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幽琼

作品数:62 被引量:26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膳食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细胞
  • 6篇激素
  • 5篇毒性
  • 5篇血压
  • 5篇饮用
  • 5篇饮用水
  • 5篇影响因素
  • 5篇烹调
  • 5篇烹调油
  • 5篇烹调油烟
  • 5篇卵巢
  • 5篇患病
  • 5篇检出
  • 5篇检出率
  • 5篇儿童
  • 4篇膳食结构
  • 4篇生活饮用

机构

  • 39篇福州市疾病预...
  • 3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4篇福建省福州市...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福建省药品检...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56篇徐幽琼
  • 20篇张晓阳
  • 16篇郑能雄
  • 8篇王春兰
  • 8篇李红
  • 7篇林华影
  • 6篇柯华
  • 6篇张文昌
  • 6篇林侃
  • 5篇陈国兴
  • 5篇肖明发
  • 5篇刘建华
  • 4篇许榕仙
  • 4篇汪家梨
  • 4篇张琼
  • 3篇盛丽娜
  • 3篇李一丹
  • 3篇周权
  • 3篇林瑶
  • 3篇曹祥玉

传媒

  • 5篇职业与健康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慢性病学杂志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校医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9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福州市中心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福州市中心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现况及影响因素,为M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对2017-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中心城区开展MS现况调查,最终有15260人纳入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检测血压、血糖、血脂。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MS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市中心城区居民MS患病率为33.23%(5071/15260),标化患病率为25.82%(3940/15260)。男性MS的患病率为38.72%(2186/5646),女性为30.01%(2885/9614),男性MS的患病率高于女性(χ^(2)=121.604,P<0.01)。随着年龄增加MS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χ^(2)_(趋势)=504.302,P<0.01)。在MS各组分中,标化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48.44%)、高TG(36.07%)、高血糖(32.84%)、中心性肥胖(30.35%)、低HDL-C(1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 R=0.827,95%C I:0.761~0.89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 R=0.873,95%CI:0.810~0.942)、有医保(O R=0.681,95%CI:0.609~0.763)与MS患病低风险相关(P均<0.01);高年龄(O R=4.169,95%CI:3.365~5.166)、家庭年收入≥5万元(O R=1.211,95%CI:1.120~1.310)、吸烟(O R=1.249,95%CI:1.111~1.404)、饮酒(O R=1.294,95%CI:1.129~1.483)与MS患病高风险相关(P均<0.01)。结论福州市中心城区居民MS患病率较高,男性、高年龄、高家庭年收入、低文化程度、无医保、吸烟、饮酒为MS的高危因素。
陆璐李红徐幽琼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患病率
烹调油烟对女工生殖健康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烹调油烟对女工的生殖健康影响。方法采用生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统一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表,随机抽取某几个社区女性厨师152名为接触组,选择该几个社区人群(在家没有煮饭的女性)608名作为对照组。结果接触油烟组女工腹痛、嗜睡失眠、恶心、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妊娠剧吐、自然流产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生儿先天畸形、早产、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儿检出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烹调油烟对女性生殖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林权惠徐幽琼陈国兴游凯琳郑能雄
关键词:烹调油烟女性生殖
福州市生活饮用水有机提取物遗传毒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福建省福州市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体外遗传毒性。方法随机选择福州市5个区县(市)(分别为A区、B市、C区、D县、E市)各1家水厂,采集出厂水和水源水各200L,经XAD-2树脂柱收集其中的有机物,采用体外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和体外微核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测定O live尾矩发现B、D和E出厂水3个高剂量组[B:(1.321±0.50)、(1.310±0.82)、(1.209±0.74)μm;D:(1.297±0.48)、(1.289±0.76)、(1.235±0.69)μm;E:(1.553±0.65)、(1.534±0.68)、(1.507±0.73)μm]及D和E水源水最高剂量组[(1.111±0.53)、(1.225±0.64)μm]均高于阴性对照组[(0.530±0.22)μm],(P<0.05或P<0.01);体外微核试验计算微核率(‰)发现B、D、E出厂水和E水源水3个高剂量组[B:(32.667±11.02)、(30.00±10.00)、(26.833±10.17);D:(31.833±5.19)、(30.167±5.71)、(26.667±5.50);E出厂水:(34.00±7.40)、(31.00±7.46)、(27.50±8.64);E水源水:(30.00±9.88)、(29.50±9.71)、(25.50±9.73)]及D水源水前2个高剂量组[(27.167±6.59)、(25.667±7.03)]均高于阴性对照组(14.833±7.70),(P<0.05或P<0.01)。结论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和出厂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
郑能雄王春兰徐幽琼林华影柯华林侃肖明发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有机提取物
福州市疾病控制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慢性病防治资源配置和防控能力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福州市辖区所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13家(1家市级、5家区级和7家县(市)级),对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能力调查福州市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州市13家疾控中心中,30.77%成立了以慢性病防控为主要职责的科所。仅有开展慢性病示范区创建的两个县(市)区各级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现行的慢性病防控相关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3家疾控中心与媒体合作过;在卫生领域内,3家疾控中心与统计健康教育机构等相关机构有合作;在非卫生领域,仅1家疾控机构与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财政部门有合作。市级慢性病工作经费占本级工作总经费的47.01%,县(市)区级慢性病工作经占本级工作总经费3.92%。慢性病防控工作在人员占全部在岗人员总数的4.01%,其中有执业资格的占83.87%,预防医学专业占64.52%;学历以本科比例最高,占64.52%;职称中级比例最高,占58.06%;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比例最高,占61.29%。84.62%和61.54%的疾控中心分别开展了死因监测和恶性肿瘤病例报告。69.23%的疾控中心危险因素干预项目均是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69.23%的疾控中心参与对本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的考核或评估。结论建议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制定慢性病相关规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能力。
刘建华郑能雄徐幽琼
关键词:慢性病
肥胖和代谢因子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前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2023年
目的评估肥胖和代谢因子在高尿酸血症(HUA)与高血压前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5个区(县)30个镇(街)90个村(居委会)共9 399人, 最终纳入研究4 754人。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UA与肥胖和代谢因子的关联,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肥胖和代谢因子与高血压前期的关联, 采用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肥胖和代谢因子对HUA与高血压前期相关性的中介效应。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 HUA与TC、TG、HDL-C、LDL-C、BMI、腰围、肌酐、尿素氮均显著相关(P<0.001);HUA、腰围、BMI和TG与高血压前期均显著相关(P<0.001);腰围、BMI和TG对HUA与高血压前期的关联均有中介效应, OR值(95%CI)分别为1.018(1.007~1.027)、1.010(1.002~1.018)、1.010(1.003~1.017)(P<0.001), 中介比例分别为7.76%、4.31%和4.31%;TC、HDL-C、LDL-C、肌酐和尿素氮对两者关联无中介效应(P>0.05)。结论腰围、BMI和TG在HUA与高血压前期的关联中均存在中介效应, 对于一般人群而言, 应当控制体重、腰围和高脂饮食, 以降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
黄鑫峰何青施欢欢胡海平陆璐黄若酩张晓阳张晓阳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高尿酸血症肥胖代谢因子
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后的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的2019年和2020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感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的2019年和2020年流感发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福州市流感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2019年福州市共报告流感病例3516例,发病率为48.30/10万。2020年共报告病例数1522例,发病率为20.74/10万,病例数下降56.7%。2019年福州市流感高峰在12月份,发病率为12.79/10万;而2020年12月未出现明显的流感高峰,呈较低的发病水平,发病率为1.02/10万。与2019年相比,2020年福州市各县(市)区流感发病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流感男性比例低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5)。2020年小年龄组(<15岁)构成比显著低于2019年,而大年龄组(>60岁)构成比则高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94,P<0.05)。流感病例职业中,虽然均以散居、托幼儿童和学生为主,但2019年和202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190,P<0.05)。2019年和2020年流感优势毒株均为H3N2亚型,但2020年的流感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845,P<0.05)。结论福州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针对以学校为主的重点公共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同时加强防控宣传教育和流感疫苗接种,流感发病率显著降低。
郑霄雁陈敏红徐幽琼周权张晓阳
关键词:疫情防控流行性感冒
2021年福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促进学生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共1496名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视力、龋齿的调查。采用χ^(2)检验和Mantel-Haenszelχ^(2)检验分别进行率、构成比、趋势分析。结果2021年,福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视力不良和龋患率依次为5.4%、30.5%、60.4%、50.3%。男生超重肥胖率较女生高(χ^(2)=31.90,P<0.001),女生视力不良率较男生高(χ^(2)=8.70,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乡镇学生超重肥胖率(χ^(2)=4.75,P=0.029)和龋患率(χ^(2)=10.09,P=0.001)均较城区高,城区学生营养不良率(χ^(2)=7.66,P=0.006)和视力不良率(χ^(2)=11.43,P=0.001)均较乡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较中学生高(χ^(2)=5.78,P=0.016),中学生视力不良率较小学生高(χ^(2)=36.2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21年,福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视力不良和龋齿问题并存,应及早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其成年后疾病的发生发展。
廖静岚卢晨霞徐幽琼江智信陆璐
关键词:超重肥胖视力不良龋齿
福州市城乡居民冠心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冠状动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防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地区城市(台江区)与农村(闽侯县)各2家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或卫生院),选取2017年在社区(卫生院)登记建档且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48例为病例组,同期参加体检健康居民(无冠心病)748例为对照组,收集人群健康档案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城市居民知晓率、介入治疗率、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79.5%vs.59.7%;60.7%vs.43.6%;73.5%vs.65.7%;P均<0.01);病例组居民冠心病知晓率、吸烟率、口味重咸、睡眠时间<6 h、睡眠质量差、生活紧张、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比例、白细胞≥9.5×109/L、肌酐≥115μmol/L、尿素氮≥8.3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总胆固醇≥5.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居住地区CO平均浓度≥0.7 mg/m3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例组的饮酒率、有开抽油烟机、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血红蛋白≥150 g/L、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直接胆红素≥7.1μmol/L的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吸烟、睡眠时间<6 h、睡眠质量差、生活紧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化血红蛋白≥6.5%、居住地区CO平均浓度≥0.7 mg/m3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饮酒、ApoA1/ApoB≥1、Tbil≥17.1μmol/L与冠心病成负相关。结论福州市城市居民冠心病知晓率、介入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冠心病与生活方式、居住环境、遗传疾病史等密切相关。
傅发源徐幽琼曹祥玉李红张晓阳
关键词:城乡居民冠心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福州市台江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台江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2019年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有15283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研究对象范围,研究对象有完整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利用SPSS软件分析心血管病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市台江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和吸烟率分别为52.31%、27.06%、19.53%、47.37%和12.10%。有79.51%成年人具有≥1种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50.51%的成年人存在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和吸烟率高于女性,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呈现升高的趋势(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408,95%CI:0.369~0.451)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低于男性,而随着年龄(45~54岁:OR=2.705,95%CI:2.183~3.352;55~64岁:OR=6.875,95%CI:5.595~8.448;65~75岁:OR=11.846,95%CI:9.562~14.676)的增长,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明显提高;文化程度(OR=0.839,95%CI:0.762~0.923)高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更低。结论35~75岁人群中,仅20%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50%以上存在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应针对男性、高年龄、文化程度低的居民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陆璐李红黄若酩廖静岚徐幽琼
关键词:心血管病
2017年福州市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和分布情况,为基层开展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福州市辖内12个县(市、区)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水碘调查,并对水碘中位数≥10μg/L的乡镇开展行政村级水碘调查,按照不同供水方式(集中供水、混合供水和分散供水)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末梢水水样并测定水碘含量,水碘含量<10μg/L为外环境缺碘;对不同地区、不同供水方式和不同水源类型的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对12个县(市、区)的172个乡镇进行了调查,采集并检测水样1630份,水碘中位数为2.8μg/L,范围为0.0~130.3μg/L;在乡镇水平上,水碘中位数范围为0.4~11.2μg/L;在≥10μg/L的4个乡镇共调查了75个行政村,水碘中位数范围为0.5~19.8μg/L;在县(市、区)水平上,水碘中位数均<10μg/L。其中,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0、4.0μg/L,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70,P<0.01);集中供水、混合供水和分散供水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4.1、2.7、3.4μ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38,P<0.01);地表水和井水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4、3.1μg/L,不同水源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P<0.01)。结论福州市外环境缺碘普遍存在,不存在水源性高碘分布。要加强碘缺乏病的监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曹祥玉张晓阳徐幽琼张琼
关键词:饮用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