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鹏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情况调查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IV/TB)患者在标准化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1例HIV/TB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最初2月内(强化期)肝损伤发生率、程度、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并随机抽取382例抗HIV阴性结核病患者做对照。结果 HIV/TB组肝损伤总发生率为40.2%,严重肝损伤发生率为10.8%,因肝损伤更改抗结核方案为14.4%,治疗失败率为7.8%;HIV阴性组肝损伤总发生率为21.7%、严重肝损伤率为4.5%、更改抗结核方案者为5.2%、治疗失败率为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IDS/TB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易发生肝损伤,严重肝损伤患者增多,需更改治疗方案。
- 吴念宁黄绍标陈万彭智鹏彭认平
-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抗结核药物肝损伤
- 性病就诊人群的HIV筛查及意义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了解性病就诊人群HIV感染状况。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疑似性病及其性伴在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的同时遵循知情同意与自愿的原则,对有过危险性行为的人实施HIV筛查。结果1000例性病就诊人群中STDs感染者为520例;HIV感染2例,其中1例合并梅毒。结论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存在着传播HIV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对高危特殊人群加强HIV的筛查及进行有效的干预。
- 王丽白莉杨慧卿岑雯杨静刘勇常慧玲彭智鹏
- 关键词:性病HIV病原学
- HIV/TB病人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发生药物性肝炎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结核(TB)双重感染病人(HIV/TB病人),在标化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药物性肝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同期HIV阴性的TB病人作对照,选择16个可能对发生药物性肝炎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观察条件的HIV/TB病人共369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22.8%(84例);HIV阴性的TB共350例,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13.1%(4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V/TB组治疗失败47例,其中与药物性肝炎相关占63.8%。单因素分析HIV/TB病人药物性肝炎的危险因素为女性、体质量减少、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或/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既往有肝损伤病史、血清蛋白降低、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静脉途径用药、用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减少、既往有肝损伤病史、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静脉用药、用药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是导致药物性肝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HIV/TB病人抗结核治疗易出现药物性肝炎,对预后影响大;HIV感染后体质下降和免疫异常是导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 吴念宁陈万邹俊彭智鹏谢志满黄绍标李伟新卢祥婵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结核药物性肝炎
- 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分析
- 2017年
-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时间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艾滋病也呈现老年化趋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艾滋病流行较早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前就发现向老年化发展的趋势,近期的调查发现检出的HIV/AIDs中,≥50岁者已超过半数。有研究表明,年龄与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密切相关,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邹俊吴念宁农影星秦英梅梁翠金彭智鹏赵蕊
-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中老年
- 老年与青壮年HIV/AIDS住院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西老年与青壮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住院病人(简称HIV/AIDS住院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的异同,为制定对老年病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4年某医院住院的HIV/AIDS成年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年龄≥50岁者为老年组,余为青壮年组,比较两组之间异同。结果入组病人2 420例,老年组1 123例,占46.4%;青壮年组1 297例,占53.6%。老年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82个/μL,青壮年为37个/μL。除男性比率老年为78.8%与青壮年为78.2%无差异外,老年组农民占73.1%,居住农村占68.4%,已婚占75.2%,初中以下文化占89.7%,异性性传播占94.5%,女性配偶检测阳性率84.4%;青壮年组相对应分别为46.9%、47.0%、56.2%、77.7%、79.3%、41.8%。老年组的不良预后为22.0%,其中非HIV相关疾病不良预后占26.7%,青壮年组分别为17.9%和13.4%,两组以上资料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人在该组HIV/AIDS住院病人中的比例高,农村男性为主要人群,绝大多数为异性性传播,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对较高,但预后较差,非HIV相关病症多。
- 吴念宁彭智鹏董文逸农影星赵蕊邹俊黄绍标
- 关键词:老年临床流行病学
- HIV/AIDS病人抗病毒超过6月后住院原因分析
-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HIV/AIDS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超过6月后病人所患疾病谱及对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住院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将所患疾病分类为药物毒副作用、急性传染性疾病、急...
- 吴念宁彭智鹏
- 关键词:急性感染性疾病HIV/AIDS抗病毒住院原因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伴发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理学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发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病理类型及其特点,为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无菌条件取伴有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HE、抗酸、过碘酸雪夫(PAS)和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D-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描述组织病理特点,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2例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感染性皮肤病32例(占39.02%),炎症性皮肤病36例(占43.90%),皮肤肿瘤14例(占17.07%)。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4例,银屑病10例,湿疹9例,卡波西肉瘤12例。马尔尼菲篮状菌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感染率升高(P=0.003)。结论HIV/AIDS患者皮肤损害的原因感染性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且多数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炎症性主要为银屑病,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为卡波西肉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伴发各种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 覃江龙卢亦波秦英梅彭智鹏农兰伟黄美祯牟敏红吴念宁
- 关键词:艾滋病皮肤损害卡波西肉瘤
- 四项指标联检对马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AST、ALT、CD4+T细胞,腹部淋巴结联检对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价值。方法对1 045例疑似艾滋病(AIDS)并PSM患者同时进行确诊指标及拟诊标准所需的检查,应用流行病学的各项指标评价拟诊标准对AIDS合并PSM的诊断价值。结果拟诊诊断AIDS合并PSM的灵敏度为33.15%,特异度98.6%,准确度86.7%,阳性似然比23.68,阴性似然比0.678。结论符合拟诊标准条件的AIDS患者,应高度警惕合并PSM,建议按PSM治疗。
- 谢志满兰江卢祥婵黄绍标朱庆东李伟新彭智鹏伍秋云吴念宁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病青霉病艾滋病联检
- 山西省性病就诊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及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评估
- 2009年
- 目的了解性病就诊人群STD/HIV感染状况,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接触扩散的流行特征,为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在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的同时开展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结果2007—2008年间共为1000例性病门诊就诊者提供性病病原学检测和VCT服务,其中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有963例,在受检的963例样本中发现HIV阳性2例,阳性率为0.21%,有1例为艾滋病合并梅毒。结论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存在传播STD/HIV的危险,在性病门诊开展切实可行的VCT服务,对控制HIV经性传播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
- 王丽白莉杨慧卿岑雯杨静刘勇彭智鹏冯文莉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原学自愿咨询检测
- 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300例经病原学确诊的AIDS合并DPSM患者,分成死亡组与生存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9个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筛选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死亡64例,病死率为21.3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AIDS合并DPSM预后的因素12项:CD4+计数、ALT、AST、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消化道出血、腹痛、肝大、脾大、抗真菌疗程、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PM)时间。12项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筛选出血小板计数降低(OR=1.024,95%CI:1.002~1.048,P=0.036)及抗真菌治疗时间短(OR=1.147,95%CI:1.030~1.278,P=0.012)为AIDS合并DPSM死亡的危险因素。29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越短时间培养出PM,死亡率越高(OR=1.696,95%CI:1.028~2.381,P=0.002)。结论血小板减少是DPSM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CD4+计数、ALT、AST、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消化道出血、腹痛、肝大、脾大为预后相关因素;及时、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减少死亡;PM的致病力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吴念宁邹俊农影星谢志满黄绍标彭智鹏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马尔尼菲青霉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