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岩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2篇叶尔克西
  • 2篇永生
  • 1篇代表作
  • 1篇代表作家
  • 1篇董立勃小说
  • 1篇艺术价值
  • 1篇艺术真实
  • 1篇人性
  • 1篇人性本真
  • 1篇散文
  • 1篇散文集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意识
  • 1篇史剧
  • 1篇思想艺术
  • 1篇思想艺术价值
  • 1篇死亡之美
  • 1篇桃花
  • 1篇桃花扇
  • 1篇情感

机构

  • 6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6篇张岩
  • 1篇张书群
  • 1篇朱秋德

传媒

  • 5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浅析叶尔克西散文集《永生羊》被引量:2
2012年
叶尔克西以其对草原生活不断回溯的牧羊女的成长历程彰显了鲜明独特而强烈的生命意识。她在耳濡目染母族文化万物有灵观念的同时,耳闻目睹了身边各种生命的死亡,对死亡的认知亦由困惑、恐惧、痛苦而为微笑释然,自然而然,将人之生命历程视为一种自然生命的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必然过程。面对死亡的坦然涵养了叶尔克西坚定而坚强的生命意志,让她的散文含蓄蕴藉地传递出深沉丰厚的意蕴。
张岩
关键词:生命意识向死而生死亡之美
《桃花扇》思想艺术价值新探被引量:2
2001年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桃花扇》作为一部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历史剧作出了新的阐释和评价。从艺术角度来说 ,《桃花扇》的成就不在于其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 ,而在于其赋予历史生活以戏剧性 ,在于其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南明王朝的灭亡 ;从思想深度来说 ,孔尚任通过《桃花扇》这一文本形式 ,对大厦将倾之时的整个士大夫阶层进行了质疑 ,不只认定权奸误国 ,同时认为忠臣良将救世乏术 ,亦难辞其咎。顺理成章的结论就是整个士大夫精英阶层不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社会底层人士高尚可敬 ,代表未来和希望。
朱秋德张岩
关键词:《桃花扇》历史剧艺术真实历史本质
当代新疆文学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该文试图对当代新疆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新疆文学的含义加以界定。无论是从文学自身还是从文化层面,西部文学这一指称已不能涵括新疆文学的独特性;从新疆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显示出独特性,又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张岩
在对历史的民间审视中透视人性的本真——评董立勃小说《暗红》
2009年
新疆实力派作家董立勃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文学体验与丰富的生活积累,创作了一部场景恢宏、壮阔的人生与历史巨作《暗红》。作品在对历史的民间审视中塑造出了人性的复杂,透视出了人性的本真,展现出了民间世界的永恒魅力。
张书群张岩
关键词:人性本真董立勃小说
论“卡塔西斯”的发生被引量:2
2005年
“卡塔西斯”一词出现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功用的论述中。中国翻译界历来有不同的译法,文学评论界也有相异的解释;但相同之处是他们都看到了悲剧(文学)对人心灵产生的微妙影响。该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探寻卡塔西斯的发生,亦即卡塔西斯是否能够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等相关的具体问题。
张岩
关键词:卡塔西斯情感
“永生羊”与“一个地区”——叶尔克西与沈苇创作比较
2010年
关于新疆多元文化语境下作家叶尔克西和沈苇的创作比较,两位作家都是新疆汉语写作的代表作家,前者是有着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背景的新疆本土住居者,汉语是其母语之外的写作语言;后者是上世纪80年代自我放逐来到新疆并在此定居,是一个将新疆视作第二故乡的诗人。二者的创作有相同的特点,即让读者体味到的不仅是一个地域的外部景观所带给人的冲击,更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
张岩
关键词:叶尔克西永生多元文化语境代表作家民族文化背景汉语写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