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若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新生儿
  • 4篇肺炎
  • 3篇蛋白
  • 2篇血性
  • 2篇入院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菌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免疫球蛋白M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患儿
  • 2篇儿童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水解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肺炎

机构

  • 14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16篇徐若梅
  • 6篇王译
  • 5篇杜逸亭
  • 2篇林燕
  • 2篇陈凌梅
  • 2篇沈伟
  • 1篇姜春
  • 1篇左立旻
  • 1篇韦丽
  • 1篇夏万敏
  • 1篇蔡晓燕
  • 1篇姜舟
  • 1篇宋玲秀
  • 1篇邓孝智
  • 1篇鄢力
  • 1篇李淑蓉
  • 1篇李晓静
  • 1篇王次林
  • 1篇赖华
  • 1篇邹小蓉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3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8例应用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18例采用抗病毒颗粒口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d。结果儿感退热宁口服液临床疗效(91.53%)较抗病毒颗粒组(81.36%)明显,3d内退热稳定并不回升,且在退热时间、咳嗽、气急、咽部充血、肺部体征等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上明显优于抗病毒颗粒组(P<0.01)。结论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满意。
徐若梅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
拉萨地区新生儿黄疸病因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徐若梅迟永青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分析
镜像右位心1例被引量:3
2007年
患儿,女,生后3h,因“出生面色青紫3h”于2006年3月28日入院。患儿G2P2于2006年3月28日于家中旧法接生,38+周孕,胎膜早破24h,羊水有粪染,色黄(具体分度不详),出生后面色青紫1+min,经拍打足心后哭,Apgar评分不详,产前脐带绕颈2周,有无胎心减慢及宫内窘迫均不详,胎盘情况不详,患儿生后烦哭不安,难以安抚,面色青紫,无惊厥,无发热。胎龄39周。患儿父母均33岁,G1P1系一女,现9岁,体健。体格检查:足月儿貌,弹足一次哭,哭声欠响亮,
陈志平徐若梅杨胜
关键词:镜像右位心APGAR评分患儿父母胎膜早破脐带绕颈宫内窘迫
床旁肺超声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研究床旁肺超声(Lung ultrasonography,LUS)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4-6月临床确诊的65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住院患儿进行床旁LUS检查,将双侧前后胸壁以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及双乳头连线划分为12区,进行横向、纵向系统性扫查,观察胸膜线、A线、B线、肺实变程度及有无胸腔积液。结果 65例新生儿肺炎床旁LUS检查阳性率100%。主要超声征象为:65例均有肺实变、多区域多条B3线及(或)B7线;肺泡间质综合征45例、胸膜线异常59例、局限性胸腔积液12例。结论床旁LUS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及随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合理应用LUS检查可以减少新生儿及医务人员在X线下的暴露,避免辐射损伤。
金梅陈琳徐若梅张兴圆杨胜邹小蓉邓颖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抗凝血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正常新生儿生理性抗凝血因子的水平,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及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的活性和含量,α_2巨球蛋白(α_2-Macroglobulin,α_2-MG)的含量,并与成人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脐血中AT、PC、TFPI的含量和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成人水平(P<0.05)。α_2-MG的水平与正常成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α_2-MG正常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在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抗凝剂的应用中应引起注意。
徐若梅李晓静蔡晓燕邓孝智杜逸亭
关键词:新生儿抗凝血因子
新生儿肺炎85例痰细菌培养检测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痰细菌培养结果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负压吸痰,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63例(74.1%)为阳性结果,常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23.8%)、肺炎克雷伯菌(12.7%)、肺炎链球菌(12.7%)、金葡菌(7.9%)。药物敏感试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均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100%敏感;金葡菌及其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儿肺炎重要的病原检查手段之一。
鄢力徐若梅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痰培养药敏分析
成都地区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2~12岁儿童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9至10月间在成都市5个城区中抽取2个区的2个小学和2个幼儿园1600名2~12岁儿童,由专人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526份。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12.12h、10.42h和9.47h;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7.88%,其中打鼾为5.57%、喉头哽咽为1.25%、睡眠不安为7.86%、张口呼吸为4.59%、多汗为21.36%、肢体抽动为2.82%、磨牙为8.26%、梦呓为4.02%、梦游为0.2%、遗尿为1.95%、入睡困难为10.75%,部分症状的患病率男童高于女童,幼儿组高于其他组。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为与父母同房睡、患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花粉过敏和父亲打鼾等。结论成都地区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睡眠时间普遍较少。
王梅左立旻牛文琪王次林徐若梅宋玲秀韦丽李淑蓉
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研究
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克雷伯菌肺炎的药敏情况,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新生儿肺炎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选择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者作药敏及临床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率达100%,对近几年在新生儿较少用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80%~90%,而对常用的青霉素不敏感,对头孢菌素敏感率低,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有部分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耐药性强,对一般常用抗生素不敏感,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选择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
徐若梅林燕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肺炎克雷伯菌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与生后1年内下呼吸道感染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生后1年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BPD患儿生后1年内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资料。结果7例BPD患儿生后1年内再入院18次,平均(2.97±0.97)次,再入院平均住院时间(16.1±10.1)d;18次入院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喘息14例次。结论BPD增加了生后1年的再入院风险,再入院时间长,BPD增加了生后1年下呼吸道感染风险。
林燕赖华徐若梅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再入院下呼吸道感染
联合测定免疫球蛋白M和髓过氧化物酶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in,Ig)M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联合测定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入本院后,血、尿、脑脊液和脐部分泌物培养经细菌学检测呈阳性的足月新生儿25例纳入感染组,选取同期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无细菌感染征象的足月新生儿25例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比浊法和比色法测定两组患儿血清中IgM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感染组(第1次血样标本采集)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gM和髓过氧化物酶值分别为(0.51±0.14)g/L和(0.57±0.11)△A/min及(0.24±0.14)g/L和(0.17±0.08)△A/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后(第2次血样标本采集),血清中IgM和髓过氧化物酶值分别为(0.64±0.13g)g/L和(0.25±0.09)△A/min,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IgM与髓过氧化物酶联合测定,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徐若梅杜逸亭沈伟姜春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M髓过氧化物酶细菌感染新生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