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嵘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糖
  • 3篇疗效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口服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血糖控制不佳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机构

  • 7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彭嵘
  • 5篇邓云
  • 4篇邹立军
  • 4篇成玮
  • 4篇杨黎娟
  • 3篇李丽华
  • 2篇贝鹏剑
  • 2篇吴铱达
  • 1篇张春阳
  • 1篇杨丽娟
  • 1篇黄勤
  • 1篇冯晓波
  • 1篇袁振刚
  • 1篇朱励思
  • 1篇金文琪
  • 1篇侯健
  • 1篇闫岩
  • 1篇傅卫军
  • 1篇王华
  • 1篇姚晓阳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rhIL-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效果。方法37例化疗后PLT减少症患者,于第2周期化疗后皮下注射rhIL-11 25μg/(kg.d),连用16 d,或连续2次检查PLT≥100×109/L时停用。结果与rhIL-11治疗前比较,PLT最低值显著升高,PLT≤50×109/L时间明显缩短,PLT≥80×109/L时间明显延长(P均<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IL-11能明显促进PLT增殖,可用于防治肿瘤化疗后PLT减少症。
彭嵘邓云杨黎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化学疗法血小板减少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香连片治疗代谢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香连片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湿盛兼郁热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饮食调节和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颗粒和香连片治疗,西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蛋白、尿酸、血压及体重指数(BMI),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中药组及西药组患者的FPG、2h PG、Hb Alc、TG、BMI及尿微量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尿微量蛋白水平降低(P<0.05);且中药组及西药组患者的FPG、2h PG、Hb Alc、TG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全程,中药组及对照组均未见副反应发生,西药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结论:参苓白术颗粒联合香连片治疗MS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功能,且安全性好。
邹立军彭嵘吴铱达汤似韫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参苓白术颗粒香连片中医药疗法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长期锻炼对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马王堆导引术辅助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1 a有组织地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习练,对照组不给予运动安排。2组均在开始锻炼前及锻炼1 a后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血黏度及内脂素。结果实验组实验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实验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实验后较实验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后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实验组实验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黏度较实验前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实验后内脂素水平较实验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王堆导引术的长期锻炼可以辅助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值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力推广。
成玮王震赵田田邹立军彭嵘邓云李丽华朱励思杨黎娟周广瑞张鹏超郑德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健身气功血黏度血糖血脂
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GD)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治疗组给予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逍遥散(柴胡、白芍、薄荷、白术、当归等)加减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后,2组各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FT3、FT4及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逍遥散加减行疏肝解郁治疗GD可减少西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降低甲亢复发率和甲减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邓云彭嵘杨丽娟成玮邹立军
关键词:GRAVES病疏肝解郁丙基硫氧嘧啶
34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中IgD型是MM中较为少见的类型。现对我院初次诊治的34例IgD型M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彭嵘侯健傅卫军袁振刚张春阳闫岩
关键词: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异常增生恶性肿瘤
口服谷氨酰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10例糖耐量异常者、10例病程<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病程≥1年而<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病程≥5而<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病程≥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0例非肥胖健康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间隔1个月先后口服75 g葡萄糖及30 g谷氨酰胺,在服药前(0 min)及口服药物后30、60、90和120 min分别留血,检测血浆GLP-1、胰岛素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口服75 g葡萄糖后,健康人及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GLP-1水平均升高,健康人的GLP-1分泌高峰在30 min(6.167 ng·ml-1),糖耐量异常者、病程<1年、病程≥1年而<5年、病程≥5年而<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GLP-1的分泌高峰也在30 min(分别为4.195、3.706、3.794、3.000 ng·ml-1),病程≥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GLP-1的分泌高峰在60 min(3.923 ng·ml-1)。口服30 g谷氨酰胺后,所有的受试者的血浆GLP-1的水平也均升高,健康人、糖耐量异常者以及病程<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GLP-1分泌高峰均在30 min(分别为5.488、3.719、3.718 ng·ml-1),病程≥1年而<5年、病程≥5年而<10年以及病程≥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GLP-1分泌高峰在60 min(分别为3.667、2.399、2.368 ng·ml-1)。结论: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GLP-1分泌缺陷,口服葡萄糖刺激的GLP-1分泌峰值随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口服30 g谷氨酰胺可以促进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GLP-1的分泌,并且不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谷氨酰胺通过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GLP-1的分泌,可能可以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发挥作用。
成玮邓云黄勤姚晓阳金文琪李丽华吴铱达彭嵘贝鹏剑陈荔萍汤似韫王华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2型糖尿病谷氨酰胺胰高血糖素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临床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2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胰岛素组,26例)和另一种降糖药(降糖药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的变化、血糖波动、抑郁情绪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2h PG及Hb A1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胰岛素组的Hb A1c水平显著低于降糖药组(t=-4.23,P<0.05),两组治疗后FBG、2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0.63,P>0.05);胰岛素组的MBG、MAGE均显著低于降糖药组(t=4.83,-4.05,P<0.05);治疗后,胰岛素组抑郁患者SDS评分显著下降(t=2.83,P<0.05),且明显低于降糖药组抑郁患者(t=-2.76,P<0.05);胰岛素组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的总发生率较降糖药组显著降低(χ2=-4.28,P<0.05)。结论对口服单一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基础胰岛素或另一种降糖药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前者可改善抑郁症状,且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邓云彭嵘李丽华杨黎娟贝鹏剑成玮冯晓波
关键词:降糖药胰岛素血糖控制抑郁
老年与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9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分为老年组(n=83)和青少年组(n=46),分析两组患者贫血的原因和误诊情况。比较骨髓象、外周血象等检查资料。结果老年和青少年患者贫血原因中均以摄入不足比率最高(老年31例,37.35%;青少年29例,63.04%)。老年患者的骨髓象以活跃、明显活跃的比率较高,而青少年患者以极度活跃和明显活跃为主。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少年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比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组(P均<0.05)。老年患者中误诊27例,误诊率为32.53%,显著高于青年组的6.52%。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均回复正常,但老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29.3±3.8 d)显著长于青少年组(19.9±2.1 d)。结论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因临床症状非特异而易误诊,其主要病因在于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不足,表现为全血细胞水平下降者的比率更高,临床上需要积极掌握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对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彭嵘邹立军杨黎娟
关键词:老年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