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细胞
  • 10篇间充质
  • 9篇干细胞
  • 8篇外胚间充质干...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4篇神经嵴
  • 3篇体外
  • 2篇单片
  • 2篇单片机
  • 2篇神经嵴细胞
  • 2篇缺损
  • 2篇微环境
  • 2篇细胞分化
  • 2篇接口
  • 2篇间充质细胞
  • 2篇分化
  • 2篇哺乳动物
  • 1篇点阵式
  • 1篇点阵式液晶显...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交通大学
  • 2篇解放军第97...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张建平
  • 9篇周泽渊
  • 9篇金岩
  • 7篇史俊南
  • 5篇于淑湘
  • 4篇段晓燕
  • 2篇张铭
  • 2篇尤苏霞
  • 2篇赵文明
  • 1篇轩昆
  • 1篇曹建章
  • 1篇李创社
  • 1篇宋建平

传媒

  • 4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1996年全...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1997
  • 2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位A/D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阐述了AD1674的组成原理,功能特性以及与8098单片接口技术,作为例子,给出一种接口方法与软件方法。
张建平曹建章
关键词:A/D转换器单片机接口数据采集
瞬变电磁仪的研制
该文采用瞬变电磁理论,用MCS-8098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研制一台瞬变电磁仪.它可以应用于勘探地下不均匀体.文中解决了同一观察点可以采样40道,获得较短的方波信号下降沿,同步去除干扰噪声等问题;仪器采用汉字菜单;性能...
张建平
关键词:微控制器瞬变电磁法抗干扰硬件瞬变电磁仪
哺乳动物外胚间充质细胞的表型和形态学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胚胎中外胚间充质细胞表型和形态鉴定。方法 :取E12SD大鼠胚胎颌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和电镜观察。结果 :免疫组化抗LNGFR、NF、NSE、S10 0、Vimentin呈阳性着色 ,抗GFAP呈阴性着色 ;细胞主要为间充质样细胞 ,形状不规则 ,呈多突起的星形或梭形 ,突起不规则 ;核、浆比例大 ;核仁明显 ,大、靠边 ;常染色质多 ,异染色质少 ;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及少量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电镜结果显示细胞代谢旺盛 ,增殖活性高 ,处于未分化状态。结论 :外胚间充质中存在表达神经嵴前体细胞标志LNGFR的细胞 ,而且这些细胞在形态上也明显处于未分化状态 。
周泽渊金岩史俊南张建平轩昆于淑湘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
诱导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利用矿化液诱导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鉴定,以大鼠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经矿化液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形态为立方状,紧密排列,类似成骨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增长,可形成矿化结节;免疫组化显示诱导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表达I型胶原;RT-PCR结果说明诱导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成骨细胞特异标志-骨桥素mRNA。而对照组细胞形态未出现变化,也无成骨细胞标志表达。结论: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经矿化液诱导后成为成骨细胞。
周泽渊于淑湘史俊南张建平金岩尤苏霞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微环境
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的体外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
2005年
外胚间充质(ectomesenchyme)是一种胚胎发育早期颅面部出现的多能性结构(multipotentstructure) ,大多数颅面部结构和组织均由其衍生而来,这提示外胚间充质中存在一种干细胞,即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stemcells,EMSCs)。为了分离和鉴定EMSCs,对E1 2 5的SD大鼠颌突组织细胞进行了流式细胞学分析,发现其中的外胚间充质细胞表达多种神经谱系和中胚层谱系的标志,包括p75、CD5 7和nestin等。根据此特点,采用磁细胞分离技术对p75 +的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进行了分离和克隆培养。克隆分析表明,单个p75 +细胞经过1 0~1 4d培养,可以形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组成的多潜能性克隆(multipotentclone) ,提示该群外胚间充质细胞具有多潜能性。同时,亚克隆分析表明,多潜能性子克隆中的单个p75 +细胞具有再次形成多潜能性克隆的能力,说明这些细胞在体外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这些结果提示,p75 +细胞同时具有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因此是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该干细胞的分离对于口腔颅面部的起源和发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干细胞的高度可塑性也预示它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种子细胞,为组织工程皮肤、肌肉、软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张建平段晓燕周泽渊赵文明金岩
关键词:干细胞体外分离神经嵴细胞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与bFGF协同促进小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体外自我维持
2005年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factor ,LIF)可以抑制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维持其自我更新,因而用于该干细胞的体外扩增。由于不同的胚胎或成体干细胞分化特性相差很大,因此,LIF可能对不同的干细胞有不同的作用。对新鲜分离的小鼠外胚间充质细胞(ectomesenchymalcells ,EMCs)在有或无LIF的培养条件下,观察了细胞生长的特性,表型变化等,并通过检测其中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stemcells ,EMSCs)的水平,探讨LIF与EMSCs的关系。结果表明:(1)LIF的受体gp130表达于未分化与早期分化的EM SCs表面,提示LIF对于EMSCs具有潜在的调节作用;(2 )LIF促进小鼠EMSCs的自我维持,bFGF则对此具有协同作用。因此,LIF与bFGF联合对体外培养和扩增小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对其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张建平金岩段晓燕周泽渊赵文明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外差锁定放大技术及在STM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外差锁定放大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STM中的应用。
李创社曹建章张建平宋建平
关键词:STM扫描隧道显微镜
基于资产交易理论的国有股权转让绩效实证检验
张建平
哺乳动物颌突前体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表型(英文)
2010年
背景: 目前尚不能确定哺乳动物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是否也来源于迁移的神经嵴干细胞。目的:了解哺乳动物颌突前体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分化方向,探讨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表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 E9.5,E10.5,E11.5,E12.5d期间,SD 大鼠颅面部外胚间充质细胞的分子表达谱及其变化。结果与结论:颌突的前体细胞表达多谱系标志,包括某些神经谱系的标志以及中胚层来源的标志,随着发育的进行,神经谱系标志下调,而中胚层谱系的标志出现或上调,提示该群细胞分化活跃,具有干细胞的特点;此外在该群细胞中检测到始终有 3%~4%的细胞表达神经嵴干细胞特异性标志 CD57 和P75,提示哺乳动物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神经嵴,在定居后逐渐分化的同时,仍以某种机制维持自身数量的稳定。
周泽渊金岩于淑湘史俊南张建平段晓燕
关键词:神经嵴间充质细胞干细胞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的分离鉴定及其可塑性研究
张建平
关键词:神经嵴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多潜能性黑色素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干细胞生物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