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漭

作品数:62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标准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5篇病理
  • 13篇动物
  • 12篇肿瘤
  • 8篇实验动物
  • 8篇病理学
  • 7篇免疫
  • 6篇淋巴
  • 6篇比较组织学
  • 5篇血管
  • 5篇原发性
  • 5篇小鼠
  • 4篇动脉
  • 4篇动物模型
  • 4篇乳腺
  • 4篇缺氧
  • 4篇缺氧性
  • 4篇缺氧性肺动脉
  • 4篇缺氧性肺动脉...
  • 4篇文献复习

机构

  • 56篇成都军区昆明...
  • 6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昆明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动物有限公司

作者

  • 62篇徐文漭
  • 33篇李霞
  • 23篇王媛媛
  • 22篇李涛
  • 19篇杨举伦
  • 15篇戴芳
  • 13篇赵玺龙
  • 12篇王力
  • 10篇崔静
  • 10篇蔡琳
  • 10篇杨丽琳
  • 9篇黎贵芸
  • 8篇王丽
  • 6篇潘鑫艳
  • 6篇汪盛贤
  • 6篇赵稳兴
  • 6篇李学锋
  • 5篇简燚
  • 5篇宋蜀伶
  • 4篇陈易华

传媒

  • 7篇西南国防医药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解放军医药杂...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实验动物与比...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微循环技术杂...
  • 2篇中国微循环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5
  • 4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2014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不同发展阶段的乳腺病变组织24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免疫组化染色En Vision法检测EBV DNA、RNA、蛋白质水平,分析EBV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标记246例乳腺病变均未检测到EBV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PCR法在乳腺癌(12/23)、原位癌(0/10)以及乳腺良性病变(0/15)中检测到EBV DNA,但用地高辛标记的EBV DNA探针对4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包括PCR扩增阳性的12例乳腺癌标本)进行ISH检测,在癌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和间质淋巴细胞内均未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采用LCM PCR检测12例PCR扩增阳性和12例阴性乳腺标本的乳腺上皮细胞和间质淋巴细胞,在12例PCR阳性标本的间质细胞中扩增出EBV DNA,癌组织中未检出EBV DNA。用EBV RNA探针和ISH方法在75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BER表达。结论在该文选择的标本中,乳腺癌发生、发展与EBV感染无关。
潘鑫艳王靖彦黎贵芸徐文漭王丽宋蜀伶杨举伦
关键词:乳腺肿瘤EB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阴茎分裂痣1例被引量:2
2014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9岁。因包皮、龟头起黑斑1年余于2014年3月18日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阴茎包皮及龟头处各有一黑色斑片.无特殊不适症状,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因恐有恶变来诊。既往体健,工作及生活环境无特殊.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杨玲戴荣琴许速徐文漭
关键词:阴茎包皮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不适症状皮损面积龟头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SD大鼠和KM小鼠血液指标参考值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将2 w龄SD大鼠和KM小鼠各60只按饲养地区分为亚高原组(海拔1890 m)和平原组(海拔540 m),分别于4、6、10 w龄时检测血液常规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取得亚高原组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学指标均值;亚高原组不同周龄和性别的SD大鼠和KM小鼠的RBC、WBC和WBC分类计数呈规律性变化:6 w龄时RBC和WBC随周龄增加而增加,10 w龄时下降;6 w龄时WBC分类计数以嗜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10 w龄时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两组同周龄、同性别大鼠和小鼠Hb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确定了亚高原地区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学常规指标数据库,为该地区生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亚高原地区KM小鼠和SD大鼠标准化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徐文漭王媛媛黎贵芸李涛蔡琳王力崔静李霞
关键词:亚高原SD大鼠KM小鼠血液指标
亚高原地区大、小鼠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SD大鼠和KM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确立参考值。方法将2 w龄SD大鼠和KM小鼠各60只,按饲养地区分为亚高原组(海拔1890 m)和平原组(海拔540 m),分别于4、6、10 w龄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血糖的差异。结果取得亚高原地区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均值。亚高原组的肝功能指标普遍高于平原组,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的改变为主(P<0.05);亚高原组肾功能指标也高于平原组(P<0.05),特别是习服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亚高原组血脂指标高于平原组(P<0.05);除平原组雄性KM小鼠血糖(GLU)高于亚高原组(P<0.05)外,其余亚高原组大、小鼠GLU均高于平原组(P<0.05)。结论建立了亚高原地区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和KM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库,为该地区生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亚高原地区KM小鼠和SD大鼠标准化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徐文漭王媛媛黎贵芸李涛蔡琳王力崔静李霞
关键词:亚高原SD大鼠KM小鼠生化指标
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实验恒河猴肠道病理改变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人工饲养条件下实验恒河猴肠道病理改变,探讨实验猴肠道疾病分布规律和病理改变特点,丰富实验猴自发病变基本研究资料。方法对1998~2008年云南地区饲养的自然死亡的155只恒河猴(年龄2~20岁)的肠道进行病理检查,按年龄分为幼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5例恒河猴中58例检出肠道病变,有慢性肠炎、急性肠炎、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穿孔、寄生虫共8种主要病变,出现率最高的为急性肠炎(20.00%)。实验猴不同年龄组肠道病变类型分布基本相同,肠道病变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实验猴肠道病变检出率较高,急性肠炎是实验猴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实验猴肠道病理改变随年龄增长而病变加重。对实验猴饲养和研究时,应重视肠道病变因素,尤其是急性肠炎。死亡实验猴肠道病变研究对实验猴的质量控制和相关动物实验有重要指导价值。
赵玺龙杨举伦宋蜀伶徐文漭潘鑫艳黎贵芸李锋
关键词:恒河猴肠道病理尸检人工饲养
腕关节结核性滑囊炎伴“米粒小体”形成1例被引量:10
2012年
患者男性,39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腕部及手掌红肿伴疼痛性小肿块,自行用针刺破肿块后有清亮或脓性液体流出。遂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后肿块再次长大,并伴有左手指麻木,于2011年1月到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专科检查:左手腕部内侧可见鸡蛋大小肿块,
徐文漭李霞王媛媛赵玺龙戴芳
关键词:腕关节结核滑囊炎病例报道
六种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比较组织学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6种常用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差异.方法 选取猕猴30只、昆明小鼠20只、SD大鼠20只、日本大耳白兔18只、比格犬16只、树鼩20只.除昆明小鼠采用颈椎脱臼致死外,其余动物经静脉麻醉后放血处死,行病理解剖完整取出心脏及部分血管,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固定,玻璃容器密闭保存.对心脏及血管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HE制片及染色,同时行必要的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心脏及血管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异同.结果 (1)6种实验动物心脏结构无明显差异,唯有心肌细胞形态上有所差异;(2)6种实验动物心脏间质内胶原纤维沉积情况有差异;(3)6种实验动物的心肌纤维间营养血管分布情况有差异;(4)6种实验动物大动脉血管结构无明显差异,但中膜厚度及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量有差异.结论 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的比较组织学研究结果为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作基础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照依据.
王媛媛徐文漭李霞李涛戴芳杨举伦宋蜀伶刘强高
关键词:实验动物猕猴比格犬树鼩比较组织学
妊娠期乳腺癌五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2011年收治的5例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理分型均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伴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呈ER、PR、cerbB-2低表达。结论妊娠期乳腺癌是特殊类型乳腺癌,高淋巴结转移率及免疫组化非激素依赖型均提示预后较差。
李涛胡奇婵杨丽琳戴芳徐文漭王力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猴动物模型在内分泌及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2011年
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是极其珍贵和重要的实验动物,其应用价值远超过其他种属的动物。灵长类动物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与人类的遗传物质有75%~98.5%的同源性,显示了许多相似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成为解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徐文漭王媛媛蔡琳李霞
关键词:实验猴动物模型内分泌疾病
左腓骨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特征的成骨细胞型骨肉瘤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性,13岁。1年前外伤后出现左腓骨头处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当地医院行x线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保守治疗后患肢疼痛改善不明最并有加重。2013年12月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以“左腓骨上段骨肿瘤”收入院。查体:跛行入科.左小腿上段肿胀明显,局部皮肤稍红,皮温稍高,无破溃、出血及渗出,纵向叩击痛(+),远端肢体感觉、血运可,踝关节不能背伸,足背动脉博动可触及,但较弱。
徐文漭蔡琳李玲王媛媛黎贵芸潘鑫燕李霞
关键词:毛细血管骨肉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