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锚链

作品数:39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2篇淋巴
  • 12篇免疫
  • 9篇淋巴瘤
  • 8篇肿瘤
  • 8篇病理
  • 6篇肉瘤
  • 6篇临床病理
  • 6篇免疫组化
  • 6篇恶性
  • 5篇组织学
  • 5篇基因
  • 4篇大细胞
  • 4篇病例
  • 3篇原发性
  • 3篇生物学
  • 3篇尸检
  • 3篇皮肤
  • 3篇猝死
  • 3篇基底

机构

  • 23篇遵义医学院
  • 15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 1篇铜仁市人民医...
  • 1篇贵州省习水县...

作者

  • 39篇张锚链
  • 10篇邓飞
  • 10篇刘华庆
  • 8篇梁国桢
  • 7篇刘小丽
  • 6篇李维才
  • 6篇邓卫安
  • 4篇余舰
  • 4篇程南俊
  • 4篇侯文
  • 3篇庄恒国
  • 3篇李德祥
  • 2篇才秀莲
  • 2篇赵逵
  • 2篇王豫黔
  • 2篇刘勇
  • 2篇孙丽君
  • 2篇李德祥
  • 2篇郭瑞珍
  • 2篇魏中华

传媒

  • 14篇遵义医学院学...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贵州医药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报道10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MFH)骨肉瘤,用形态学、超微结构、酶及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异形的梭形细胞,组织细胞样细胞和畸形的单核和多核巨细胞混合存在,常见不典型分裂象。席纹状排列和软骨岛分别见于3例。由于肿瘤性骨样和骨组织的存在可以区分骨的原发性MFH和MFH型骨肉瘤。肿瘤的梭形细胞、组织细胞和巨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标记组织细胞Mac-387阳性(分别见于所检测的3例),2例软骨岛S-100阳性。
梁国桢李维才张锚链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肉瘤骨肿瘤免疫组化
5′-标记引物直接原位PCR对H/R-S细胞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直接在石蜡切片上进行原位PCR的可行性,以此分析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HL)H/R-S细胞的性质。方法:建立一种5′-标记引物直接原位PCR方法,对3例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L的H/R-S细胞IgH基因重排情况进行检测。结果: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sclerosistypehodgkinlymphoma,NSHL)H/R-S细胞中,1例有VH2、VH3和FR3基因重排,1例有VH1和VH3基因重排,1例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ixedcellularitytypehodgkinlymphoma,MCHL)的H/R-S细胞有VH2、VH3和FR2a基因重排。背景的部分小淋巴细胞核内也出现了阳性信号。结论:1)在石蜡切片上进行直接法原位PCR是可行和有效的。2)NSHL和MCHL的H/R-S细胞来源于不同分化阶段的B细胞,NSHL和MCHL的H/R-S细胞为多克隆性增生。周围部分背景小淋巴细胞有可能与H/R-S细胞来自同一B细胞克隆。
谢宇平邓飞刘小丽张锚链刘华庆侯文
关键词:原位标记淋巴瘤霍奇金基因重排
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二)被引量:4
2004年
讨论 圹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 胞淋巴瘤主要由大细胞组成,绝大多数表达CD30抗原,临床上一般没有MF等其他类型淋巴瘤的病史或证据.以往研究表明,一些发生在皮肤的特殊类型淋巴瘤,如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大细胞多形性T细胞淋巴瘤等在临床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表现上与CD30(+)问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有某些相似之处[1].
刘小丽邓飞张锚链刘华庆侯文
关键词:病理研究临床生物学行为NK细胞免疫表型
嗜血管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1997年
嗜血管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梁国桢张锚链1959年Pfeger和Tappeiner首先报告嗜血管性淋巴瘤(angiotropiclymphoma),至今约报告100余例。我们遇到1例,经尸检证实,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8岁。1983年12月1日因畏寒、...
梁国桢张锚链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病例报告
原发性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及免疫化研究
梁国桢张锚链李维才周晓丽
当前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免疫组化研究在国内外有两派,一派不同意进行分型,因为各型预后类似;另一派同意分型,并将骨肉瘤分为诸多亚型,认为不同亚型对化疗反应不同。近来,Unni出版了骨肿瘤(1988),将普通性骨肉瘤区分为骨...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免疫组化透明细胞
原发性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报道65例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和免疫组化研究的结果。组织学上区分为以下类型:骨母细胞型(11例,16.92%),软骨母细胞型(8例,12.30%),纤维母细胞型(11例,16.92%),恶纤组型(8例,12.30%),巨细胞型(5例,7.69%),小细胞型(3例,4.62%),上皮样型(2例,3.08%),毛细血管扩张型(2例,3.08%),骨内分化好型(5例,7.69%),透明细胞型(3例,4.62%),骨旁骨肉瘤(4例,6.15%),骨膜骨肉瘤(1例,1.54%),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2例,3.98%)。本组对恶纤组型、巨细胞型各1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20例作免疫组化及酶组化染色。较详细地讨论了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
梁国桢李维才张锚链
关键词:肉瘤组织学骨肿瘤
贵州地区淋巴瘤类型分布被引量:2
1996年
使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53例恶性淋巴瘤,应用改良的T、B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分类法进行分类。B细胞性淋巴瘤137例,占54.15%。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14.4%),小裂细胞性(18.25%),裂—无裂细胞性(20.44%),大裂细胞性(9.49%),小无裂细胞性(5.11%),大无裂细胞性(8.76%).T细胞淋巴瘤116例(45.85%):其中慢性淋巴细胞性(10.34%),多形性(小细胞性)(27.59%),多形性(中细胞性)(16.38%),多形性(大细胞性)(6.03%),透明细胞性(7.76%),淋巴母细胞性(8.62%)。两组各占76%。结果说明改良法是适合中国淋巴瘤分类的。
梁国桢庄恒国郭瑞珍邓飞张锚链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基因重排
表皮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组织Bcl-2,Bax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病例母血及脐血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胎盘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FGR组20例母血、脐血EGF浓度,以同期足月正常体重儿2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Bcl-2,Bax基因表达。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单个绒毛阳性细胞率、阳性细胞面积、总面积测定,量化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FGR组母血、脐血EGF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FGR组胎盘组织中Bcl-2阳性细胞率及单个绒毛阳性细胞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而Bax基因明显增加(P<0.01)。FGR组母血、脐血EGF与胎盘组织中Bcl-2阳性细胞率、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与Bax表达无相关性。结论母血、脐血EGF减少可能是引起FGR的原因之一。FGR组胎盘组织中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增高。EGF可以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胎盘细胞凋亡,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王豫黔杨鹃张锚链魏璐华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胎盘表皮生长因子BCL-2基因BAX基因
子宫颈癌基底膜变化的免疫组化研究
1989年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7例子宫颈癌基底膜的变化,发现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其上皮细胞与间质之间有明显而连续的基底膜。在常规染色疑有早期浸润癌的病变,显示出不连续的基底膜。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癌基底膜表现为不连续、碎片状或完全消失。结果表明基底膜与肿瘤分化有关,基底膜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区别子宫颈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并可能有助于鳞癌的分级。
邓卫安程南俊邓侠进张锚链
关键词:子宫颈癌基底膜免疫组化
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nm23基因表达的研究
1997年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例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nm2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阳性染色主要见于细胞浆。粘液细胞染色最强,阳性细胞数最多,表皮样细胞欢之,中间细胞多数不着色。表明粘液细胞分化较好,表皮样细胞次之,中间细胞分化最差。7例高分化型肿瘤均为阳性;5例中分化型肿瘤4例阳性,1例阴性;6例低分化型肿瘤有1例弱阳性,5例阴性。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分化程度肿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判断唾液腺粘液表皮样癌分化程度的一个指标。
宋琦李萍李德祥张锚链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表皮样癌NM23基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