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昔保

作品数:44 被引量:53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生态
  • 9篇生态系统
  • 9篇太湖
  • 9篇土地利用
  • 9篇流域
  • 8篇太湖流域
  • 8篇湖流
  • 8篇城市
  • 7篇生态系统服务
  • 7篇长江
  • 5篇经济带
  • 5篇长江经济
  • 5篇长江经济带
  • 5篇城市土地
  • 5篇城市土地利用
  • 4篇生态保护
  • 4篇农田
  • 3篇稻麦
  • 3篇稻麦轮作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兰州大学
  • 6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长江水资源保...

作者

  • 44篇徐昔保
  • 20篇杨桂山
  • 5篇张建明
  • 5篇孙小祥
  • 4篇李恒鹏
  • 3篇李景宜
  • 3篇徐昔保
  • 2篇苏伟忠
  • 2篇陈爽
  • 2篇梁双波
  • 2篇欧维新
  • 2篇段学军
  • 1篇祁永安
  • 1篇聂小飞
  • 1篇徐力刚
  • 1篇年雁云
  • 1篇王晓龙
  • 1篇肖飞
  • 1篇袁丰
  • 1篇常志州

传媒

  • 7篇长江流域资源...
  • 6篇生态学报
  • 4篇湖泊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湿地科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环境生态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保护与发展近30年基本态势、面临挑战与协同治理被引量:5
2022年
长江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借助近30年社会经济统计与水文、水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专题研究基础数据,客观分析了近30年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促进长江保护与发展协同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长江流域近30年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全国地位显著提升,区域发展差距基本稳定,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加;(2)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而节能降耗与一体化发展水平亟待提高;(3)长江保护与发展主要面临权衡矛盾日益凸显,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缺乏统筹,水环境、水生态与水灾害问题突出,管理缺乏有效的协同等4个方面的挑战;(4)建议从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的流域综合管理决策机制、统一的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和风险应急管理体系、多层级生态保护和空间开发管控机制、市场化双向补偿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制度等4个维度构建协同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
杨桂山徐昔保徐昔保
关键词:协同治理
生态敏感性评估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1
2024年
生态敏感性评估是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潜在风险进行的预测与分析,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依据。以“生态敏感性”和“ecological sensitivity”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生态敏感性评估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总结,讨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生态敏感性研究提出展望。结果表明:生态敏感性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不同尺度生态敏感性评估与时空演变格局2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生态敏感性被广泛应用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区划、生态修复、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等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实践。未来研究需重点加强生态敏感性影响因子遴选、不同尺度评价方法以及敏感性分区阈值方法的研究。
安阳徐昔保李景宜杨正忠任冲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生态修复CITESPACE
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23年
生态系统服务流是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方式,在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从自然生态系统流向人类社会的动态过程中具有明晰服务质量、方向和分布特征的重要作用。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内涵、理论框架、模型和应用视角出发,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筛选的183篇SCI论文和3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总结相关模型与方法的适用性及案例应用,探讨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重点。目前,在服务流概念探讨、模型方法应用、服务流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估、生态补偿修复和安全格局优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通用框架探索、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选择、多尺度研究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未来需加强生态系统服务流在生态保护实践与政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立足通用研究框架构建、模型开发与关键参数率定、重点区域和多时空尺度研究以及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等方面,为区域生态保护与管控政策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杨正忠徐昔保李景宜梁彩萍
关键词:生态模型CITESPACE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探讨——以长三角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研究目的:生态保护红线正处于评估与优化阶段,尝试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提出简便且易操作的优化指标与阈值。研究方法:InVEST,CASA和RUSLE模型,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突变检验。研究结果:(1)长三角地区破碎度持续增加导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净初级生产力(NPP)4类生态系统服务呈显著下降趋势,存在4个以上的显著下降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破碎度优化阈值为0.2;(2)长三角地区连通度指数持续增大显著提升4类生态系统系统服务,存在3个以上的上升趋势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连通度优化阈值为90;(3)基于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优化阈值,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约17.25%的面积需优化,其中生态系统完整性不满足的占9.01%,生态系统连通性不满足的占0.02%,两者均不满足的占8.22%。研究结论:(1)建议将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完整性与连通性的优化指标与阈值;(2)未来应加强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完整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弹性等多维度筛选关键表征指标,利用更多的景观指数及不同的阈值设定方案,建立一套更加系统科学、可操作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指标体系。
徐昔保徐昔保杨桂山
关键词:突变分析
1955~2019年博斯腾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利用1955~2019年连续观测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估算博斯腾湖水资源供给、鱼类供给、洪水调蓄、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研究结果表明,1955~2019年博斯腾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波动变化在1736.55×10^(8)~2422.92×10^(8)元/a之间,其最大值出现在2002年,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淡水产品、大气调节、原材料供给、水资源供给、休闲娱乐、水质净化服务价值依次减小;博斯腾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为博斯腾湖水位、蒸发量、鱼类产量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采收量。
禹泽龙徐昔保李景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经济价值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利用250m的MODIS-NDVI月值数据,通过适当改进CASA模型和野外生物量采样调整最大光能利用率参数,结合1980S、2000年、2005年和2007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模拟太湖流域2000年-2007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研究表明:太湖流域NPP从2000年的16.4TgC减少到2007年的14.2TgC,减少2.2TgC,相当于燃烧140×104t标准煤释放的CO2;空间分布上,流域内除长兴和德清NPP呈增长趋势外,其他县市NPP都呈减少趋势,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北部与东部快速城市化扩展区域;城市化快速扩展是影响太湖流域NPP减少的主导因素,土地整理和油菜/小麦种植比例下降有助于增加流域NPP;退耕还林短期内降低了相应区域的NPP,但长期趋势有助于增加流域NPP,而渔业养殖发展和耕地复种指数下降减少流域NPP。
徐昔保杨桂山李恒鹏
关键词: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净初级生产力CASA模型
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年
生态修复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解决环境污染、恢复自然生态平衡的过程,从提出“生态修复”这个概念至今,国内外学者及科研机构已有大量工作和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核心数据库,筛选SCI论文216篇和中文核心231篇,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生态修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应用案例、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修复研究主题从最开始的单一生态系统逐渐转向多维度耦合,研究方法也从人工干预修复向近自然修复手段发展;2)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均有各自的生态修复方法,缺点是修复方式单一、缺乏对整体生态系统效应的研究;3)生态修复主要存在缺乏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恢复措施,缺乏多维度、多类型、多方式组合的综合治理与修复方案、理论研究未与实践相结合等问题。未来研究重点应从整体性角度推进生态修复研究,开展多要素协同生态修复实践工程,发展更多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多对象、多尺度的生态修复。
李志国徐昔保李景宜林瑒焱任冲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退化
三峡库区1980~2005年农业用地氮平衡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三峡库区分区县农业统计资料,对OECD土壤表观氮平衡模型进行适当改进,计算分析三峡库区1980-2005年农业用地氮平衡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80-2005年库区氮总输入和总盈余量呈显著增长趋势,分别从23.4万t和14.4万t增长到45.6万t和30万t;氮总输出量1980-1995年呈增加趋势,从9.0万t到16.7万t,1995年后基本保持稳定趋势;单位面积氮盈余量1980-1998年总体呈持续增加趋势,从133.4 kg/hm^2增长到310.3 kg/hm^2,1998年后逐步趋向稳定,但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性增强,主要集中在库中和库首区县,与库区移民数量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氮输入贡献主要来源于化肥、牲畜粪便、人粪尿和生物固氮,累计占总输入90%以上;1995年前库区氮平衡变化主要受国内大量使用化肥宏观环境影响,1995年后受水库淹没和移民影响较大,但其具体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分析;建议考虑适当发展副业、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或进行生态移民等措施减少氮排放量.
徐昔保杨桂山李恒鹏
关键词:三峡库区氮平衡农业用地
基于3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被引量:47
2005年
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 ,可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确定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 ,探讨利用 3S技术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 ,分析各功能区的主要特征。
徐昔保张建明祁永安年雁云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恢复
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区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基于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法,分析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区不同植茶年龄(3、9和20 a)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最大碳通量达-1.10 mg·m-2·s-1,晴天为碳吸收,阴天以碳排放为主;采茶使3—4月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降低,对9、20 a茶园影响较大,修剪使5—9月3、9 a茶园碳通量趋于一致,固碳能力大幅下降;茶园生态系统是显著的大气碳汇,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为-304.04 g C·m-2,固碳能力与林地相当,其开发利用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碳汇减少。
孙小祥杨桂山徐昔保
关键词: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太湖流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