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1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3篇整治
  • 3篇农村
  • 3篇农村居民
  • 3篇农村居民点
  • 3篇居民点
  • 3篇村居
  • 2篇修正法
  • 2篇农田
  • 2篇基本农田
  • 1篇多因素综合评...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整治潜力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土地可持续利...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中央广播电视...
  • 1篇国家信息中心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0篇张瑞娟
  • 8篇姜广辉
  • 4篇何新
  • 3篇王新盼
  • 3篇马雯秋
  • 2篇曲衍波
  • 2篇王明珠
  • 2篇周丁扬
  • 1篇宫攀
  • 1篇赵婷婷
  • 1篇汤怀志
  • 1篇孙富国
  • 1篇周涛
  • 1篇张翠玉
  • 1篇付晶
  • 1篇韩非
  • 1篇谭雪晶

传媒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方法被引量:50
2013年
现有耕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大都直接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忽略了耕地整治工程措施可改造的耕地质量限制因素与农用地分等因素的非衔接关系,掩盖了土地整治对耕地限制因素可改造程度差异。该文基于耕地整治可改造因素修正,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服务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质量潜力计算模型(修正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整治前沈阳市耕地质量利用等为5.6等,整治后耕地质量可提高1.2个利用等;得到的耕地利用等指数与基准作物实际产量相关系数R2为0.8517,精度高于农用地分等结果。修正法测算的耕地整治质量潜力增强了耕地整治工程措施与耕地质量限制因素的结合程度,避免了某些限制因子难以改造或难以达到最优值而导致的整治潜力结果偏差,提高了潜力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可为市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方法参考。
张瑞娟姜广辉周丁扬孙富国王新盼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农用地修正法
北京国土空间结构与未来空间秩序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框架被引量:15
2011年
分析国土空间结构现状,规范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编制的角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信息熵等方法,刻画北京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结构间均衡和稳定程度,并运用空间转换矩阵分析了国土空间结构变化,揭示了国土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和规范空间秩序的原则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以及"三多三少"的特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日渐萎缩,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偏移,国土开发趋于无序。未来北京市国土利用应充分体现首都的功能和特色,严格管制生态人文关键区域、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开发东南、控制西北、保护西部,严控城市发展边缘,按照生活、生态、生产的顺序进行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而四类功能区则应分别按照疏解、控制、集聚、保护的原则发展,共同构建北京市城乡协调、疏密有度、协调清晰的国土利用总格局。
姜广辉付晶谭雪晶宫攀张瑞娟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秩序人居环境
土地利用伦理观水平测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土地利用伦理是人与土地利用关系在认知、态度、价值观、行为等多层面的客观反映,对其进行测度,有助于推进土地伦理观的提高,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理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实践行为和人类之间关系五方面对北京市、山东省泰安市公众的土地利用伦理观进行测度。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的土地利用伦理观水平偏低,平均分为60.3,且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土地利用伦理观水平差异明显;(2)土地利用伦理观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但实践行为严重滞后,亟待提高;(3)公众认为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土地法律法规、每个人的努力、教育与宣传、行政手段等。研究建议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土地利用伦理教育与宣传,推行土地利用经济伦理、行政伦理、法律伦理,以增强全民保护土地的伦理道德意识。
田盈盈韩非张瑞娟周丁扬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问卷调查
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被引量:27
2015年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布局的科学表征与分类研究。该文通过阐释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内涵及关键构成要素,构建了多维度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及组合矩阵,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可从空间规模、形态及区位3个维度刻画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共划分为10种布局类型,以中等规模-形态一般规整-优势区位、中等规模-形态规整-优势区位为主。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起到基础性控制作用,而城镇辐射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达性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状态。基于组合矩法综合多维度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可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
张瑞娟姜广辉王明珠马雯秋何新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分区被引量:52
2015年
农村居民点形态特征是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其形态特征空间集聚格局可为农村居民点分区提供基础依据。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测度其空间关联性,获取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集聚格局,进而结合村庄定位、相关规划等,提出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分区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分布均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正相关类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而负相关类型则呈零星分布。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格局,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的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和分布的集聚区域空间一致性较强,而城市化、工业化等人文过程则降低了其空间一致性。可据此将农村居民点分为5个管理区域,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管理应注重其用地综合效益的提升,适时调整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半山区应因地制宜推行区域统筹的综合管理模式;而山区则应突出村庄特色,完善居民点内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
姜广辉何新马雯秋王明珠张瑞娟
关键词:土地利用自相关农村居民点
基于空间集聚格局和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被引量:38
2015年
划定优质高产、连片闭合、空间连续、边界清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地块空间组合"回归其"分区"的科学本质,形成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作用的闭合区域,对促进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从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发展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4个方面评价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采用局部Moran’s I指数确定优质基本农田空间集聚格局,进而利用缓冲区分析提取线状地物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划定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功能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结果表明:1)平谷区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指数平均为53.66,综合质量整体较优。2)基本农田高高集聚区(H-H)和低高集聚区(L-H)形成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11 568.93 hm2;3)经边界修正后,平谷区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4个,面积共13 395.99 hm2,涵盖基本农田比例约80%;相比原方案,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在空间连片度、边界规整度及用途均质度等方面均得到优化。未来应加强保护区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加快区内非农地类退出,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建设,实施基本农田园区式管理。基于空间集聚格局与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可为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姜广辉张瑞娟张翠玉曲衍波汤怀志
关键词: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被引量:35
2015年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应着眼于三个重点区域:维持四座楼自然保护区周边生态系统健康,加强生态廊道建设,避免产生保护区"孤岛效应";对于丘陵山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趋坏的区域,应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维护关键性生态用地;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中心区域,应限制建设用地拓展,推行生态型土地整治,缓解土地生态系统压力。
何新姜广辉张瑞娟马雯秋周涛
关键词:PSR模型
教育期望对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石家庄市初级中学的实证研究
学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成长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是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迫切愿望。已有研究表明,学生...
张瑞娟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被引量:112
2013年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基础上,修正得到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结合基本农田质量现状及其限制因子可改造程度,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和经整治后可建成2个层次上划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区适宜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农田有6036.98hm2,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3.54%。其中1026.70hm2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集中分布在马昌营镇和大兴庄镇等西南平原乡镇,其他5010.28hm2为经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区和半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立足区域特点,分类推进,已具备建设条件的西南部平原区应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平原区需要重点协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关系,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半山区应在提升农田质量的同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赵婷婷曲衍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基于系统相互作用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重构被引量:8
2015年
潜力界定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中的核心基础理论,是科学开展潜力测算、划定整治分区、提出整治目标、制定整治模式等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受"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驱动明显,导致单一、静态的潜力观,无法正确引导实践.本文针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界定中对潜力产生根源、内涵和内容阐释不明等问题,以农村居民点整治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相互作用揭示潜力产生根源,重构潜力内涵和内容,探讨多元潜力实现机制,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化具有推动意义.
王新盼姜广辉何新张瑞娟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