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浩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
  • 3篇细胞膜
  • 3篇红细胞膜
  • 2篇电子自旋
  • 2篇电子自旋共振
  • 2篇脂质
  • 2篇自旋
  • 2篇膜脂质
  • 2篇红细胞
  • 2篇红细胞膜脂质
  • 2篇胞膜
  • 1篇蛋白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血沉
  • 1篇有机硒
  • 1篇石英尘
  • 1篇矽肺
  • 1篇细胞聚集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7篇景浩
  • 4篇童家明
  • 3篇刘世杰
  • 3篇王鸿儒
  • 2篇邹彤彤
  • 2篇李田勋
  • 1篇尹宏
  • 1篇杨铭
  • 1篇李丽萍

传媒

  • 2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铅对人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被引量:13
1994年
用激光衍射法研究铅对人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以及尼克酰胺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铅使红细胞变形指数(DI)下降,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尼克酰胺有拮抗铅致红细胞变形性改变的作用。
景浩童家明刘世杰
关键词:红细胞变形性
铅对人红细胞在低粘切变流场中取向的影响
1995年
用新型激光衍射仪研究了铅对人红细胞在低粘切变流场中取向的影响,并观察了尼克酰胺的抗铅作用。结果表明:铅使人红细胞在C=0轨道上取向的数目下降,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尼克酰胺有抗铅致人红细胞取向变化的作用。
童家明景浩李田勋王鸿儒
关键词:红细胞毒理学
铅对人红细胞膜脂质及膜蛋白的作用被引量:1
1996年
①目的研究铅对人红细胞膜脂质及膜蛋白的作用,并观察尼克酰胺(NM)的抗铅作用。②方法用荧光偏振法与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标记法,检测了铅处理组及对照组人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P)、微粘度(η)(n=4)及膜蛋白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中弱、强固定化组分峰值的比值hw/hs(n=3),结果经t检验统计处理。③结果铅处理过人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微粘度及hw/hs比值均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188~9.165,P均<0.05)。尼克酰胺能减弱铅致人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微粘度及hw/hs比值的减小(t=3.228~9.806,P均<0.05)。④结论铅可致红细胞膜脂双层疏水区的流动性增大,膜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
童家明景浩王鸿儒
关键词:膜脂膜蛋白光谱测定法红细胞膜
有机硒抗石英尘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研究应用原子吸收和电子自旋标记的方法,测定石英粉尘引起豚鼠肺泡巨噬细胞钾含量的改变及大鼠红细胞膜蛋白的变化,并测定了硒蛋白和硒多糖对上述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可以引起巨噬细胞钾含量明显降低,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在加粉尘的同时加入硒蛋白,细胞钾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石英尘亦可引起红细胞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rc)下降,硒蛋白和硒多糖均可使τc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说明,石英尘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明显升高,膜蛋白肽链断裂,蛋白质降解或交联,造成细胞损伤,而有机硒可降低石英尘的细胞毒性,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邹彤彤景浩李丽萍杨铭
关键词:细胞损伤矽肺
铅对人红细胞膜作用的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标记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用电子自旋标记研究铅对人红细胞膜脂质及膜蛋白的作用,并观察了尼克酰胺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量的铅作用下,膜脂质表层及深层均无明显变化,膜蛋白则变化较明显,尼克酰胺具有膜保护作用,可拮抗铅对膜蛋白的影响。说明铅主要作用于红细胞的膜蛋白,而不是膜脂质,铅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主要与膜蛋白构象改变有关。
景浩刘世杰
关键词:红细胞膜
铅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用血沉方程、细胞电泳及红细胞聚集形态学观测等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铅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铅红细胞相比较,加铅红细胞:①沉降K值变化显著(P1h<0.05,P2h<0.05),并与铅浓度相关(r1h=-0.86,P<0.05,r2h=0.74,P<0.05);②电泳率减小(P<0.05),与铅浓度相关(r=-0.95,P<0.05);③最大聚集体平均直径增大(P<0.05),与铅浓度相关(r=0.98,P<0.05)。提示用铅处理过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并与加铅浓度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童家明景浩李田勋王鸿儒
关键词:红细胞聚集血沉
铅对大鼠红细胞膜脂质和蛋白质作用的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标记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用电子自旋标记方法研究了铅对红细胞膜脂质及蛋白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量的铅作用下,完整的红细胞膜浅层和深层均无明显变化时,马来酰亚胺(MSL)标记蛋白首先出现变化,即蛋白旋转相关时间减少。分离的红细胞膜MSL标记蛋白强弱固定化比值(W/S)有增大的趋势。红细胞MSL标记蛋白可能是铅的主要作用部位,也是敏感部位。
景浩尹宏邹彤彤刘世杰
关键词:红细胞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