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峰杰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细胞色素B
  • 2篇环境因子
  • 1篇遗传分化
  • 1篇沙蜥
  • 1篇食物
  • 1篇种内竞争
  • 1篇系统进化分析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两性差异
  • 1篇进化分析
  • 1篇控制区
  • 1篇荒漠
  • 1篇荒漠沙蜥
  • 1篇管理单元
  • 1篇繁殖
  • 1篇繁殖成功
  • 1篇捕食
  • 1篇巢址
  • 1篇巢址选择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1篇阿德莱德大学

作者

  • 5篇房峰杰
  • 4篇施丽敏
  • 4篇刘迺发
  • 3篇李佳琦
  • 2篇周蓉
  • 2篇丁未
  • 2篇王莹
  • 1篇赵伟
  • 1篇赵青山
  • 1篇包新康
  • 1篇李铀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DNA的大石鸡种群遗传变异被引量:4
2012年
大石鸡(Alectoris magna)是我国的特有鸟类,其种群数量由于受到栖息地片断化和人类狩猎的影响而日益减少。本文以mtDNA的控制区部分序列(1,127bp)和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807bp)为分子标记,研究了大石鸡分布区内12个种群234个样本的遗传变异。173个样本的控制区序列中共发现了34个多态位点,定义了4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16±0.011和0.00449±0.00242,所有种群中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是靖远和民和种群(0.894±0.063),最低的是海原种群(0.476±0.155)。230个样本的细胞色素b序列中共发现了13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738±0.024,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16±0.00009,所有种群中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是共和种群(0.763±0.059),最低的为德令哈种群(0.000±0.000)。所有遗传多样性参数与样本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的单倍型邻接树均显示大石鸡在系统发生树上没有互为单系发生的种群存在,因此应该将大石鸡作为一个独立的进化显著单元(ESU)来对待。AMOVA结果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分布于种群内,但种群间和群组间也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所以应该把各个种群作为独立的管理单元(MU)来实现短期内的管理和保护。对德令哈、都兰、礼县、张家川、海原等遗传多样性较低的边缘种群应重点保护,另外,对共和、贵德和靖远3个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也应重点加以保护。
周蓉李佳琦李铀刘迺发房峰杰施丽敏王莹
关键词:遗传分化管理单元
环境因子对大石鸡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分别以mtDNA的非编码基因D-loop和编码基因Cytb为分子标记,研究了大石鸡分布区内12个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173个样本的D-loop部分序列(1127 bp)中共发现了34个多态位点,定义了44种单倍型;230个样本的Cytb部分序列(807 bp)中共发现了13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基于D-loop和Cytb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与样本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所有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检验中,基于D-loop的核苷酸多样性与降水量的负相关、基于Cytb的单倍型多样性与纬度和相对湿度变异系数的负相关以及基于Cytb的核苷酸多样性与相对湿度变异系数的负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纬度、降水和相对湿度变异系数是影响大石鸡遗传多样性的主导因子,低纬度、干旱以及气候稳定的环境下,大石鸡的遗传多样性更高.
周蓉李佳琦李铀施丽敏房峰杰刘迺发
关键词:控制区细胞色素B环境因子
荒漠沙蜥食物的两性差异被引量:1
2013年
对2008年4~6月在甘肃省甘塘、阿拉善左旗、民勤、山丹采集的荒漠沙蜥样本进行了食物两性差异的研究。主要采用剖胃法对219个荒漠沙蜥胃样的6021个食物做了识别和鉴定。结果表明,荒漠沙蜥的食性为动物性,食物多为昆虫,主要取食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尤其是长蝽科和蚁科(合计高于70%),取食猎物的体积大小集中在0.01~20mm3。4个种群的沙蜥对长蝽科昆虫均表现为正向选择,部分种群对蚁科昆虫表现负向选择。可能是因为沙蜥有食物选择性,对长蝽科昆虫取食较多,对拟步甲科摄食较少。较多地取食蚂蚁则是因为生境中喜好食物较少,而蚁科昆虫数量多,遇见率也较高。荒漠沙蜥雌雄个体食物生态位重叠度极高,但是卡方检验的结果却表明两性在食物组成和食物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由于雌雄个体对同种食物有相同的选择性,因此导致两性在食物组成和食物大小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雄性家域范围更大,对食物有更多选择。
施丽敏赵伟李佳琦王莹丁未房峰杰刘迺发
关键词:荒漠沙蜥食物两性差异
环境因子对三趾跳鼠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属跳鼠科(Dipodidae)三趾跳鼠属(Dipus)广泛分布于我国蒙新区,是蒙新区区系分布的典型物种。三趾跳鼠适应性强。本实验研究目的是要从分子水平利用线粒体DNA为分子标记来研究...
房峰杰
关键词:细胞色素B环境因子系统进化分析
文献传递
荒漠伯劳巢址选择和繁殖成功被引量:7
2012年
2011年5~7月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40°21'~40°22',E96°13'~96°14',海拔1 306 m)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巢址选择和繁殖成功进行研究。调查了58巢的巢址因子,巢主要位于营巢树主枝上,巢距地面高度多为2.0~2.5 m。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巢距地面高度、营巢树高度、营巢树胸径和营巢处树干直径是影响荒漠伯劳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也是荒漠伯劳适应繁殖地大风天气的结果。既调查巢址数据又明确繁殖情况的49个巢中,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5棵)上巢的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沙枣(Elaeagnus angusifolia)(43棵)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1棵)上的巢,原因可能是红柳郁闭度大。已知窝卵数和繁殖情况的30个巢中,窝卵数分别为2(1巢)、4(7巢)、5(18巢)、6(4巢)。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窝卵数和繁殖成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χ2=3.921,df=3,P>0.05)。发现的63个巢中跟踪监测了54个巢(包括调查巢址数据的和未调查巢址数据的)的繁殖情况,54巢中37巢繁殖成功,成功率为68.52%。所有繁殖失败的巢均为产卵阶段或育雏早期阶段由于同类的破坏而导致繁殖失败,繁殖失败巢的数量随着相邻最近巢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因而,繁殖失败可能与种群密度以及种内竞争有关。
施丽敏刘迺发丁未赵青山房峰杰包新康
关键词:巢址选择种内竞争捕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