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芬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诱发电位
  • 4篇体感
  • 4篇体感诱发电位
  • 3篇电图
  • 3篇神经电
  • 3篇综合征
  • 3篇脊髓栓系
  • 3篇脊髓栓系综合...
  • 2篇正常儿
  • 2篇正常儿童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神经电图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周围神经

机构

  • 13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张艳芬
  • 4篇于晓莉
  • 4篇解丽娟
  • 4篇张玉琴
  • 3篇叶露梅
  • 2篇张庆江
  • 2篇赵彦
  • 2篇黄乐
  • 2篇邹映雪
  • 1篇徐琦新
  • 1篇王萃芳
  • 1篇马骁
  • 1篇任立歆
  • 1篇吕玲
  • 1篇蔡春泉
  • 1篇黄敬孚
  • 1篇吴波
  • 1篇张芳
  • 1篇刘杰
  • 1篇石军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现代电生理学...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产期脑损伤儿体感诱发电位在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为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预后 ,研究围产期脑损伤儿早期诊断脑瘫的方法。方法 在临床神经发育学检查的基础上 ,检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以月龄分组 ,正常儿做对照 ,判断异常指标。结果 临床筛查出的 84例脑瘫高危儿 ,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异常结果的患者共 60例 ( 71 43 % )。远期随访证实 60例中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 5 3例。其余 2 4例正常结果中脑损伤儿只有 2例为轻型脑瘫。真实发病率为 65 48% ,准确性为 89 2 9% ,敏感性为 96 3 6% ,特异性为 75 86%。结论 围产期脑损伤儿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对早期诊断脑瘫是一种客观、灵敏、有效的实验室方法。
孙洁民时惠英石军张艳芬
关键词:脑性瘫痪围产期脑损伤体感诱发电位
神经电图检查对脊髓灰质炎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在脊髓灰质炎麻痹早期的应用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麻痹早期(平均4.2天)行神经及肌电图检查,采用肌电图、MNCV、SNCV、Hr、Fw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联合检测,复查时间为发病后平均5.8周。结果:早期的肌电图改变同文献;SCV均正常;Hr、Fw分别46.15%和38.46%的异常,为出波率的减少;MCV出现65.38%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缺失;股神经100%异常亦为波幅降低或缺失,与MNCV结果相比有显著意义(P<0.005)。复查结果均支持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图配合肌电图检查可在早期为诊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股神经运动潜伏期检测在脊髓灰质炎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张艳芬叶露梅
关键词:神经电图脊髓灰质炎
国内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05年
张艳芬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儿童病因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特点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IN-SEP)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Keypoit4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TCS小儿PIN-SEP。将记录电极放置于同侧腘窝、腰3棘突、胸12棘突及头顶,分别记录腘窝电位(PF)、马尾电位(CE)、腰髓电位(LP)及皮层电位(P40)。对检测结果按年龄和病因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IN-SEP检测脊髓段电位显著异常(x2=134.06;P<0.05),其中LP异常率为98%。异常形式主要为诱发电位波形消失,提示TCS主要导致神经元轴索损害。结论PIN-SEP检测对于TCS的定位诊断以及TCS时脊髓神经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张艳芬王萃芳张庆江解丽娟
关键词:脊柱裂胫神经躯体感觉
儿童1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儿童医院收治的119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气、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根据神经电生理将患儿分为DPN组(68例)和非DPN(NDPN)组(51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发现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儿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酮症酸中毒、血脂、C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05)。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血压、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Estimate:0.73,Se=0.29,Wald=6.29,OR=2.07,95%CI:1.17~3.66,P=0.01)、血糖(Estimate=0.86,Se=0.42,Wald=4.15,OR=2.37,95%CI:1.03-5.44,P=0.04)、C肽(Estimate=1.74。Se=0.44.Wald:15.95,OR=5.69,95%CI:2.42—13.37,P=0.01)与DPN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影响DPN的因素较多,病程、血糖、C肽是DPN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防止DPN的发生。
赵彦杨斌黄乐张玲于晓莉张艳芬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型糖尿病儿童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肌电图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利用肌电图技术,分析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相关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临床及肌电图资料,按年龄分成~6个月组及>6个月组,于术前1~3d,接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Fw)、H反射(Hr)、同芯针肌电图(EMG)检测.统计各检测项目和各年龄组异常发生率,并比较之间的差异.结果 MCV检测异常率60.20%,SCV为8.16%,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9.4918,P<0.01),MCV、Hr、Fw、EMG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0.2842,P>0.05).异常形式为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及潜伏期正常.提示神经根性病变,轴突变性.>6个月组异常率明显高于~6个月组(x2=8.4633,P<0.01),提示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异常率增升高.结论 肌电图在了解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变范围,制定疾病程度和预后评估的判断标准,指导康复治疗等中具有重要意义.
张艳芬解丽娟马骁张庆江蔡春泉
关键词:神经管缺损儿童
正常儿童的神经电图检测报告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利用神经电图检测技术,获取不同年龄期正常儿童的有关神经电生理数据,以便在儿科临床应用中提供其详细、有效的判断依据。方法: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405名儿童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F波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FML)。此405名正常儿童按年龄分15组,每组25-40人,分别检测双侧肢体,取单肢结果统计制表。结果:各年龄期各检查项目波形引出率100%。MCV、SCV随年龄增加而增快,潜伏期随年龄增加而延长。除胫后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外,其余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SNAP波幅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F波潜伏期随年龄增加而延长,F波响应率无明显年龄规律,但各神经中以胫神经响应率最高,腓总神经响应率最低。结论:不同年龄儿童MCV、SCV、F波、FML的测值与年龄的增长相关,在临床应用中,应参照相应年龄期正常值作出判断。
张艳芬于晓莉叶露梅张玉琴
关键词:儿童神经电图F波正常值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糖尿病患儿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在儿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交感神经纤维病变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1型糖尿病(T1DM)儿童和30例健康儿童四肢分别进行电刺激SSR检测,测量每个肢体的平均起始潜伏期和峰-峰波幅,并比较2组各肢体的SSR起始潜伏期及峰-峰波幅差异。同时对T1DM组儿童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检测,并对NCV检测异常率与SSR检测异常率进行比较。另外,还对有酮症酸中毒(DKA)史和无DKA史的2组患儿SSR检测异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1DM组患儿各肢体SSR起始潜伏期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a<0.05)。健康对照组30例四肢均可引出SSR波形,T1DM组31例患儿四肢均可引出SSR波形;4例患儿至少有一肢不能引出SSR波形(11.4%),其中2例患儿四肢均未引出SSR波形(5.7%);21例(60%)患儿至少有一肢SSR缺失或起始潜伏期异常,其中15例(71.4%)有DKA史,高于无DKA患儿异常检出率(6例,42.9%),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DM组患儿NCV检测异常10例(28.6%),较SSR起始潜伏期的检出异常率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R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交感神经小纤维病变,较NCV敏感。
于晓莉张艳芬张玉琴黄乐解丽娟朱近吕玲赵彦韦新平
关键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神经病变交感神经系统
1~14岁儿童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测量正常儿童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及胫后神经体感诱 发电位(PIN-SEP),探讨儿童SEP正常值。方法:1-14岁正常儿童390名,分13组, 每岁为一组,均行双侧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及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取单肢结果统 计学处理。结果:儿童SEP波潜伏期随年龄增长先缩短后延长,但不同部位的电位表现并 不一致。峰间期没有年龄规律。结论:严密的正常参考值是正确分析儿童SEP结果的有效 保证。
张艳芬叶露梅张玉琴
关键词: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正中神经SEP正常参考值正常儿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SEP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变化及评估作用。方法 对 3 5例HIE及对照组进行正中神经SSEPs检测 ,观察指标为N2 0 PL(潜伏期 )、N13~ 2 0 IPL(峰间期 )、N2 0 AmP(波幅 )、N2 0 电位时程及N2 0 出波率。结果 两组N2 0 PL、N2 0 AmP、N2 0 时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N13~ 2 0 IPL有显著性差异 ;N2 0 出波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轻度HIE与中、重度比较 ,仅显示N2 0 Am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出波率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结论 SSEPs可作为HIE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
张芳刘凤兰张艳芬徐琦新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体感诱发电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