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阳

作品数:26 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北京市联合攻关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腺癌
  • 9篇手术
  • 8篇胰腺
  • 7篇胰腺癌
  • 7篇细胞
  • 6篇细胞株
  • 6篇甲状腺
  • 5篇耐药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胰腺癌细胞
  • 3篇胰腺癌细胞株
  • 3篇实时定量PC...
  • 3篇实时定量PC...
  • 3篇肿瘤
  • 3篇腺癌细胞
  • 3篇耐药细胞
  • 3篇耐药细胞株
  • 3篇甲状腺癌
  • 3篇复发

机构

  • 2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作者

  • 26篇张立阳
  • 10篇赵玉沛
  • 6篇刘子文
  • 6篇郭俊超
  • 6篇马恩陵
  • 6篇廖泉
  • 4篇陈革
  • 4篇李云玖
  • 3篇廉东波
  • 3篇张太平
  • 3篇邱辉忠
  • 3篇于健春
  • 3篇曹越
  • 3篇李小毅
  • 3篇蒋朱明
  • 3篇吴元德
  • 3篇张思源
  • 2篇何小东
  • 2篇牛备战
  • 2篇刘跃武

传媒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中国临床营养...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径≤1 cm高风险甲状腺结节主动监测肿瘤学结局的单中心研究
2023年
目的报道长径≤1 cm高风险甲状腺结节患者主动监测的肿瘤学结局。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534例经超声评估为具有高风险甲状腺结节(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甲状腺结节超声风险分层标准评估为高度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并进行主动监测,入组患者每6个月随诊1次,行体格检查及颈部超声检查。评估随诊过程中患者的肿瘤学结局(疾病进展、疾病复发/转移率等),同时探索了肿瘤体积变化对于评估疾病进展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女413例(77.3%),男121例(22.7%),年龄(42.6±11.8)岁。在中位45.6个月(3.5~176.0个月)的随访期间,534例高风险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26例(4.9%)出现疾病进展,其中19例(3.6%)肿瘤长径增大≥3 mm,7例(1.3%)发现淋巴结转移。47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行延迟手术,其中29例原因为意愿改变。延迟手术患者中,疾病进展患者与改变意愿患者的病理结果与随诊结局无明显差别。年龄≤40岁患者的5年疾病进展累积发生率较>40岁患者高(4.9%比1.9%,P=0.060)。所有患者均无远处转移和死亡发生。在可获得连续体积监测数据且结节长径增大未超过3 mm的595个高风险甲状腺结节中,多次测量中出现过体积增大超过50%和100%的结节分别有184个(30.9%)和79个(13.3%);在体积变化超过50%和100%的结节中,基线肿瘤长径≤0.5 cm结节的比例均明显高于>0.5 cm的结节,分别为(69.0%比31.0%,P<0.001)和(77.2%比22.8%,P<0.001)。结论长径≤1 cm的高风险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主动监测短期肿瘤学结局较好,可考虑作为手术的替代方案。由于病灶体积测量结果的变异度大,其并不适宜作为评估病灶增大的指标。
刘春浩赵豪夏宇曹越张立阳赵亚高璐滢刘睿峰刘跃武刘洪沨孟芝兰刘术舟卢颖帕拉沙特·叶尔肯别克李小毅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高风险体积变化
MDR1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3年
张立阳赵玉沛廖泉郭俊超刘子文陈革张太平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株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再手术4例报道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再次手术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时间3个月~8年,平均47个月。至2012年3月,3例患者分别无瘤生存3个月、3个月以及8年;1例患者于术后8年死于营养吸收障碍,死亡时无肿瘤复发。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低度恶性倾向,以局部复发为主,远处转移少见。手术是复发、转移病例的最佳选择,具有较好疗效。
吴昕张立阳廖泉赵建国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复发
甲状腺肺转移癌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甲状腺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2016年期间收治的15例甲状腺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5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2。年龄36~79岁,平均59岁。4例患者以甲状腺转移癌为首发症状,其余11例从确诊原发肿瘤到发现甲状腺转移癌时间间隔为0~21个月,平均为4个月,其中有8例为同时发现原发灶与转移灶。15例患者中12例经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有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5例接受化疗或放化疗,7例放弃治疗。随访截至2016年8月31日,有5例患者仍生存,其余均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甲状腺肺转移癌少见,临床上需与原发性甲状腺癌相鉴别,细针穿刺活检可以有效诊断;甲状腺肺转移癌预后较差,不推荐手术治疗。
张立阳李小毅刘跃武高维生
关键词:甲状腺肺转移癌预后
疝环填充式与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疝环填充式(Perfix Plug-mesh)与普理灵疝装置(PHS)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所进行的20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156例,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修补术52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短期疼痛、下地时间、并发症及远期不适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随访20.3个月,疝环填充组复发率为1.3%;PHS组未见复发。结论疝环填充式与PHS修补均为理想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具有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特点。相较而言,两种术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应对每位患者进行充分的检查与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疝修补术式。
周皎琳林国乐肖毅张立阳
关键词:疝修补术无张力
增强CT、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胰腺癌手术不可切除性的评估被引量:6
2002年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手术不能切除的主要原因是胰周大血管受侵,本文旨在探讨增强CT、选择性血管造影(selectiveangiography,SAG)评估胰腺癌手术不可切除性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8月7日~2000年8月12日期间收治的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67例,其中胰头癌63例,胰体尾癌4例;术前行增强CT、SAG者分别为31、54例。根据具体的判定指标,由手术医师对患者术前CT或SAG片中胰周大血管的受侵程度进行评估(放射医师的报告作为参考),评估结果与术中血管的实际受侵情况比较,评估上述方法的可靠性。结果:31例行增强CT检查者中,CT提示不可切除者13例,手术证实不可切除者12例,预告值为91%。54例行SAG者中,造影提示不可切除者28例,手术证实不可切除者23例,预告值为82%。增强CT和SAG对于评估胰腺癌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分别为60%、91%、92%和77%、79%、82%。增强CT和SAG联合评估胰腺癌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100%、100%。结论:增强CT、SAG作为非手术技术手段是术前评估胰腺癌不可切除性的可靠方法,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告值。
张立阳赵玉沛
关键词:不可切除性胰腺癌手术选择性血管造影SAG
罕见Riedel甲状腺炎的诊断及处理被引量:2
2007年
安亚伟张立阳马恩陵王克勤
关键词:RIEDEL甲状腺炎慢性炎症侵袭性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或残石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王智张立阳何小东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术后残石手术治疗
胰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SW1990/ADM的建立及其耐药机理研究
目的:建立人胰腺癌阿霉素(ADM)耐药细胞株SW1990/ADM,探讨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ADM体外浓度梯度倍增法诱导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10个月,获得耐药细胞株SW1990/ADM,脱药培养2个月后检测其...
张立阳赵玉沛吴元德廖泉郭俊超刘子文张太平
文献传递
胰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SW1990/ADM的建立及其耐药机理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 建立人胰腺癌阿霉素 (ADM )耐药细胞株SW 1990 /ADM ,探讨其耐药机理。方法 采用ADM体外浓度梯度倍增法诱导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 10个月 ,获得耐药细胞株SW 1990 /ADM ,脱药培养 2个月后检测其生物学性状、药物敏感性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功能及表达情况。结果 与亲本细胞株SW 1990相比 ,SW1990 /ADM在形态学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对包括ADM在内的多种化疗药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其对ADM、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和健择的耐药指数分别达到 4 9.6 0、7.2 5、3.80和 1.2 5 ;其mdr1mRNA的表达亦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SW 1990 (P<0 .0 1)。结论 体外浓度梯度倍增法可建立稳定传代的人胰腺癌耐药细胞株SW1990 /ADM。其耐药性与mdr1的表达呈正相关。
张立阳赵玉沛吴元德廖泉郭俊超刘子文张太平
关键词:ADM耐药细胞株胰腺癌阿霉素耐药机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