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检测对肝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水平,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60例患者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A、B、C级3组,按临床分期分为失代偿期和代偿期,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以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另选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比较其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均低于代偿期、对照组(P<0.01或P<0.05),而代偿期尽管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分级间存在C级组 田景波 曲燕 徐茗关键词:肝硬化 脂蛋白类 载脂蛋白类 肝功能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细菌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给予复合乳酸菌胶囊(0.66g,3次/d,口服),联合左氧氟沙星(0.1g,3次/d,口服)治疗;B组(40例)单用左氧氟沙星(0.1g,3次/d,口服)治疗;C组(30例)单用复合乳酸菌胶囊(O.66g,3次/d,口服)治疗。均用药3d,观察各组总有效率、平均止泻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46/50)、87.5%(35/40)和76.7%(23/30),A组疗效优于B组(P〈0.05)和C组(P〈0.叭)。A组平均止泻时间为(39.4-10)h,短于B组的(44±12)h和C组的(45±10)h(均P〈0.05)。治疗中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2/50)、7.5%(3/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的效果要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或复合乳酸菌胶囊,并可缩短腹泻时间。 田景波 曲燕 朱文娣 刘建军关键词:复合乳酸菌胶囊 左氧氟沙星 慢性HBV感染患者APRI、FIB-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的数值的变化,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临床意义,以便寻求简单易行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手段。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的120例不同临床感染状态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分为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组,每组40例,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血小板的含量,根据公式计算出APRI和FIB-4的数值,研究其在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数值变化。并与总胆红素、白蛋白之间作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HBV感染患者、健康对照组APRI的数值分别为1.17±0.71与0.50±0.23,慢性HBV感染患者、健康对照组FIB-4的数值分别为1.90±0.84与1.08±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APRI的数值分别为0.53±0.22、1.14±0.61、1.84±0.49;FIB-4的数值分别为1.22±0.54、1.85±0.48、2.64±0.77。慢性HBV感染各亚组患者APRI、FIB-4的数值,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的升高而递增,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与HBV携带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携带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HBV感染患者APRI、FIB-4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性(P均<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性(P均<0.01)� 田景波 王丽丽 曲燕 郭善媛 刘建军关键词:慢性HBV感染 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5例给予利福昔明(0.2 g,4次/天,口服)治疗;B组20例单用复方嗜酸乳杆菌(1.0 g,3次/天,口服)治疗。疗程2周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估利福昔明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A组出现不良反应,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昔明治疗后的单个症状腹胀、腹痛、腹泻频率的评分和症状总评分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腹泻频率症状。 田景波 曲燕 郭善媛 王雅琼 刘建军 王丽丽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利福昔明 症状评分 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24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唐猛 魏晓强 曲燕关键词:肺大疱 气胸 胸外科手术 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儿1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慢性胃炎53例为A组,消化性溃疡62例为B组,均进行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观察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差异。经综合对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明显较高,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其中消化性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更高,治疗更为棘手,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曲燕 宋晓瑾关键词:小儿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儿童消化性溃疡35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儿3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消化性溃疡患儿中十二指肠溃疡30例,占85.71%;胃溃疡4例,占11.43%;复合性溃疡1例,占2.86%。男性25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为2.5∶1。所有患儿中幽门螺杆菌检查为阳性者33例,占94.28%。经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等三联治疗后,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未发生一例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儿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宋晓瑾 曲燕关键词:儿童 消化性溃疡 奥替溴铵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奥替溴铵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5例给予奥替溴铵(40 mg,3次/d,口服)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3次/d,口服)治疗;B组25例单用奥替溴铵(40 mg,3次/d,口服)治疗;C组20例单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3次/d,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68%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A组和B组出现不良反应,C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替溴铵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替溴铵或复方嗜酸乳杆菌的治疗效果。 田景波 李萌 刘建军 曲燕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奥替溴铵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细菌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利福昔明治疗,B组50例单用利福昔明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平均止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两组疗效比较,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止泻时间为(37.9±10.0)h,短于B组(43.4±13.6)h(P<0.05)。治疗中A组和B组出现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利福昔明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的效果要优于单用利福昔明,并可缩短腹泻时间。 田景波 张长青 曲燕 李京军 刘建军关键词:复方嗜酸乳杆菌 利福昔明 疗效观察 肝硬化患者APRI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血小板( PLT)比率指数( APRI)的变化,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分为A、B、C级三组,定量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AST和PLT,根据公式计算出APRI数值,并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硬化组AP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表现为C级﹥B级﹥A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总胆红素存在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存在负相关性( 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APRI的变化,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田景波 王丽丽 曲燕 刘建军 郭善媛关键词: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