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依群

作品数:57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6篇成骨
  • 15篇骨细胞
  • 14篇基因
  • 14篇成骨细胞
  • 11篇结缔组织
  • 11篇结缔组织生长...
  • 9篇激素
  • 8篇骨样
  • 7篇基因表达
  • 7篇骨密度
  • 7篇骨质
  • 7篇骨质疏松
  • 6篇蛋白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代谢
  • 5篇重组人结缔组...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48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中南大学
  • 4篇日照市人民医...
  • 3篇浙江省台州医...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 2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双峰县中医院

作者

  • 57篇彭依群
  • 46篇廖二元
  • 22篇翟木绪
  • 19篇隋国良
  • 15篇谢辉
  • 13篇罗湘杭
  • 9篇伍贤平
  • 9篇何玉玲
  • 8篇周后德
  • 7篇袁凌青
  • 7篇王敏
  • 7篇张红
  • 5篇伍西羽
  • 5篇郭丽娟
  • 4篇邓小戈
  • 4篇盛志峰
  • 4篇吴敏
  • 4篇叶爱玲
  • 3篇魏启幼
  • 3篇倪江东

传媒

  • 17篇中华内分泌代...
  • 7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六届国际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皮质醇水平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讨夜间血清皮质醇水平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316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夜间0点血清皮质醇,按照不同的皮质醇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状况。所有夜间血清皮质醇>50nmol/L者行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排除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同时检查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情况。结果 (1)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DN发生比例在低、中、高皮质醇组逐渐升高,分别为13.3%、27.7%、4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皮质醇组相比,中、高皮质醇组发生DR的比例升高(40.6%和1147.7%对22.7%,均P〈0.01)。高皮质醇组发生DPN的比例高于低皮质醇水平组(60.5%对38.7%,P〈0.01);(2)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夜间血清皮质醇水平较无并发症者高[(136.87±105.78对97.55±93.48)nmol/L,P〈0.01];与仅合并单个并发症者相比。合并有多个并发症的患者夜间皮质醇水平较高[(151.66±114.54对117.69±90.26)nmol/L,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除了女性、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以外,高皮质醇水平也是发生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经过校正病程、空腹血糖、HbA1c使用胰岛素治疗等因素后,夜间0点皮质醇水平仍是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13)。结论 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夜间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伴发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傅奥博谢雨婷何斌斌杨琳罗说明张晶晶肖扬王臻刘玮冯琼超晨杨亚玲盛志峰苏欣彭依群李霞周智广
关键词:超重肥胖糖尿病皮质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RNA干扰沉默CTGF对人成骨样MG6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正>目的: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雌二醇可下调人成骨样MG63细胞CTGF的表达,但人成骨样MG63细胞CTGF表达下调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用RNA干扰技术,阻断CTGF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的表达,观察C...
彭依群隋国良翟木绪何玉玲廖二元
关键词:RNA干扰CTGFMMP-1
文献传递
女性年龄相关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β2和护骨素、瘦素相关
2009年
目的了解女性与年龄相关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GF-β2及其与护骨素和瘦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459例成年健康女性(年龄25~80岁)血清TGF—β1、TGF-β2、护骨素和瘦素的浓度,分析TGF-β1和TGF—β2随年龄变化及其与护骨素和瘦素的关系。结果血清TGF-β1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335,P〈0.01),TGF-β2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230,P〈0.01)。TGF—β1、护骨素和瘦素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29.7±1.69)μg/L、(3.81±1.96)pmol/L和(10.5±2.01)μg/L,TGF-β2的算术平均值为(13.7±3.86)μg/L。女性绝经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TGF-β1的浓度分别为(37.6±1.64)、(33.4±1.69)和(24.3±1.59)μg/L,绝经后显著低于绝经前和围绝经期;TGF-β2分别为(11.7±2.68)、(13.5±3.93)和(14.6±3.91)μg/L,绝经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呈显著性递次增加。TGF-β1与TGF-β2(r=-0.261,P〈0.01)和护骨素(r=-0.313,P〈0.01)呈显著负相关,TGF—β1与瘦素(r=0.164,P〈0.01)和TGF-β2与护骨素(r=0.432,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建立了成年健康女性年龄相关的血清TGF-β1和TGF-β2的参考范围,血清TGF-β1和TGF-β2的浓度与护骨素和瘦素相关。
张娜符晓华伍西羽伍贤平杜小勇谢辉彭依群罗湘杭廖二元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2护骨素瘦素
17β-雌二醇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CTGF和PAIP1基因表达的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1(PAIP 1)mRNA在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不同阶段的表达 ,研究 17β- 雌二醇 (E2 )对成骨细胞CTGF和PAIP 1mRNA表达的作用 ,探讨雌激素对骨组织保护作用的新机制。方法 用改良的钙 钴法ALP染色 ,vanGieson法 1型胶原染色 ,0. 1%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 ,半定量RT- PCR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OC)和 1型胶原mRNA的表达 ,半定量RT- PCR和Northern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CTGF和PAIP- 1mRNA表达。结果 半定量RT -PCR和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均表明 ,成骨细胞接种培养后 0~11d为细胞增殖阶段 ,7~ 15d为骨基质成熟阶段 ,15d后为骨基质矿化阶段 ;在成骨细胞培养的不同阶段 ,均检测到CTGF和PAIP- 1mRNA的表达 ,E2 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CTGFmRNA的表达 ,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 (P <0 . 0 1) ,但对PAIP 1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 E2 时间剂量依赖性下调成骨细胞CTGFmRNA的表达 ,但对PAIP 1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翟木绪彭依群隋国良王敏廖二元
关键词:CTGF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骨基质基因表达半定量RT-PCR
接受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新发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 了解接受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患者新发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IMN的患者,排除禁忌证后给与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新发血糖异常分为血糖正常组(76例)及血糖异常组(4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寻找与新发血糖异常相关的危险因素,并了解新发血糖异常对他克莫司治疗方案缓解率的影响。结果 血糖异常组患者年龄[(51.0±10.1)岁比(52.0±8.1)岁]、尿蛋白{[4577.91(3256.66, 7289.84)mg/24h比6721.26(4079.30, 10275.77)mg/24h]}、基线糖化血红蛋白[(4.93±0.41)%比(5.15±0.33)%]、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20±3.66)kg/m^(2)比(26.71±3.47)kg/m^(2)]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1.60(1.08,2.17)比2.27(1.83,3.42)]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清白蛋白、磷脂酶A2受体抗体水平以及疾病总体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较高的年龄(OR=1.062)、糖化血红蛋白(OR=4.099)、BMI(OR=1.144)和HOMA-IR(OR=1.213)水平是患者新发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Log-rank检验提示,两组患者累积缓解率存在差异(P<0.01)。结论 接受他克莫司方案治疗的IMN患者中,年龄大、基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BMI高以及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虽然总体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合并血糖异常的患者尿蛋白缓解时间长于血糖正常者。
李瑾韩惠淑王树龙鲍妍彭依群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膜性他克莫司血糖
WISP3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构建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tarda with progressive arthropathy,SEDT-PA)致病型(1000T/C,840delT)Wnt诱导分泌蛋白3(Wnt-induciblesecreted protein3,WISP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表达于真核表达系统COS-7细胞系,为研究WISP3突变致SEDT-PA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软骨细胞获得野生型WISP3基因的全长cDNA(WT-WISP3);用定点突变方法构建携带WISP3基因致病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MUT1000T/C/pcDNA3.1(+)和MUT840delT/pcDNA3.1(+);以空白载体pcDNA3.1(+)为对照,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48h后提取转染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WISP3基因的表达。结果:经测序证实,构建的野生型和突变型WISP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与文献及前期报道的SEDT-PA患者WISP3基因突变类型一致;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3个重组真核表达质粒[WT-WISP3/pcDNA3.1(+),MUT1000T/C/pcDNA3.1(+)及MUT840delT/pcDNA3.1(+)];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示,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中均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SEDT-PA致病基因WISP3的突变体并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进一步探讨SEDT-PA的发病机制创造了条件。
王敏彭依群周后德翟木绪何玉玲谢辉罗湘杭郭丽娟廖二元
关键词:突变体定点突变
17β-雌二醇对人成骨样MG-63细胞CTGF和PAIP-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CF)和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PAIP-1) mRNA在MG-63细胞培养不同阶段的表达,研究17β-雌二醇(E_2)对MG_63细胞CTGF和PAI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MC-63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半定量RT-PCR和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MG-63细胞CTGF和PAIP-1 mRNA表达,改良的钙-钴法ALP染色、van Gieson法Ⅰ型胶原染色和0.1%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结果(1)半定量RT-PCR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证实,MG-63细胞接种培养后0~9d为细胞增殖阶段,7~18d为基质成熟阶段,17~18d后为基质矿化阶段;(2)在MG-63细胞培养的不同阶段,均检测到CTGF和PAIP-1 mRNA的表达,E_2可显著下调MG_63细胞CTGF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但时间依赖性关系不明显。17β-E_2对MG-63细胞PAIP-1 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E_2可剂量依赖性下调MG-63细胞CTGF mRNA的表达,但对PAIP-1 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
翟木绪彭依群隋国良王敏廖二元
关键词:雌二醇MG-63细胞
雌二醇诱导人成骨样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筛查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快速筛查 17β雌二醇 (E2 )诱导人成骨肉瘤MG 6 3细胞株差异表达cDNA片段 ,寻找雌激素相关基因。方法 改良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cDNARDA)分离E2 干预MG 6 3细胞株表达上调cDNA片段 ,Southern杂交证实后 ,制备阵列膜行点杂交 ,然后挑取阳性差异克隆测序 ,经同源比较分析 ,最后选取部分克隆标记探针行Northern印迹杂交。结果 经过 4轮消减和动力性富集后得到 5个E2 诱导人成骨肉瘤MG 6 3细胞表达上调的差异cDNA条带 ,Southern杂交证明这些表达上调的cDNA片段来自E2 干预的MG 6 3细胞 ;共得到 6 0 0余个含有阳性插入片段的cDNA克隆 ,点杂交筛查得到 12 0个差异表达克隆。选 2 0个克隆测序得到 15个序列 ,其中 1个经Northern杂交证实E2 干预后表达上调。结论 cDNARDA能有效筛查差异表达cDNA片段 ,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可快速筛查差异表达基因 ,E2 诱导人成骨肉瘤MG 6 3细胞某些基因表达上调。
彭依群廖二元邓小戈
关键词:成骨样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易感基因
《内分泌学》的编辑、出版与应用
廖二元超楚生伍汉文王平芳莫朝晖伍贤平邓小戈彭依群雷闽湘罗湘杭唐炜立张红黄干白先信苏见知邱明才罗敏魏启幼唐大寒
编制了《内分泌学》作为全国临床医学的三级学科专著。该书分上、下册,共4篇54章,465万字,近1000幅图表,9000余条中、外参考文献。第一篇主要介绍分子内分泌学理论和技术。第二篇详细叙述了各内分泌腺的常见病和大部分少...
关键词:
关键词:内分泌学
17-b雌二醇下调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TGF的表达
目的:研究发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growth factor;CTGF)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大量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常的血管壁几乎无CTGF表达或者很少表达。...
彭依群吴敏黄娟谢辉孟基材廖二元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