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香兰

作品数:32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教育
  • 5篇道德
  • 4篇道德教育
  • 4篇德教
  • 4篇欺凌
  • 4篇文化
  • 4篇现代教育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3篇德育
  • 3篇全日制
  • 3篇教师
  • 3篇干预
  • 2篇学位
  • 2篇少年
  • 2篇实践诉求
  • 2篇硕士
  • 2篇诉求
  • 2篇青少年
  • 2篇文化使命

机构

  • 32篇鲁东大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威海职业学院

作者

  • 32篇张香兰
  • 6篇曹文
  • 3篇张夫伟
  • 1篇冯达飞

传媒

  • 3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教育科学论坛
  • 2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鲁东大学学报...
  • 2篇预防青少年犯...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中国德育
  • 1篇河北大学成人...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才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教育的还原论及其批判——兼论现代教育的秩序法则
2008年
还原论是一种现代哲学世界观,它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一些更为简单的或者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者组合物;世界或系统的总体运动,是其中每一个局部或元素运动的总和。现代教育将还原论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原本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被还原为简单的物质事实,人的存在被还原为一组社会秩序。现代教育在强调遵守社会秩序的同时,舍掉了对人的内在秩序的遵循,从而使教育丢掉了培养"好人"、引导人过善的生活的内在使命。
张香兰
关键词:现代教育还原论
美国校园欺凌防控项目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
2020年
校园欺凌是当今各国中小学面临的严峻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各级公立学校实施了预防干预计划,即"欺凌防控项目"(Bully Proofing Your School,BPYS)。"欺凌防控项目"以独特的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全校参与全员共治为前提,以改善校园氛围为防治根本,以家校社区配合为工作指导,在防止校园欺凌、促进关爱氛围、塑造安全环境并提高反欺凌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项目的实施框架、关键环节、干预原则、效果评价等,可以对我国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提供有益的启示。
吴文慧张香兰
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及其限度
2012年
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个体立身处世之本,是建立道德社会的前提,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前,传统诚信思想对于现代公民诚信品性的养成具有较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由于传统诚信自身的因素,其价值又有一定的限度。
张夫伟张香兰
关键词:诚信道德教育教育价值
现代教育的物化及其批判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教育表征为物化的特征:学生是被物化的机器,教育因此走向"控制"和"训练";学校被物化为生产人才的"加工厂",成为没有独立主权的附属机构和官僚主义的牺牲品;物化的知识被缩小为科学知识,教育在追逐事实的过程中不再完整。教育要回归其育人的本真意义,从物化走向人化,就必须打破物性世界观,重建人性世界观,使学校成为激扬生命活力的场所。
张香兰
关键词:现代教育
追求创造性和谐: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教育的文化使命
2008年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诉求是"全球伦理",它主张人与自然、与群体的和谐统一,倡导人回归自然,获致"家园感";倡导人回归群体,获致与他人共享的和谐生活。某种文化代表人类生活的某种方式,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更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即教会人过一种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整个世界创造性和谐共存的生活。这种文化在类型学意义上,以创造性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在文化结构学意义上,以各种文化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在文化建构途径的意义上,要使学生学会处理好与自我、与他人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张香兰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文化使命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所在。通过对山东省地方高校434名教师和3451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教师对自我教学道德满意度较高,但对本校教师教学道德满意度偏低,学生对本校教师教学道德持比较满意态度;教学道德评价存在院校类别、教龄、职称、备课时长的显著差异;不存在任教科目、周课时数差异。在此基础上,需根据院校特点,构建符合院校特征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以教师为本,关注青年教师、低职称教师的专业发展;凸显教学的中心地位,明确教学和科研的位阶关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强化高校教师教学的教育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道德水平。
张香兰曹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校教师教学道德
U-S合作背景下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与纾解被引量:2
2019年
U-S合作背景下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如关涉双方合作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双导师”之间合作流于表层等困境。其原因是U-S双方在管理制度制订、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未体现利益共享,实践教学中U-S双方收益不均衡,“双导师”未形成利益伙伴关系。纾解上述困境并提升U-S合作背景下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路径在于,调动U-S双方参与制订管理制度的能动性,关照U-S双方在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中的利益需求,实践教学均衡U-S双方利益,建立“双导师”合作共赢机制。
张香兰于辉
略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基于失范理论的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失范理论,青少年之所以会出现不良行为,主要源于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对青少年道德行为制约力不健全,单一的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青少年合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意义缺席产生的青少年道德法律意识薄弱与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相互作用等。在防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对策方面,需要做到:强化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外部制约力度;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和多层次教育体系,拓宽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培养青少年的反思能力,净化社会风气等。
谭晓鸣张香兰
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书评被引量:1
2015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一书,是张夫伟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潜心挖掘、深入研究完成的。全书置于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梳理了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廓清了道德教育现代性危机的表现和根源,重构了道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建构了道德教育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可能路径。全书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论据详实,
张香兰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选择现代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底线伦理重要维度
潍坊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6年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潍坊职业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潍坊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潍坊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着开设的学时数少于《纲要》规定的144学时,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项目比较传统,新兴体育项目开展不足等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潍坊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信息。
窦宏剑张香兰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