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戎伟丰

作品数:127 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7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3篇色谱
  • 70篇相色谱
  • 62篇气相
  • 61篇气相色谱
  • 47篇色谱法
  • 45篇工作场所空气
  • 38篇气相色谱法
  • 31篇溶剂
  • 30篇溶剂解
  • 30篇溶剂解吸
  • 16篇色谱法测定
  • 15篇乙烷
  • 15篇活性炭管
  • 14篇化合物
  • 12篇气相色谱法测...
  • 11篇质谱
  • 10篇中毒
  • 9篇乙酸
  • 9篇职业卫生
  • 9篇丙烷

机构

  • 127篇广东省职业病...
  • 33篇广州市第十二...
  • 13篇广东药科大学
  • 12篇中山大学
  • 11篇广州市职业病...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东莞市职业病...
  • 3篇广州市天河区...
  • 3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广州市越秀区...
  • 2篇实验动物中心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127篇戎伟丰
  • 66篇吴邦华
  • 64篇何嘉恒
  • 41篇凌伟洁
  • 37篇蒙瑞波
  • 28篇吴川
  • 24篇林佐侃
  • 22篇阮小林
  • 21篇黄韬
  • 14篇张爱华
  • 12篇张子群
  • 9篇刘晓勇
  • 8篇黄汉林
  • 7篇刘移民
  • 7篇谢玉璇
  • 7篇董明
  • 7篇赖关朝
  • 7篇黄淑莲
  • 6篇殷霄
  • 6篇胡世杰

传媒

  • 85篇中国职业医学
  • 10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广东省职业健...
  • 4篇广东省职业健...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广东省劳动卫...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9篇2023
  • 7篇2022
  • 15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17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气中氯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氯苯类化合物是一类苯环上连有1~6个氯取代基且具有强烈气味的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包括一氯苯、二氯苯(包括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三氯苯(包括1,2,3-三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四氯苯(包括1,2,3,4-四氯苯、1,2,3,5-四氯苯、1,3,4,5-四氯苯)、五氯苯以及六氯苯共12种化合物[1].该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药、药物、染料和塑料等合成生产中.不同氯苯化合物理化性质不同,一氯苯、1,2-二氯苯、1,3-二氯苯与1,2,4-三氯苯主要以蒸气状态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而其余的1,4-二氯苯和1,2,3-三氯苯等8种氯苯类化合物主要以蒸气和气溶胶两种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氯苯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稳定,生物降解困难;具有亲脂性,可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作用蓄积于体内;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作用[2-5].目前,我国氯苯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均居世界第一,分别占全球总规模的74%和65%[6].该类化合物生产中常伴随熔融、氯化、蒸馏等高温工艺,使其常以蒸气态和/或气溶胶态广泛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7].而目前针对空气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检测,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本文对各类检测方法的采样介质、样品处理和样品检测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空气中12种氯苯类化合物的统一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佘媛媛吴邦华戎伟丰胡嘉雯何嘉恒蒙瑞波
关键词:氯苯类化合物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的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用二硫化碳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二氯甲烷质量浓度在2.20~8876.00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10mg/L,定量下限为0.40mg/L,最低定量浓度为0.09mg,/m^3(以收集4.5L空气计算)。本方法平均解吸效率为10I.9%~105.3%;批间精密度为1.0%~1.7%;当用100rag/50mg的活性炭管以0.025L/min流量采样或用200mg/100mg的活性炭管以0.050L/rain流量采样时,采样效率为98.8%~100.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15d。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的采样与检测。
戎伟丰何嘉恒凌伟洁黄韬丘静静吴川林佐侃
关键词:二氯甲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
酯化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一氯乙酸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尿样中一氯乙酸的酯化衍生-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在尿样中加入三氯化铁作为催化剂,在90℃水浴衍生反应后,尿中一氯乙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一氯乙酸甲酯,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直接用酯化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尿样中一氯乙酸在0.0000~2.832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1.04μg/L,定量下限为3.44μg/L (取尿样4.00 ml )。批内精密度为2.78%~5.99%,批间精密度为4.25%~6.91%;加标回收率为92.06%~100.32%;样品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7 d。结论该法步骤简单,试剂低毒安全,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尿样中一氯乙酸的痕量分析检测。
林佐侃黄汉林阮小林戎伟丰吴邦华陆婵
关键词:尿样一氯乙酸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硝基苯类化合物(NBCs)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其有硝基苯、二硝基苯、硝基甲苯等40种同分异构体,毒性大,难降解,对人类健康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对于空气中NBCs的检测,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与职业接触限值。在采样介质方面,针对蒸气态NBCs多采用固体吸附管进行捕集,针对蒸气态和气溶胶态共存的NBCs的采样多采用滤膜和固体吸附管串联。在检测方法上,常见的有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仪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法、离子迁移谱技术和其他一些快速响应的方法与技术也被应用于NBCs的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检测NBCs时,主要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检测器主要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实用性强、操作更便捷,并且能够对不同状态、多种NBCs同时采集与检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吴凡袁静胡嘉雯何嘉恒蒙瑞波吴邦华戎伟丰
关键词:硝基苯类化合物
1,2-二氯乙烷诱导SD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急性吸入染毒对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4只),雌雄各半。采用口鼻式动式吸入染毒法,低、高剂量组大鼠每天分别予剂量为600、1 800 mg/m^3的1,2-DCE染毒8 h,连续7 d,对照组大鼠予吸入新鲜空气。染毒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高剂量组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2E1氧化酶(CYP2E1)、乙醇脱氢酶1(ADH1)与乙醛脱氢酶3α1(ALDH3α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雄性高剂量组大鼠CYP2E1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雄性低剂量组和雌性高剂量组(P<0.05)。雄性低、高剂量组大鼠ADH1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雄性对照组(P<0.05),雄性高剂量组大鼠ADH1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雄性低剂量组和雌性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ALDH3α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1,2-DCE染毒可导致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表达增加,对雄性大鼠影响较雌性明显。
殷霄程浩钟怡洲郑杰蔚谢植伟曾丽海戎伟丰陆丰荣黄曼琪李国樑梁博萱江亮林莉黄建勋黄振烈
关键词:1,2-二氯乙烷吸入肝脏代谢酶
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甲基氯化锡职业接触限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制订三甲基氯化锡(TMT)的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接触限值。方法根据GBZ/T 210.1-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与TMT有关的毒理学、人群流行病学和国外职业接触限值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以276名职业性接触TMT的工人为接触组,以25名无职业性接触TMT的人员为对照组,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结合文献资料,通过以接触TMT但未发生中度低血钾的工人尿中TMT水平的90.0%医学参考值水平(内接触限值)推算工作场所空气中TMT的职业接触限值。结果美国以总有机锡(按锡计)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TMT的时间加权平均值为0.100 mg/m^(3),短时间接触限值为0.200 mg/m^(3);德国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TMT的最高工作场所浓度为0.005 mg/m^(3)。文献资料显示,TMT中毒的潜伏期多数为3~6 d,中毒早期主要症状为低血钾,其后可出现头痛、记忆力下降和攻击行为等神经精神症状。接触组工人个体接触TMT水平中位数(M)和第0~100百分位数(P0~P100)为8.35(<0.20~91.40)μg/m^(3);不同岗位工人个体接触TMT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破碎、制粒、押出和组装岗位。接触组工人尿中TMT水平M(P0~P100)为16.94(<0.50~591.14)μg/L。接触组工人个体接触TMT水平与尿中TMT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62,P<0.01)。接触组工人低血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6.1%vs 4.0%,P<0.05);但2组工人中度低血钾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vs 0.0%,P>0.05)。接触TMT但未发生中度低血钾工人尿TMT水平的90.0%医学参考值为89.90μg/L。结论为防止由TMT引起的急性低血钾损害,建议将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TMT的职业接触限值推荐为0.025 mg/m^(3),限值类型为最高容许浓度。
吴邦华戎伟丰张子群何嘉恒马安萍郑倩玲杨爱初赖关朝
关键词:三甲基氯化锡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容许浓度
血中四氯化碳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血中四氯化碳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方法血样经顶空前处理后,顶空气中的四氯化碳经DB-5MS弹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测定四氯化碳选择离子定量用117.0 m/z,确认用82.0、119.0 m/z。结果血中四氯化碳在3.19~191.4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24μg/L,定量下限为0.80μg/L,不同浓度的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2.3%~106.6%,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3.4%,批间RSD为4.0%~7.1%。样品在常温或4℃下可保存3天,在-8℃以下可保存7天。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干扰少,可作为职业中毒患者血样中四氯化碳的检测方法。
蔡小璇戎伟丰彭建梅唐斯叶立和李思燕钟苑琴张曼宇马争陈惠鹏
关键词:血样四氯化碳气相色谱-质谱法
1,2-二氯乙烷对大鼠血浆中MBP、NSE和S100蛋白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经口染毒对大鼠血浆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低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给予剂量0、27和79 mg/kg体质量的1,2-DCE隔日灌胃染毒,共4周。染毒后各组随机抽取8只存活大鼠(雌雄各半),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MBP、NSE和S100蛋白水平,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尿和血浆中1,2-DCE及其主要代谢产物2-氯乙酸、2-氯乙醛和2-氯乙醇水平;分离大鼠大脑和小脑,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和小脑组织中MBP表达情况。结果染毒期间,高剂量组大鼠染毒第3天出现活动异常,共死亡6只(雌性2只,雄性4只);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未见活动异常和死亡。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M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大鼠血浆中NSE和S100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尿中检出1,2-DCE和2-氯乙醇,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高剂量组大鼠尿中2-氯乙酸水平高于低剂量组(P<0.05),对照组大鼠尿中未检出2-氯乙酸;3组大鼠尿中均未检出2-氯乙醛,血浆中均未检出1,2-DCE及其3种代谢产物。大脑、小脑皮质和白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结构性异常,未见明显出血、水肿及坏死。在大鼠大脑侧脑室和小脑第四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中,相较于对照组,低剂量组MBP表达稍增强,高剂量组MBP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MBP可能在1,2-DCE的毒性作用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伍津宋向荣张爱华陈嘉斌林佐侃戎伟丰邓莹玉李宏玲蔡婷峰高洪彬黄曼琪殷霄
关键词:1,2-二氯乙烷髓鞘碱性蛋白S100脉络丛
便携式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快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六氟化硫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建立便携式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FTIR)快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六氟化硫(SF6)的方法。方法 采用便携式FTIR,选择 SF6的特征红外吸收波长10.708μm为吸收波长,泵入工作场所空气,直接读取红外吸收值。将便携式 FTIR检测结果与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本法对质量浓度为0.300~40.000mg/m3的 SF6标准气体最低检出浓度为 0.15mg/m3,准确度为 101.0% ~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 3.7% ~4.9%。本方法现场应用的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本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 SF6水平的现场测定。
吴邦华林佐侃吴川崔凡戎伟丰苏晓舟黄汉林
关键词:六氟化硫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的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采用活性炭管采集,甲醇 -二氯甲烷(5∶95,V/V)溶剂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 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结果 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在方法规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检出限均为0.50mg/L,定量下限均为2.0mg/L,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67mg/m3(以采集3.0L空气计)。9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的平均解吸效率为 89.1% ~107.2%,批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 1.0% ~5.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 7d。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醇醚酯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戎伟丰何嘉恒凌伟洁吴川林佐侃黄韬崔凡吴邦华
关键词:活性炭管气相色谱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