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群林

作品数:210 被引量:32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专利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机械工程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激光
  • 20篇合金
  • 19篇数控
  • 19篇激光焊
  • 16篇激光焊接
  • 14篇铣削
  • 13篇金属
  • 12篇电弧
  • 12篇火箭
  • 12篇航天
  • 10篇铝合金
  • 10篇接头
  • 9篇环缝
  • 8篇主轴
  • 8篇机床
  • 7篇龙门架
  • 7篇门架
  • 7篇焊缝
  • 6篇运载
  • 6篇运载火箭

机构

  • 198篇上海航天精密...
  • 8篇浙江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上海航天信息...
  • 1篇上海航天技术...
  • 1篇科德数控股份...

作者

  • 210篇成群林
  • 47篇李中权
  • 29篇李晓庆
  • 27篇赵赛
  • 27篇张小龙
  • 25篇姜恒
  • 22篇胡佩佩
  • 21篇姜勇
  • 20篇徐爱杰
  • 20篇曹雪峰
  • 19篇邓竹君
  • 18篇杨学勤
  • 18篇欧阳自鹏
  • 17篇赵耀邦
  • 15篇陈浩
  • 14篇何军
  • 14篇杨波
  • 13篇郭国强
  • 13篇吴建龙
  • 13篇徐兴中

传媒

  • 17篇航天制造技术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机床与液压
  • 4篇制造技术与机...
  • 4篇自动化仪表
  • 3篇工具技术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航空制造技术
  • 2篇第二届上海航...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中国激光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电焊机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航空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年份

  • 11篇2023
  • 10篇2022
  • 18篇2021
  • 12篇2020
  • 33篇2019
  • 16篇2018
  • 17篇2017
  • 24篇2016
  • 25篇2015
  • 16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Plasma-MIG复合焊送丝机构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Plasma-MIG复合焊送丝机构及控制方法,属复合电弧焊接过程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可编程控制装置同步控制焊枪远端和近端的两对送丝轮组,利用丝轮转向变化实现Plasma-MIG复合焊的无飞溅稳定起弧...
王学远杨学勤成群林刘森姜恒
文献传递
壳体激光复合焊接设备设计与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某发动机壳体为大长径比圆柱形薄壁壳体零件,采用旋压成型工艺加工时,内径误差较大、圆度差,焊接后产品精度要求较高。针对以上特点,研制激光复合焊接装备,提出大长径比高强钢壳体结构件多单元联动的激光复合焊接装备构架,揭示了激光功率、光丝间距、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开发了多系统协调控制的一体化控制软件,突破了旋压壳体零件高精度定位与装夹技术、分布式自适应自动撑圆技术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内径公差较大的大长径比旋压壳体零件装夹、定位、自适应撑圆难题,实现了高强钢壳体环缝激光复合自动焊接。
周愿愿袁桢棣李晓庆成群林张小龙胡佩佩
关键词:环缝
用于舱体非连续内型面加工的立式加工机床
本发明的用于舱体非连续内型面加工的立式加工机床,第一横梁与侧梁组滑动连接;第一X轴电机与第一横梁连接,驱动第一横梁在侧梁组上移动,实现X轴方向移动;第一YZ过渡组与第一横梁滑动连接;第一Y轴电机与第一YZ过渡组连接,驱动...
周愿愿成群林袁桢棣李晓庆平昊袁勇曹燕
文献传递
双电源Plasma-MIG焊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年
根据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的工作原理,以PLC为控制核心建立了双电源Plasma-MIG焊接系统,针对铝合金焊接过程中的小规范起弧问题提出了模式转化的起弧方法,以回路中等离子电流检测值Ip作为稳定性判据,在MFC平台下编写人机界面将控制系统集成,试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能够按照Plasma-MIG焊接时序实现对两台电源的协调控制,实现铝合金的高质量焊接。
王学远杨学勤成群林姜恒
EW75M镁合金铣削过程切削力试验研究
2012年
设计新型稀土镁合金EW75M(Mg-5.0Y-7.0Gd-1.3Nd-0.5Zr)的多因素正交切削实验,获得切削速度vc、每齿进给fz及切削深度ap三因素影响下的切削力参数,通过数据处理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切削力的数学模型,检验回归关系和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研究表明:ap和fz与切削力呈正相关关系,影响高度显著,vc对切削力的影响先正后负,在vc=400m/min附近出现"临界速度";在实际加工中可以通过提高主轴转速减小切深控制切削力。
王涛李乐洲成群林张评
关键词:镁合金切削力
基于绿色制造的金属切削用量的优化被引量:3
2001年
阐述运用绿色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对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重点探讨基于绿色制造的金属切削用量 (v,f,ap)在T ,Q ,C ,R ,E目标下的R ,E目标函数和优化模型 ,并对此模型进行分析 ,得到一种基于绿色制造的金属切削用量 (v,f,ap)
张华雷大江成群林谷士强
关键词:绿色制造目标函数金属切削加工
舱体非连续内型面数控铣削后置处理及其仿真验证
2017年
为了实现舱体非连续内型面结构的自动化加工,提高舱体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研究了非标准后置处理的坐标转换算法,设计了基于非标准数控铣削专用机床的后置处理系统并编辑了NC程序。仿真加工以验证后置处理系统的正确性与高效性,并针对机床结构特点和刀具干涉问题,对NC程序进行修改完善。经过对NC程序的修正,最终仿真结果表明NC程序有效可靠,使舱体数控铣削加工得以实现。
张维轩黎朝晖成群林张小龙金永乔沈义平
关键词:仿真验证
一种T型接头双侧InFocus电弧同步焊接方法
一种T型接头双侧InFocus电弧同步焊接方法,它涉及一种T型接头双侧InFocus电弧同步焊接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工件处理,夹具固定;二、保持InFocus焊枪与T型接头面板纵向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45°,与...
胡佩佩李中权成群林张小龙孙锡建雷正龙
文献传递
便携式氮气冲洗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决目前航天产品氮气冲洗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便携式氮气冲洗装置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触摸屏输入各项氮气冲洗工艺参数;通过Modbus通信协议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单片机;最终通过单片机实现电磁阀的自动控制和过程数据的采集,完成氮气冲洗工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体积轻便、操作简单、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姜恒陈先锋成群林曹雪峰孙晓凤邓竹君
关键词:自动控制C8051F040触摸屏MODBUS
荧光磁粉自动探伤检测彩色图像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磁粉自动探伤检测彩色图像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彩色CCD相机中提取原始彩色图像;步骤2,将原始彩色图像转换成波形图;步骤3,将目标荧光色值转换成目标像素值;步骤4,提取图像。与现有技术相...
吴远峰金翠娥刘颖卓成群林张小龙危荃何军陈浩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