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泉

作品数:57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9篇文学
  • 26篇沦陷
  • 26篇沦陷区
  • 21篇沦陷区文学
  • 17篇代文
  • 16篇现代文
  • 16篇现代文学
  • 1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2篇作家
  • 11篇文学研究
  • 8篇学史
  • 8篇文学史
  • 7篇殖民
  • 7篇梅娘
  • 6篇中国现代文学...
  • 6篇现代文学史
  • 5篇作家群
  • 5篇文化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机构

  • 54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55篇张泉

传媒

  • 10篇北京社会科学
  • 7篇抗战文化研究
  • 5篇文艺争鸣
  • 3篇瞭望
  • 3篇抗日战争研究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中文自学指导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书写遭遇文学记忆——以从文80载的抗战时期沦陷区女作家梅娘为例
2013年
中国近代史上的日本占领区文学,隶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时空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对其加以研究时,方法问题尤其重要。通过评介北方沦陷区代表梅娘及其研究史,提出进行相关研究的两个背景性框架:"记忆所系之处"历史解读法;四个与殖民、殖民语境相关的宏观维度。借助这两个背景框架,建立起设身处地的视角,或许有助于在更为宽阔的视野中阐释研究对象,辩证地认识其文学活动中的殖民地痕迹,同时,也有助于在中国现代史里构建更为客观的殖民地的文学想象和文学记忆。
张泉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沦陷区文学梅娘
东亚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区域/国别/全球史方法——从《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引发的争论说起被引量:2
2019年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改变中国命运和世界格局的大时代,原本就封闭在广袤的日本占领区之内的沦陷区文学,顺理成章地被排除在现代知识谱系之外。重新发现日本占领区文化生活史里的沦陷区文学,并将其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进程,是与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伟大的改革开放工程同步的。迄今40年间,围绕着沦陷区文学的价值判断问题,发生过多次争论。2000年开年在《文艺报》上展开的争论,持续的时间最长。世纪转折期的这场争论已然成为历史,但如何认识这场争论,依然是深化沦陷区文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引入与殖民语境相关的四个维度、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厘清错综复杂的沦陷区文学的真相与表象,真实还原沦陷区文学的历史样貌。
张泉
关键词:沦陷区文学
北京沦陷期诗坛上的吴兴华及其接受史——兼谈殖民地文学研究中的背景问题被引量:2
2011年
在文学史上,由于各种缘由,总有一些应当纳入的作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缺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近代中国日本占领区的一代中国作家退出文坛。这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北京沦陷期诗人吴兴华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对于吴兴华现象的复杂性,本文从几个层面加以考察:沦陷期北京诗坛生态;吴兴华在沦陷区文学场域中的位置,即被同时代文坛、读者接受的情况;战后文坛对吴兴华的接受史,即后来的被经典化的过程。
张泉
关键词:沦陷区文学
梅娘:她的史境和她的作品世界被引量:22
1997年
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曾一度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家,梅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女作家梅娘置于一定的“史境”之中,阐述并分析了她艺术世界的内在底蕴以及这一底蕴的历史成因。认为其作品中绵延不绝的顽强女性意识和独特叙事风格,正是那个社会环境与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张泉
关键词:梅娘
东北作家群中的内地作家和撤离作家--抗战时期东北流离作家群研究之一被引量:2
2016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身在内地的东北作家失去了故乡家园.在东北沦陷区,一批批作家或自主或被动地出走,进入关内,形成流离作家群,也称东北作家群.作家流离的原因多种多样,逃离法西斯文化统制、反抗殖民是绝大多数人的诉求.文学是作家与环境即时互动的精神产品.文艺生产者的流离、语境的转换,必然导致文学的重组.本文主要梳理东北作家群中的内地作家和撤离作家两个群落.
张泉
关键词:抗战文艺东北作家群
沦陷区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被引量:4
2002年
张泉
关键词:现代文学沦陷区文学文学研究抗日战争时期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易代前夕,中共高层刘少奇、周恩来以及胡乔木、夏衍等文化界领导人先后指示,北京、上海保留几家内容日常、形式通俗的民间报纸,继续为其在旧社会的特定读者群服务,甚至可以囊括小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分子,以及中小工商业者、店员、里弄居民和家庭妇女等较为落后的分子。其预期目的是引导这批人在新社会的进步。由于北京、上海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在新中国的区域定位不同,这一传媒布局仅在上海实现。小报《大报》《亦报》,加上香港《大公报》、上海《新民报·晚刊》,构成了1950年代特有的《亦报》场域。《亦报》场域存续八年,为初创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新中国文学话语的转变过程,提供了另一类别的生产方式和文学文本。将其纳入当代文学史,或可有助于重现“十七年”文学的复调走向,呈现尚未被学界充分认识的“十七年”文学前半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张泉
关键词:梅娘沦陷区文学新中国文学
新中国文学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的当代文学,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影响当代中国文学走向的中外现代思想资源,包括“五四”新文学、延安文艺、民国时期国统区文学、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模式以及东西方现代文学和思潮。理清它们的起落消长与当代文学观念的调整和艺术方法的革新间的关联,不仅有助于面对未来而且有可能重新激活“传统”,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架更为清晰、完整。
张泉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
二论史实是评说沦陷区文学的前提——对《沦陷区文学认识误区》的回应被引量:5
2001年
张泉
关键词:沦陷区文学文学评价常识性错误学术规范
中国现代文学史亟待整合的三个板块——从具有三重身份的小说家王度庐谈起被引量:6
2010年
因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美国奥斯卡奖而重被世人关注的小说原作者王度庐,具有沦陷区作家、少数民族作家、通俗作家的身份。这三种身份形成的不同线索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从而产生了错综复杂的阐释迷局,致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通史处于缺失状态。通过解析王度庐这一个案,或许有助于充分估价中国学术传统,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研究思路,进而深化当下有关文学史的讨论,推进方兴未艾的重写文学史工程。
张泉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沦陷区满族武侠小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