、Z(t=-7.92,P=0.000)、Rx(t =3.05,P=0.003)、Ry(t=-6.87,P=0.000)4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Ry方向摆位误差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02).考虑分次内摆位误差影响,6D床校正后CTV外扩边界在平移方向分别为2.74、3.90、2.87 mm.结论 CBCT联合6D床在线校正明显减小原发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平移及旋转方向摆位误差,缩小靶区外放边界,减小正常组织受量,提高放疗精确性.
曹倩倩朱丽红王俊杰曲昂姚丽红周舜姜树坤孙海涛林蕾
关键词:宫颈肿瘤摆位误差
三维适形、固定野动态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比较三维适形(CRT)、固定野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顺序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分别进行CRT、IMRT和VMAT计划设计并比较计划靶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三种技术CI分别为0.462、0.855和0.875,IMRT和VMAT均优于CRT,VMAT较IMRT有较小的优势(P<0.05,t=-2.189);HI分别为1.084、1.063和1.046,VMAT均匀性略低于IMRT(P<0.05,t=5.127)。在危及器官的受量上,CRT普遍高于IMRT和VMAT。对于低剂量区的受照体积,如小肠、结直肠、膀胱和骨髓的V10、V20,IMRT比VMAT可以获得更低的受照剂量(P<0.05);对于高剂量区的体积V40、V50,直肠和膀胱的受照体积IMRT要小于VMAT(P<0.05),其他如小肠、结肠和股骨头、骨髓的IMRT和VM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CRT、IMRT和VMAT均可以达到靶区处方剂量覆盖的要求,但是在靶区的各项指标中,IMRT和VMAT均优于CRT。IMRT和VMAT相比,在HI上有优势,但是在CI指数上略小于VMAT;对于危及器官而言,低剂量体积和高剂量体积的IMRT和VMAT各自表现了不同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技术。
曹倩倩刘路朱丽红曲昂孙海涛姜伟娟王皓廖安燕杨瑞杰王俊杰
关键词:宫颈癌剂量学危及器官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外放疗治疗颈椎转移瘤剂量学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比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不同外放疗技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为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例颈椎转移瘤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为单前野加双侧斜后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为5野等分,选用2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将Oncentra治疗计划系统中的图像传输到粒子计划系统,制定近距离放疗(LDR)术前模拟计划。结果脊髓剂量相同时,LDR的D90和D95生物等效剂量(BED)分别为(184.15±25.84)Gy、(161.45±26.35)Gy。VMAT、IMRT、3D-CRT对应的靶区D95BED 2 Gy/f时分别为:(120.52±10.66)Gy、(119.19±10.91)Gy、(96.24±28.65)Gy;3 Gy/f时分别为:(122.19±7.54)Gy、(122.37±8.19)Gy、(95.94±24.70)Gy。靶区各参数与LDR相比,均服从正态分布,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VMAT、IMRT与LDR比较,黏膜V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34),只有3D-CRT高于LDR(P=0.00)。黏膜V30、DmeanLDR均低于3种外放疗技术(P=0.00)。其余甲状腺、腮腺、下颌骨各参数,LDR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3D-CRT、IMRT、VMAT单次2 Gy及3 Gy分割方案与LDR相比,脊髓剂量相同时,LDR的靶区剂量更高,同时有效地保护周围危及器官。对于放疗后复发的颈椎椎体转移瘤,LDR具有剂量学优势。
曹倩倩姜玉华李玉亮杨瑞杰刘路张喜乐王俊杰
关键词:颈椎肿瘤剂量学外放疗
HexaPOD evo RT 6D在原发宫颈癌影像引导放疗中摆位误差分析
目的:评价原发宫颈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 HexaPOD evo RT6自由度床摆位的精确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顺序入组9例...
曹倩倩朱丽红王俊杰周舜姜树坤刘路王巍刘子毅王敏李孟昭赵田地孙武马月姚丽红
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后兔坐骨神经组织学改变
2021年
目的观察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后兔坐骨神经的动态组织学改变。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组,每组10只;均对左侧坐骨神经行MRI引导下氩氦靶向冷冻消融,以右侧坐骨神经行冷冻探针穿刺并作为对照侧;将A组靶神经置于氩氦冷冻冰球中心(冷冻温度可达-100℃以下),使B组靶神经邻近冰球边缘约10 mm(冷冻温度约-40℃)。分别于术后即刻及7、14、30、60天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学表现。结果A组消融后即刻神经损伤严重,轴索肿胀、髓鞘疏松;术后14天损伤达高峰,随后出现修复表现;术后60天可见再生轴索和施万细胞,但仍有坏死神经纤维。B组消融后即刻见神经损伤,程度较A组为轻,仅见部分神经纤维变性;术后7天损伤达高峰,随后出现修复表现;术后60天可见较多再生纤维,但未达到完全修复。2组对照侧神经组织结构均完好。结论MRI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后14天神经损伤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修复征象,但60天内无法完全修复,且神经位于消融区中心时损伤更为严重。
亓贞力孙冠星曹倩倩包守刚柳明李储涛李成利
关键词:坐骨神经磁共振成像冷冻术
经会阴永久性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指南解读
2013年
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冷冻治疗、外放疗、调强放射治疗以及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经会阴前列腺近距离放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完善的病例选择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对于手术成功实施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对经会阴永久性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指南进行了分析。
曹倩倩王俊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经直肠超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