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怀柔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孕期健康教育影响母亲的婴儿睡眠照护知识和行为状况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孕期孕妇接受婴儿睡眠健康教育,对促进出生后婴儿睡眠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城区、近郊、远郊各两家有孕妇学校的妇幼保健机构,在2015年开展婴儿睡眠健康教育课程,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5日期间调查在以上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1月龄孩子家长1009人,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妈妈孕期上课及婴儿睡眠情况,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将调查对象按照是否在孕期参加过孕妇学校睡眠课程分为孕期上课组、孕期未上课组两组人群,在妈妈学历、抚养方式、婴儿性别和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家长在孕期参加过睡眠课程的,在产后被调查的时候,睡眠知识回答正确率43.8%,高于未上课组的正确率36.7%(P<0.05)。上课组记录婴儿睡眠(26.5%)、呼吸(35.7%)、大小便(70.0%)、奶量(61.0%)等发育细节方面,好于未上课组(17.7%、16.1%、20.0%、60.8%、50.4%、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课组在树立宝宝固定睡眠仪式(68.5%)、营造睡眠环境(52.1%)、调整适宜房间温度(80.8%)、在孩子动眼睡眠时能够正确处理(66.1%)方面,都好于未上课组(42.8%、41.7%、71.2%、5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问题方面,经常发生至少一种睡眠问题(入睡困难、睡眠节律紊乱、张口呼吸、打鼾)的比率,上课组11.9%,小于没有上课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开展婴儿睡眠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家长的相关知识,树立婴儿睡眠健康行为,是提高出生后婴儿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 刘佳游川刘军邢娟陈彤颖席雪彭燕梅刘凤林朱永霞门磊
- 关键词:孕期健康教育
- 北京市怀柔区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方法 2009年对怀柔区25个幼儿园的4~6岁儿童共3 829例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结果视力低常患病率11.33%。视力低常与年龄相关,5岁最高。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表明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
- 赵玲靳扬扬李冬彭燕梅吕永兰
- 关键词:视力普查
- 怀柔城区和郊区学龄前儿童视觉状况调查
- 2011年
- 目的:对怀柔区25个幼儿园(其中区中心15个,郊区10个)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觉状况的普查,比较城区和郊区儿童视觉状况。方法:2009年分别对城区2150例儿童和郊区1679例儿童进行了视觉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裸眼和戴镜视力)、外眼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对视力〈0.8者进行散瞳验光。结果:怀柔区城区和郊区儿童视力低常率有显著性差异(13.02%vs 9.17%,P〈0.01)。视力低常率:4岁组为8.63%,5岁组14.67%,6岁组10.31%。各年龄组视力低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低常的病因有屈光不正、斜视、先天眼病(先天上睑下垂和先天眼球震颤)及眼外伤,其中屈光不正占96.31%,包括远视(74.16%)、近视(10.77%)和混合散光(15.07%)。弱视患病率4.3%,以轻度弱视居多,屈光不正(46.06%)是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和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低常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表明儿童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远视是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儿童视觉普查应加强近视、斜视、弱视的普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赵玲靳扬扬李冬彭燕梅吕永兰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视力屈光不正弱视
-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治疗)和研究组(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鼻黏膜形态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鼻腔形态学比较,研究组无肥厚例数多于对照组,重度肥厚例数少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其疗效优于微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雅军邓丹丹史峰彭燕梅
-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窥镜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
- 基于机器学习的儿童啃咬行为的预测
- 2022年
-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儿童使用消费品时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模型。方法对北京市6所医疗机构就诊的1803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使用消费品时是否发生啃咬行为分为有啃咬行为组(n=617)与无啃咬行为组(n=1186)。随机抽取144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其余作为测试集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的指标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XGBoost、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完成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重要性的排序,比较6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对儿童使用消费品时是否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XGBoost、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935、0.921、0.911、0.893、0.772,灵敏度分别为0.771、0.833、0.879、0.838、0.870、0.233,特异度分别为0.928、0.898、0.847、0.874、0.751、0.969。上述6种机器学习算法优劣排序为:XGBoost>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SVM。儿童年龄(OR=0.721,95%CI=0.683~0.761)、儿童受教育水平(小学:OR=0.244,95%CI=0.170~0.352)、主要照顾者对化学物质知识了解程度(了解一点:OR=0.679,95%CI=0.466~0.990)、主要照顾者陪伴程度(经常陪伴:OR=0.471,95%CI=0.347~0.639)、母亲职业(商业服务人员:OR=0.479,95%CI=0.234~0.980)是儿童啃咬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儿童使用消费品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XGBoost的预测效能优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
- 王晓燕李晓萌陈虎张扬鸽高捷张庆丽彭燕梅穆立娟孟召学王琳陈芳芳涂燕晖
- 关键词:儿童
- 2017年北京市怀柔区4~6岁幼儿园儿童视力筛查情况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7年北京市怀柔区4~6岁幼儿园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视力筛查仪对怀柔区42所公立幼儿园的4~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于视力异常者做进一步复查,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共筛查儿童15 441人,视力异常检出率为9.40%(1448/15 441)。其中男童和女童视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85%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6岁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80%、9.91%和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6岁儿童弱视确诊率分别为3.28%、1.63%和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村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4.11%和7.86%,弱视确诊率分别为3.52%和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岁幼儿园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高于4岁和6岁儿童,但年龄越小的视力异常儿童形成弱视的几率越大;城镇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高于农村儿童,家长、幼儿园及医疗机构应加强眼保健教育及引导。
- 彭燕梅邓丹丹史峰田一玮陈迎荣
- 关键词:儿童视力筛查视力异常弱视
- 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对小儿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对小儿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10例(240只眼睛)假性近视患儿,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庭护理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9/105)(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100/1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8%(76/105)(P<0.01)。结论:复方托吡卡胺联合家庭护理治疗小儿假性近视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视力水平,减少出现真性近视的可能,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 彭燕梅
- 关键词:复方托吡卡胺家庭护理
- 综合法弱视治疗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方法对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儿125只弱视眼进行综合性治疗,对弱视的程度、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观察,对疗效不佳的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5只弱视眼治疗后,进步的有30.4%,基本痊愈的有64.0%,无效的有5.6%。结论:运用综合性治疗方法对轻、中、重度弱视有较好的疗效;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有密切关系,弱视程度越轻,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各类型的弱视以屈光不正性疗效最好。
- 彭燕梅吕永兰
- 关键词:综合治疗方法弱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