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妊娠
  • 4篇胎儿
  • 3篇胎儿监测
  • 3篇分娩
  • 2篇胆汁
  • 2篇胆汁淤积
  • 2篇胆汁淤积症
  • 2篇抑郁
  • 2篇妊娠肝内胆汁...
  • 2篇妊娠肝内胆汁...
  • 2篇妊娠合并
  • 2篇剖宫产
  • 2篇肝内
  • 2篇肝内胆汁
  • 2篇肝内胆汁淤积
  • 2篇肝内胆汁淤积...
  • 2篇产后
  • 1篇心理治疗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

机构

  • 13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13篇彭可
  • 6篇林静吟
  • 1篇胡冰梅
  • 1篇袁建寰
  • 1篇廖瑞平
  • 1篇郭珠爱
  • 1篇唐建群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衡阳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7例异位妊娠误诊分析及预防
2000年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47例异位妊娠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对于腹痛伴阴道流血的女病人要进一步询问病史,做必要的辅助检查。结论 加强基本理论训练,扩大鉴别诊断的思路,应具备高度责任心,不断提高自已的医术水平。
彭可
关键词:异位妊娠误诊
惠州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分娩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
2008年
目的通过进行惠州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分娩方式选择的问卷式调查,了解惠州市剖宫产率与医务人员年龄、职称、学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惠州市各区12所二级、三级医院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年龄小、职称低、学历低者选择剖宫产的比例增加(P值均<0.05);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医务人员同意孕妇要求进行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比例明显增高(P=0.001);年龄越小的医师越认为孕妇有权利选择分娩方式(P=0.027);助产士较医师选择剖宫产的比例较高(P=0.002);年龄越大、职称越高、二级医院的医师主张前次剖宫产再次阴道试产的比例明显增加(P值均<0.05),且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医师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较少受到社会因素的干扰(P值均<0.01)。结论医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助产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因素。
彭可
关键词:医务人员分娩方式剖宫产率
产前无应激试验低评分的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无应激试验低评分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寻求最佳分娩方式。方法用电子胎儿监护仪对1431例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对其中129例NST≤9分者按正常妊娠和高危妊娠分两组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组胎心基线率变异消失或减弱为74.3%,剖宫产率占91.4%,羊水粪染率占71.4%,新生儿窒息率占28.6%,有2例围产儿死亡;正常妊娠组相对应数据分别为24.5%、55.3%、19.1%、2.1%,无围产儿死亡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析两组相关因素,高危妊娠组中羊水过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儿生长受限等病症占有一定比例;而正常妊娠组产后发现明显原因致NST低评分系脐带因素的有28例(29.8%),无明显原因者占67.0%。结论高危妊娠NST低评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正常妊娠NST低评分者可行OCT、生物物理评分等进一步监测,选择适当分娩方式。
彭可
关键词:胎儿监测产前诊断分娩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50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影响及对ICP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ICP孕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的胆酸、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与相应的孕周无线性关系;瘙痒出现的孕周与新生儿出生状况及羊水粪染呈明显相关性(P<0.01),与产后出血量、1 min Aparg评分及5 min Aparg评分无明显相关性;NST正常者与异常者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瘙痒出现时间可作为观察ICP病情程度一项指标。严密监测,并综合评价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廖瑞平彭可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内妊娠胎儿监测
氟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真菌性阴道炎121例临床分析
1999年
彭可郭珠爱
关键词:真菌性阴道炎联合用药氟康唑达克宁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与其相关的因素,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产后抑郁提供依据。方法以2002年10月1日至2003年9月30日在我院分娩并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30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期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素(HADS),产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EPDS总分≥13分即为产后抑郁。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抑郁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307例孕妇中,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7.6%,多因素分析中有8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分别为近3个月夫妻关系、经常担忧产后避孕、产前洁癖、近3个月经济问题、担心分娩安全、产后抢救、丈夫产后探望及产后饮食。结论良好的医学及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处于妊娠应激状态中的孕妇及其家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彭可林静吟唐建群
关键词:产后抑郁发病率心理治疗饮食调节
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的随访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的随访了解孕、产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的满16孕周的孕妇307例,随访时间为产后2~3d,产后42d、3个月,予填写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和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量表),产后增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量表)筛查产后抑郁。结果孕期(HAD量表)焦虑发生率为5.5%,抑郁发生率为4.9%;产后(EPDS量表)2~3d抑郁发生率为7.5%,产后42d为13.5%,产后3个月为9.8%。产后2~3dHAD与EPDS量表抑郁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345),但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9,P=0.001);各时点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均较差。孕期焦虑对产后2~3d的抑郁具有预测意义,孕期抑郁对产后42d的抑郁具有预测意义。初潮年龄、担忧孩子患遗传性疾病是孕期焦虑情绪的主要危险因素,既往胎儿/婴儿死亡、营养和担忧孩子喂养是孕期抑郁情绪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后抢救、产后饮食、产前思想准备和产前洁癖是产后2~3d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住房设备是产后42d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住房环境、有无请保姆和有无烦恼事件是产后3个月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孕、产期焦虑、抑郁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产后不同时期抑郁发生率并不完全相同,且不同时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也不完全一致,孕期的不良情绪会直接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故保健工作应在确认怀孕后及时开展。
彭可
关键词:孕期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因素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处理和分娩时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孕期处理、分娩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心衰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分娩方式与时机等资料。结果356例妊娠期心脏病中有136例(38.20%)发生心衰,其中中重度心衰76例(55.88%);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较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易发生心衰;孕前未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较先心病易发生心哀,孕前已行心脏手术治疗的风心病孕妇中重度心衰发生率明显较孕前未行手术治疗者下降(P〈0.05);孕期心衰控制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前者对妊娠、分娩的耐受性好,能顺利度过妊娠、分娩、产褥期。结论风心病和先心病是妊娠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孕前特别是风心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期心功能,妊娠期密切监视心功能,妊娠晚期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孕妇和围产儿的预后。
彭可胡冰梅林静吟
关键词:妊娠心脏病心力衰竭手术时机
15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影响及对ICP孕妇进行胎儿监护(NS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ICP孕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的胆酸、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与相应的孕周无线性关系;瘙痒出现的孕周与新生儿出生状况及羊水粪染呈明显相关性(P<0.01),与产后出血量,1minAparg评分及5minAparg评分无明显相关性;NST正常者与异常者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瘙痒出现时间可作为观察ICP病情程度一项指标。严密监测,并综合评价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彭可林静吟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内妊娠胎儿监测
体重指数、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BMI增加值(△BMI=分娩期BMI—孕前BMI)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糖耐量异常(GIGT)、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333例单胎孕妇按孕前BMI随机分为消瘦组(158例)、正常组(152)及肥胖组(23例),对GDM、GIGT、PIH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作前瞻性分析。结果肥胖组妊娠期GDM+GIGT及PIH发生率较正常组及消瘦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组及消瘦组的GDM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阴道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发生GDM、GIGT及PIH孕妇的孕期△BMI与无并发症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终止妊娠者孕期△BMI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发生巨大儿与未发生巨大儿者孕期△BMI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值均无明显关系。结论孕前BMI与妊娠期GIGT、PIH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之间有密切关系,孕前控制体重可减少PIH、GDM和巨大儿的发生,而控制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更可减少巨大儿发生。
彭可林静吟
关键词:体重指数妊娠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