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麻醉
  • 12篇手术
  • 5篇异丙酚
  • 5篇术后
  • 5篇小儿
  • 5篇丙酚
  • 4篇血流
  • 4篇血液动力
  • 4篇血液动力学
  • 4篇液动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切除
  • 4篇肿瘤
  • 4篇麻醉处理
  • 3篇血流阻断
  • 3篇硬膜外麻醉
  • 3篇原位
  • 3篇原位肝移植
  • 3篇镇痛

机构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舒城县...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36篇戴秀萍
  • 13篇吴蓉蓉
  • 8篇顾尔伟
  • 7篇苏榆
  • 5篇陈家骅
  • 5篇张健
  • 4篇李元海
  • 4篇吴蓉蓉
  • 3篇张健
  • 3篇曾一平
  • 3篇赵庆
  • 3篇陈燃
  • 3篇陈士寿
  • 3篇张野
  • 2篇汪先贵
  • 2篇李磊
  • 2篇张健
  • 2篇王纯辉
  • 2篇钱梅
  • 2篇刘学胜

传媒

  • 21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学
  • 3篇安徽医药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疼痛
  • 1篇第十一次长江...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4篇198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一例
1999年
目的采用肝脏移植治疗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供肝采用快速切取,4℃UW液灌注和保存,手术采用体外静脉转流肝脏移植技术。结果手术历时12小时,无肝期100分钟,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肾功能正常。
耿小平孟翔凌熊奇如余宏铸张宗耀吴蓉蓉戴秀萍杜鹃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癌肝硬化体外静脉转流
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的麻醉处理
1992年
我院行常温下经腹全肝血流阻断(THVE)广泛肝叶切除术13例,现将该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血流动力学及酸硷平衡的监测、处理并结合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方卫平戴秀萍王纯辉吴蓉蓉
关键词:肝肿瘤血流阻断切除术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1999年
目的 总结我院1998 年1 月成功地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完成1 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和监测结果。方法 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阿屈库铵、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无肝期利用心肺机行体外静脉转流;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体温、酸碱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仅在静脉转流后5 min 内平均动脉压一过性降低;体温在无肝期末下降到344 ℃( 肛温) ,术毕恢复到355 ℃;无肝期血钾偏低,新肝期血钾在正常水平;术中分次补碱,调整血气;血糖维持在正常或偏高水平。结论 利用心肺机行体外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酸碱和血生化变化轻微。
顾尔伟吴蓉蓉戴秀萍张健张野
关键词:肝移植静脉转流
胸内气管手术中气管插管和肺通气方式的选择
2001年
目的 探讨胸内气管、隆突、支气管手术中气管插管和肺通气方式的选择。方法 ①气管插管: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选择经口和经术野两次插管法、双腔管和单腔管插管法。②肺通气方式:气管、支气管离断吻合期间选择单肺通气、双肺通气和双肺分别通气方法。连续监测MAP、HR、EKG、SpO2和PetCO2, 于麻醉前、诱导毕、气管支气管离断和呼吸道重建时查动脉血气。结果 30例胸内气管、隆突和支气管手术选择两次插管法8例、双腔管14例、单腔管8例。气管支气管离断时,单肺通气25例、双肺通气2例、双肺分别通气3例。监测MAP、HR、EKG 、PaO2、PaCO2、SpO2和PetCO2变化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胸内气管、隆突、支气管手术中,3种不同方式的气管插管和肺通气能有效建立和维护呼吸道通畅;3种不同的肺通气方式能满足各部位通气需求,其中单肺通气最为常用,而双肺通气和双肺分别通气更接近生理状态。
张健方能新李云芳曾一平吴蓉蓉戴秀萍
关键词:气管肿瘤气管内插管法肺换气
硬膜外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吗啡在开胸术后镇痛效应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国产持续输注器对不同配伍的吗啡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应。方法  6 0例全麻复合连硬外麻醉下行贲门食管癌、肺癌根治术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 3组 ,术后硬膜外输注吗啡、氟哌啶、布比卡因混合液 6 0ml。Ⅰ组 (2 0例 ) :0 0 5 g·L-1吗啡 +1 2 5 g·L-1布比卡因 +0 0 4g·L-1氟哌啶 ;Ⅱ组 (2 0例 ) :0 0 75 g·L-1吗啡 +1 2 5 g·L-1布比卡因 +0 0 4g·L-1氟哌啶 ;Ⅲ组 :0 1g·L-1吗啡 +1 2 5g·L-1布比卡因 +0 0 4g·L-1氟哌啶 ,输注速度 2ml·h-1,采用对比观察 ,记录术后 2 4、48、72h疼痛评分及镇静、瘙痒、恶心、呕吐评分。结果  2 4h时休息和咳嗽时VAS评分 3组无差异 (P >0 0 5 ) ,48、72h时休息和咳嗽时VAS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 (P <0 0 1) ,Ⅱ、Ⅲ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镇静评分Ⅲ组高于Ⅱ、Ⅰ组 ,3组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开胸术后硬膜外输注适当剂量吗啡镇痛效果佳 ,副作用少。
陈士寿赵庆戴秀萍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吗啡术后镇痛胸部手术
骨内输液在小儿大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89年
建立可靠、满意的输液通路是小儿大手术的先决条件。由于小儿肥胖、水肿、外周静脉萎陷、反复穿刺等因素,常给浅静脉穿刺造成困难,或输液针头太细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以至造成术中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笔者采用骨内输液代替静脉通路用于3岁以下小儿大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陈家骅戴秀萍苏瑜
关键词:骨内输液大手术儿童
罗哌卡因与利布混合液在臂丛麻醉中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在臂丛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40例行上肢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两组 ,每组 2 0例。RP组 :罗哌卡因组 ;LB组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混合液组。选择肌间沟入路 ,应用神经刺激仪进行臂丛神经定位 ,定位准确后注射局麻药 ,RP组给 0 375 %罗哌卡因 2 0~ 2 5ml,LB组给 1%利多卡因 -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2 0~ 2 5ml。监测SBP、DBP、HR、SPO2 、EKG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10min、30min、6 0min、术毕的SBP、DBP、HR、SPO2 ,采用 10cm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 ,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10min、30min、6 0min、术毕的VAS。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 10min、30min、6 0min、术毕的SBP、DBP、HR、SPO2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RP组和L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EKG未见异常改变 ;两组病人麻醉阻滞效果比较 ,在麻醉后 10min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它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 (0 375 %,2 0~ 2 5ml)在臂丛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及SPO2 无显著影响 ,同时有肯定的麻醉阻滞效果。
徐志荣李元海李磊戴秀萍
关键词:罗哌卡因臂丛麻醉血液动力学布比卡因
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及阿托品在麻醉术前用药的比较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长托宁和东莨菪碱、阿托品在全身麻醉术前用药对血压、心率、体温及腺体分泌影响的比较。方法成人全身麻醉病人45例,年龄17~68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各15例,术前分别静注长托宁1mg、东莨菪碱0.3mg、阿托品0.5mg,监测用药前和用药后10min、20min、30min的血压、心率、体温、SpO2的变化,观察口干、面色。结果长托宁对血压、心率、体温的影响明显低于东莨菪碱、阿托品(P<0.05)。结论长托宁在麻醉术前用药对血压、心率、体温的影响较弱,术前用药较东莨菪碱、阿托品更加平稳、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闵新康吴蓉蓉陈燃戴秀萍
关键词:长托宁阿托品术前用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科发展50年
本文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科发展50年进行了论述。文章对该院麻醉科概况、临床医疗、教学工作、科研与学位点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张健顾尔伟陈家骅方卫平吴蓉蓉戴秀萍苏榆
关键词:临床麻醉麻醉学科麻醉医学
文献传递
自制针具行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ombinedspinalepiduralanaesthesia,CSEA)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特点,以其SA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满意和EA的不受时间限制、可术后镇痛等优点近10余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1〕。作者自...
陈家骅汪先贵李云芳戴秀萍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