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铭泽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ARC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液压
  • 1篇液压成形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应力应变曲线
  • 1篇判据
  • 1篇厚壁
  • 1篇厚壁管
  • 1篇薄壁
  • 1篇薄壁管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6篇ARC压力容...
  • 3篇浙江省特种设...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郑津洋
  • 6篇朱国辉
  • 6篇徐铭泽
  • 5篇郭小联
  • 4篇刘富君

传媒

  • 2篇压力容器
  • 2篇机械强度
  • 1篇轻工机械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层管液压胀合的原理及力学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详细阐述双层管的液压胀合原理。根据对双层管分析的基本假设,研究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采用弹塑性理论,对双层管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讨论,并利用内外管周向应变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液压胀合的适用条件以及胀合液压力pi与残余接触压力p间的计算关联式。
刘富君郑津洋郭小联朱国辉徐铭泽
关键词:应力分析
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胀合液压力的大小在双层管液压成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准确地确定胀合液压力的工作范围至关重要。基于弹塑性理论,并结合试验研究,得到了胀合液压力与残余接触压力及外层管外壁环向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胀合液压力的工作范围及残余接触压力的试验值和理论计算符合良好,计算数据与试验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5.5%,为液压胀合双层管的工业生产和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刘富君郑津洋郭小联朱国辉徐铭泽
当量屈服强度法在双层管液压成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当量屈服强度法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双层管液压成形理论分析中,以内层管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计算过程相当复杂,很难得到准确的解析解且难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在总结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双层管液压成形的当量屈服强度法,给出了确定当量屈服强度的具体步骤。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理论计算的精度,与试验值符合良好,计算数据与试验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1.02%,为液压成形双层管的工业生产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张正潮刘富君郑津洋郭小联朱国辉徐铭泽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液压成形
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的试验研究
胀合液压力的大小在双层管液压成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准确地确定胀合液压力的工作范围至关重要。基于弹塑性理论,结合试验研究,得到了胀合液压力与残余接触压力及外层管外壁环向应力的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胀合液压...
刘富君郑津洋郭小联朱国辉徐铭泽
文献传递
适用于双层管液压胀合的当量屈服强度法被引量:1
2009年
胀合液压力的大小在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准确地确定胀合液压力的范围至关重要。文章在总结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双层管液压胀合的当量屈服强度法,给出了确定当量屈服强度的具体步骤。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理论计算的精度,与试验值符合良好,计算数据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96%~1.02%之间,为液压胀合双层管的工业生产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郭小联刘富君郑津洋朱国辉徐铭泽
双层管液压胀合的判据准则及分析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双层管液压胀合的成形质量取决于胀合液压力的大小,因此准确确定胀合液压力的范围对胀合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中通过对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中五种情况的受力分析,讨论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内外管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液压胀合的适用条件以及胀合液压力pi的工作范围。通过与已有文献的比较,得出的结论同时适用于内层管为薄壁管和厚壁管的情况。
刘富君郑津洋郭小联朱国辉徐铭泽
关键词:薄壁管厚壁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