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靠山

作品数:75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建筑科学
  • 9篇电气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篇减振
  • 10篇阻尼
  • 9篇地震
  • 9篇塔结构
  • 9篇耗能
  • 9篇钢筋
  • 7篇单管塔
  • 7篇振动
  • 7篇阻尼器
  • 7篇抗震
  • 7篇混凝土
  • 7篇钢筋混凝
  • 7篇钢筋混凝土
  • 6篇地震动
  • 6篇锈蚀
  • 6篇振动台
  • 6篇自复位
  • 6篇激光
  • 5篇振动控制
  • 5篇输电

机构

  • 64篇同济大学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6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加州大学
  • 1篇青岛鸿瑞电力...
  • 1篇四川省振控科...
  • 1篇上海筑邦测控...

作者

  • 74篇戴靠山
  • 13篇王健泽
  • 7篇鲁正
  • 7篇张浩
  • 5篇王英
  • 5篇向志华
  • 4篇袁迎曙
  • 4篇李昂
  • 4篇赵菲
  • 4篇盛超
  • 3篇陈亘
  • 3篇公常清
  • 3篇游庆瑜
  • 3篇卢文胜
  • 2篇宋学行
  • 2篇李果
  • 2篇潘永东
  • 2篇陈义
  • 2篇任晓崧
  • 2篇章鑫森

传媒

  • 7篇结构工程师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混凝土
  • 2篇淮海工学院学...
  • 2篇山西建筑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重庆建筑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绿色建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混合消能减振阻尼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耗能效果更加理想的混合消能减振阻尼装置。包括容器、颗粒体系、粘性液体和弹簧体系,其中:颗粒体系由固体颗粒、轴承杆及固定板组成。本发明综合颗粒阻尼器和调谐液体阻尼器的优点,当阻尼装置发生运动时,液体晃荡耗能,...
戴靠山王健泽毛日丰向志华
文献传递
面波分析技术在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勘察监测中的应用
表面波或称瑞雷波(Rayleigh wave)勘探技术利用面波波速及频散特征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解决浅层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美国使用双道面波分析技术(SASW))解决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安全防灾中涉及的...
戴靠山
关键词:电力系统施工安全
文献传递
新型风电塔减振器的概念设计和试验初步验证被引量:10
2014年
近年来风能发电技术发展迅速,风电塔结构作为支撑风机的主要结构,在服役期间会受到强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因此对风电塔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提出一种用于风电塔结构的新型减振耗能装置——调谐液体颗粒阻尼(TL-PD),该装置主要结合调谐液体阻尼技术(TLD)与颗粒阻尼技术(PD)。首先阐述该TL-PD装置的设计构思。然后,为验证该装置的减振效果,制作一简易装置,将其安装于一个单层框架顶部,开展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弦波和Kobe地震波的激励下,TL-PD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且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
戴靠山王健泽毛日丰向志华鲁正
关键词:振动控制颗粒阻尼
某1.5MW风电塔振动台缩尺模型设计被引量:5
2018年
风电塔是一种顶部有较大偏心质量的高耸薄壁悬臂结构,以某1.5MW水平轴三叶片风电塔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风电塔振动台试验缩尺模型设计。根据量纲分析理论和相似条件,基于模型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等效原则,设计模型塔筒截面及附加质量,保证模型与原型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相似。通过对比分析模型动力特性测试结果与原型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可为同类型风电塔振动台试验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针对该柔性对称高塔模型在动力特性测试中出现的正交耦合振动及拍振现象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孟家瑶戴靠山戴靠山王英王英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测试
一种适用于风电塔锥形塔筒结构的防屈曲减振装置
一种适用于风电塔锥形塔筒结构的防屈曲减振装置,包括:附加支柱、阻尼器支撑、减振阻尼器、基础拉梁;所述附加支柱通过与风电塔塔筒内壁的固结连接,为风电塔锥形塔筒结构提供侧向刚度以抑制局部屈曲的发生;所述基础拉梁与附加支柱相连...
戴靠山盛超王健泽易正翔
文献传递
LiDAR非接触测量技术在钢结构轴压稳定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激光雷达(LiDAR)作为一种非接触测量技术,在实验室试验和结构现场实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利用一套高精度LiDAR系统,基于坐标转换以及点云去噪、拟合技术,获得了钢结构轴压稳定试验中构件变形曲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力学分析进一步反演了构件应变分布和试验施加的外荷载。试验同时采用常规的位移计、应变片、荷重传感器测量了构件变形、应变、力,与LiDAR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基于激光扫描的测量技术可以实现结构构件变形、应变的整体测量,相对于传统单点测量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张香戴靠山陈义王伟
关键词:LIDAR非接触测量轴压试验
风力发电塔筒极端动力荷载作用下破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为了研究和对比风力发电塔筒在极端动力荷载作用(风和地震)下的破坏模式,对于某典型风电塔通过ABAQUS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和叶片建模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开展了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风场由Turbsim软件人工生成,风荷载由风机设计软件FAST计算得到;地震选用适用于硬土场地的典型记录。分析结果表明,塑性铰大部分出现在塔筒几何非连续处,一旦局部全截面塑性铰稳定出现,即面临倒塌。在强风下,风速的能量在风电塔低频分布较高,塔筒受基本模态控制,在底部出现全截面塑性铰和倒塌;在强震下,地震动的能量在风电塔高频也分布较高,塔筒受高阶模态影响,虽然塑性铰首先在底部出现,但全截面塑性铰与倒塌位置在中部或上部,并且不同的天然地震动可能导致不同的倒塌位置。
戴靠山戴靠山毛振西
关键词:非线性时程分析
基于激光遥测的运转状态风电塔振动监测分析
了解既有结构的振动特性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并完善结构的设计理论。风力发电塔作为一类特殊的高柔结构,顶部支撑的风机在工作状态下对塔身产生动态激励,故精确获得其振动特性更具重要意义。
戴靠山王英
关键词:系统识别自振频率信号分析
用于被动源面波的无线检波器研制及现场试验验证被引量:1
2016年
旨在推动被动源面波技术在工程场地勘察中的使用,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技术环节。为提高现场测试工作效率,研制了一种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便宜的无线检波器,并介绍了其技术要点。在某风力发电场岩土工程勘察中采用了被动源面波技术,试验证明了无线检波器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在一老采空区的初步探查阶段使用了被动源面波技术,获得的采空层深度范围和地质资料基本吻合。2个实测实例表明:在工程场地勘察中有效的利用被动源面波探查技术可以经济高效完成初步勘察阶段的任务,且这种方法无需钻孔和人工激励,环境干扰小;研制的无线检波器可以进一步提高被动源面波测试的现场工作效率。
戴靠山李晓峰卢川游庆瑜张国堂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采空区场地勘察
一种单管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管塔,包括基础部、与基础部相接合的主体部和套箍在基础部和主体部的接合处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两片结构呈镜像对称的保险板,两片保险板可拆卸地拼接在单管塔的接合处,拼接后的两片保险板内侧面所形成空间的...
戴靠山李昂易正翔赵菲卜伯聿张浩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