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聪

作品数:2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血吸虫
  • 11篇吸虫
  • 10篇血吸虫病
  • 10篇吸虫病
  • 10篇虫病
  • 8篇疟疾
  • 6篇钉螺
  • 5篇湖北钉螺
  • 3篇镜检
  • 3篇监测点
  • 3篇病原学
  • 3篇病原学检测
  • 2篇疫情
  • 2篇日本血吸虫
  • 2篇日本血吸虫病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疟疾
  • 2篇晚期血吸虫
  • 2篇晚期血吸虫病
  • 2篇复核

机构

  • 26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6篇张聪
  • 15篇李博
  • 10篇朱红
  • 7篇万伦
  • 7篇孙凌聪
  • 7篇涂珍
  • 6篇唐丽
  • 5篇蔡顺祥
  • 5篇夏菁
  • 5篇何汇
  • 5篇刘建兵
  • 5篇周晓蓉
  • 4篇李凯杰
  • 4篇张娟
  • 4篇张华勋
  • 4篇吴冬妮
  • 3篇林文
  • 3篇曹慕民
  • 2篇董小蓉
  • 2篇单晓伟

传媒

  • 8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公共卫生与预...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传疟媒介种群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传疟媒介种群情况,为制定媒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各选取3个乡镇各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于2016-2018年每年7-9月,每村于室内(人房或牲畜棚)、室外(靠近水稻田)各选取2个调查场所开展1次种群调查,采用灯诱法(19:00至次日07:00)和人工捕蚊法(清晨室内)捕蚊,连续调查3 d。分析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灯诱法和人工捕蚊法捕获按蚊密度差异,人房、牲畜棚和室外等不同捕蚊场所捕获按蚊密度差异。结果2016-2018年,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灯诱法共捕获按蚊54903只,均为中华按蚊,未发现雷氏按蚊及其他按蚊;三年灯诱按蚊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8,P>0.05);不同地区三年灯诱平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1,P<0.05),汉川市按蚊密度[169.85只/(灯·夜)]显著高于其他地区。2016-2018年各年度人房、牲畜棚和室外等不同捕蚊场所按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73,P<0.05;F=3.748,P<0.05;F=4.774,P<0.05),牲畜棚捕获的按蚊密度各年均最高。2016-2018年,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人工捕蚊法共捕获按蚊1318只,均为中华按蚊,未发现雷氏按蚊及其他按蚊;三年人工捕蚊法按蚊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2,P>0.05);不同地区三年人工捕蚊法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94,P>0.05)。结论湖北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广泛存在,有潜在的疟疾传播风险,应继续开展持续、规范的监测工作,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本地传播。
万伦张华勋夏菁吴冬妮张娟曹慕民朱红张聪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
毛蚴人工感染湖北钉螺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不同比例毛蚴人工感染湖北钉螺的结果,探索实验室毛蚴感染钉螺的最佳比例。方法按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为1∶5、1∶10和1∶20三个不同比例,进行毛蚴感染钉螺试验,经一段时间饲养后,用试管逸蚴法分离感染性钉螺,统计不同比例毛蚴感染后钉螺的累计感染率、累计死亡率和尾蚴得量,确定最佳感染比例。结果毛蚴感染钉螺比例为1∶5、1∶10和1∶20时,110 d后钉螺累计死亡率分别为39.80%、43.80%和49.30%,钉螺累计感染率分别为20.10%、37.40%和38.30%,平均逸蚴量分别为911条/只、1 887条/只和1 972条/只。结论毛蚴感染比例为1∶10可作为实验室感染钉螺的最佳比例。
张聪万伦李博周晓蓉朱红蔡顺祥
关键词:毛蚴湖北钉螺
湖北省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湖北省研制的日本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IHA)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已建立的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库和其它寄生虫阳性血清制备测试用质控血清,分别对IHA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IHA试剂盒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分别为97.33%和97.00%,约登指数为0.94;与肺吸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囊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67%、6.67%、33.33%和6.67%。正常保存条件下,试剂盒有效期内的稳定性良好。结论湖北省生产的血吸虫病间接血凝(IHA)试剂盒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均较好,适用于疫区大规模病人筛查。
张聪王晖李博唐丽涂祖武蔡顺祥
关键词: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
湖北省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实验室检测的能力。方法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7—2022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资料,并收集病例血液样品和复核检测登记单。由湖北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对血涂片和血样进行疟原虫检测复核。血涂片采用镜检法复核,并对血涂片的制片、染色和清洁度进行评价;血样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复核。以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的复核结果为标准,分析比较消除疟疾前(2017—2019年)和消除疟疾后(2020—2022年)各市(州)级疟疾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虫种符合率、血片合格率、送样及时性等情况。结果2017—2022年湖北省网络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01例,其中2017—2019年报告409例,2020—2022年报告92例。2017—2019年的样品收集率为99.3%(406/409),收集到的样品合格率为99.3%(403/406);2020—2022年的样品收集率为94.6%(87/92),收集到的样品合格率为82.8%(72/87)。501例报告病例中,经省级疟疾复核确诊疟疾病例451例。2017—2019年确诊疟疾病例373例,其中恶性疟261例(70.0%)、间日疟48例(12.9%)、卵形疟52例(13.9%)、三日疟12例(3.2%);2020—2022年确诊疟疾病例78例,其中恶性疟34例(43.6%)、间日疟20例(25.6%)、卵形疟19例(24.4%)、三日疟5例(6.4%);消除疟疾前后的4种疟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37,P<0.05)。2017—2019年送样时间中位数为3 d(0~16 d),平均4 d;2020—2022年送样时间中位数为4 d(0~224 d),平均8 d;消除疟疾后各地送样时间更长(χ^(2)=25.591,P<0.05)。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9%(373/406)和89.7%(78/87)(χ^(2)=0.452,P>0.05);虫种符合率分别为88.7%(331/373)和78.2%(61/78),消除疟疾前的虫种符合率更高(χ^(2)=6.296,P<0.05)。2017—2019年各市(州)级疟疾实验室共误判75例,误判率为18.5%(75/406),其中定性误判33
易佳吴冬妮董小蓉朱红林文张聪孙凌聪
关键词:疟疾
氯代水杨胺杀灭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新型灭螺剂10%氯代水杨胺制剂(chlorosalicylicamide,LDS)对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和藁杆双脐螺(Biomphalaria straminea)的作用效果,为该灭螺剂的现场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10%LDS配制成有效浓度分别为0.4000、0.2000、0.1000、0.0500、0.0250、0.0125 mg/L的系列标准溶液,在实验室浸泡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观察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浸杀上述2种双脐螺24、48、72 h后螺的死亡情况,统计各组死亡率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_(50))和相对毒力指数,同时设立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50%wet‐table power of niclosamide ethanolamine salt,WPN)为药物对照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去氯水)。结果LDS有效浓度在0.1000 mg/L及以上时,WPN有效浓度在0.2000 mg/L及以上时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浸泡24、48、72 h后死亡率均能达到100%。光滑双脐螺浸泡在LDS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4795、0.04652、0.03710 mg/L;光滑双脐螺浸泡在WPN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6348、0.05705、0.05705 mg/L。藁杆双脐螺浸泡在LDS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1235、0.01399、0.00840 mg/L;藁杆双脐螺浸泡在WPN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5895、0.02571、0.02375 mg/L。以LC_(50)值较大的WPN为标准药物,其相对毒力指数为1.00,LDS对光滑双脐螺浸杀24、48、72 h后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32、1.23、1.54;LDS对藁杆双脐螺浸杀24、48、72 h后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4.77、1.84、2.83。使用LDS浸杀上述2种双脐螺24、48、72 h后,光滑双脐螺存活数均高于藁杆双脐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4、5.263、4.658,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灭螺药物WPN,10%LDS对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杀灭效果更佳,尤其对藁杆双脐螺作用效果更为敏感,具有替代作用。
涂珍赵琴平李博单晓伟张聪孙凌聪元艺
关键词:光滑双脐螺曼氏血吸虫氯代水杨胺
2019—2022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诊断质量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诊断质量情况,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方法收集湖北省2019—2022年疟疾网报病例诊断结果和样本,由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专业人员通过镜检和荧光PCR法对样本进行复核,分析比较阳性符合率和虫种符合率情况。结果2019—2022年,湖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257例。复核确诊阳性病例229例,阳性符合率91.24%(229/251)、虫种符合率86.03%(197/229),不同年份虫种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8,P<0.05)。各市(州)阳性符合率为71.43%~100.00%,虫种符合率为50.00%~100.00%,不同市(州)虫种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83,P<0.05)。不同类别诊断机构阳性符合率为72.73%~100.00%,虫种符合率为0.00%~100.00%。医院的虫种符合率(87.61%)高于疾控机构(54.55%)(X^(2)=81.275,P<0.05)。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虫种符合率分别为91.50%、88.57%、80.00%和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77,P<0.05)。结论湖北省2019—2022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定性诊断质量总体较高,但虫种分型能力有待提高,今后应继续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质量控制,以提高消除后阶段疟疾诊断能力。
易佳董小蓉涂珍孙凌聪张聪林文朱红
关键词:疟疾符合率
毛蚴感染对湖北钉螺生存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究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对湖北钉螺生存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按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为1∶10的比例感染钉螺,同时设对照组(未感染毛蚴的阴性钉螺),各设3组平行。在感染后的0、6、12、24、48、72 h和1、2、4、6、8、12周检测钉螺软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记录钉螺存活情况至感染后15周。结果感染毛蚴后,每周实验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至1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43.60%和5.93%。钉螺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在24 h开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达到最大值,第6周开始趋近于对照组水平;CAT和POD活性在72 h时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分别于第1周和第2周达到峰值,均于第4周时趋近于对照组水平。实验组MDA含量呈持续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自第2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毛蚴感染能够诱导钉螺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感染早期钉螺能够通过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来缓解毛蚴感染的胁迫压力,但随着时间延长,氧化胁迫逐渐超出机体调节能力,机体出现氧化损伤,并最终导致钉螺死亡。
易佳何汇李博涂珍唐丽张聪刘建兵
关键词:湖北钉螺抗氧化酶系统丙二醛
人SNW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调控IFN-β表达的初步研究
2015年
目的克隆人SNW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验证SNW1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探索SNW1基因对IFN-β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以来自293T细胞的c DNA为模板PCR扩增人SNW1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CMV-N-Flag上,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通过瞬时转染和免疫印迹验证SNW1在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确定SNW1在细胞内的定位;利用IFNB启动子荧光素酶双报告系统和仙台病毒(Se V)初步检测SNW1对IFN-β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 PCR扩增出约1.6 kb的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酶切结果表明SNW1成功克隆至PCMV-N-Flag,进一步测序验证SNW1序列正确;Flag-SNW1蛋白大小约Mr70 000,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在Se V感染条件下过量表达SNW1可以显著增强IFN-β的表达,而过量表达的SNW1对IFN-β的本底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SNW1真核表达载体,初步显示SNW1对IFN-β的转录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张聪万伦吕桂阳
关键词:克隆转录调控IFN-Β
2018-2019年湖北省疟疾镜检结果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发热患者疟原虫血涂片制作质量和实验室人员疟原虫镜检能力,为制定和调整本省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湖北省全部网络报告疟疾病例血涂片和从各市(州)疾控中心抽检的疟原虫阴性血涂片进行镜检复核,从血涂片制作、染色、清洁度、镜检结果及虫种符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8-2019年湖北省共复核疟原虫血涂片2136张,血涂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合格率分别为82.77%、81.88%、85.25%,不同地区血涂片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02、113.984、60.519,P均<0.05)。血涂片质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厚血膜脱落、厚薄血膜过大或过小、厚血膜溶血不全和染色过浅。2018-2019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病例285例,实验室镜检复核285例样本,疟疾镜检阳性病例258例,总体疟疾镜检阳性率为90.53%(258/285),虫种符合率为89.92%(232/258),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镜检虫种符合率分别为93.85%、100.0%、80.0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71,P<0.05)。结论应持续加强湖北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疟原虫镜检培训和血涂片质量控制,促进血涂片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增强对卵形疟和三日疟的虫种鉴别能力,以保证消除疟疾后监测阶段疟原虫镜检能力。
涂珍孙凌聪易佳李博唐丽夏菁张聪
关键词:疟疾血涂片
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效果评估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效果。方法采取以人畜查治病、钉螺控制、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2004-2008年全省共查病11 063 267人,治疗血吸虫病1 053 051人,扩大化疗5 055 932人。检查家畜(耕牛)1 240 986头,治疗病畜49 710头,扩大化疗800 741头。累计开展药物灭螺98 512.48 hm2,环境改造灭螺29 899.25 hm2。9个试点村及12个重流行县(市、区)以点带面开展了传染源控制措施。至2008年底,全省人、畜(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1.71%、2.20%,较2004年分别下降56.15%、64.69%。钉螺面积徘徊在7.55亿~7.99亿m2之间。期间全省达到了疫情控制标准,另3个县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4个县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结论湖北省通过实施以人畜查治病、控制钉螺、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措施,如期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目标。
朱红刘建兵蔡顺祥黄希宝肖瑛涂祖武周晓蓉张聪
关键词:血吸虫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