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与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41例,对其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31例行一期碎石术,10例行二期碎石术。手术时间86~180min,平均(105±28)min,无肾蒂损伤、大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取尽率为87.8%(36/41)。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安全、方便、疗效可靠。
- 王俊刘各亮刘恬杨晗杰易睿刘方周艳妮
- 关键词:尿路结石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及其相性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BTCC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MMP-9和VEGF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男女性别、病灶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BTCC组织中与正常膀胱组织MMP-9及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BTCC组织中MMP-9及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TCC组织中>3cm肿瘤病灶MMP-9阳性表达率较≤3cm肿瘤病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CC组织中G3期MMP-9阳性表达率较G1~G2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CC组织中T2~T4期MMP-9阳性表达率较Tis~T1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及VEGF在BTCC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与血管生成的密切相关,为BTCC的预后估计及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 胡映波习小庆吴勇易睿熊建华史子敏
- 关键词:膀胱肿瘤明胶酶
- 对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2例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这11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这112例患者平均的手术时间为(64.40±6.17)min,其住院的天数为(7.93±2.18)d。在手术结束后24h后,这些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CRP)升高(4.07±3.43)mg/L。他们中有5例患者在进行I期取石后,其结石未被完全清除,需进行Ⅱ期取石(占4.46%),有27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11%。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患者机体受到的损伤较小,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易睿
- 关键词:微创2型糖尿病创伤程度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分析52例肾结石患者单通道MPCNL术前及术后1、3个月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结果术前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RI值分别为0.60±0.13、0.62±0.12、0.62±0.16;术后1个月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RI值分别为0.61±0.14、0.61±0.15、0.61±0.18;术后3个月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RI值分别为0.61±0.17、0.61±0.09、0.62±0.13。术前与术后1、3个月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S/D、R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安全的方法。
- 王俊易睿刘方周艳妮
- 关键词: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血流动力学
-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灌注液吸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8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mPCNL,监测术中灌注前、灌注后每30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前、术后48h内腋窝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灌注前比较,86例患者中灌注后30、60min时HR、SBP、DBP、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90min时HR、SBP、CVP逐渐升高,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DB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腋窝体温≤37.4℃者(65例)灌注时间短于体温>37.4℃者(21例,≥39.0℃者6例)[(68.42±19.15)min比(90.42±20.23)min,P=0.015<0.05]。结论mPCNL中应尽量给予较低的灌注压及灌注流量,对于手术时间长、灌注液用量较多患者,应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感染性结石或术前存在泌尿道感染的患者,应尽量缩短单次手术的时间。
- 易睿王俊刘方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血流动力学术后并发症
- 前列泰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泰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加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泰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前列腺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泰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前列腺液中的SIgA水平。
- 易睿王俊刘方刘各亮
- 关键词:前列泰片慢性前列腺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免疫功能
-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合并输尿管狭窄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取石手术,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手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输尿管狭窄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显著缩短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 王俊刘方易睿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上段结石
- 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55例肾结石患者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前及术后1、3个月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其中双通道位于同一肾段22例(A组),位于不同肾段23例(B组)。结果 55例患者术前患侧肾与健侧肾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的Vmax、S/D、R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术前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的Vmax、S/D、RI值比较与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术后1、3个月对肾血流灌注无影响。
- 王俊易睿刘方
- 关键词:肾血流动力学肾结石
-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2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URL组51例和MPCNL组74例。MPCNL组患者行MPCNL术,URL组患者行URL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术后2个月患者行超声和(或)尿路平片(KUB)复查]、有无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MPCNL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个月结石清除率与UR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与UR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优于URL,是一种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较好的方法。
- 王俊刘各亮易睿
-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疗效
- VEGF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与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6例正常前列腺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染色,然后行图像分析,观察VEGF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前列腺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低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前列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结论VEGF在前列腺癌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胡映波习小庆吴勇易睿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