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凤春

作品数:217 被引量:53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82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5篇乳腺
  • 85篇腺癌
  • 84篇乳腺癌
  • 75篇细胞
  • 62篇肿瘤
  • 36篇干细胞
  • 31篇基因
  • 29篇化疗
  • 28篇预后
  • 25篇耐药
  • 24篇癌干细胞
  • 20篇乳腺癌干细胞
  • 19篇胃癌
  • 17篇淋巴
  • 15篇肿瘤干细胞
  • 15篇内分泌
  • 15篇分泌
  • 14篇多态
  • 14篇多态性
  • 13篇淋巴瘤

机构

  • 9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4篇上海交通大学
  • 73篇上海交通大学...
  • 52篇吉林大学中日...
  • 4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吉林大学
  • 5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14篇张凤春
  • 54篇徐迎春
  • 52篇徐海燕
  • 30篇林玉梅
  • 20篇王红霞
  • 13篇张雁云
  • 12篇唐雷
  • 11篇马越
  • 11篇陈彬
  • 10篇张秀梅
  • 10篇张志影
  • 9篇黄明主
  • 9篇姜玉珍
  • 9篇闫宁宁
  • 8篇任芳
  • 8篇卢振霞
  • 8篇孙延霞
  • 7篇田春艳
  • 6篇张桂珍
  • 6篇徐迎春

传媒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肿瘤
  • 9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第六届中国肿...
  • 6篇第十七届全国...
  • 5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长春医药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2000全国...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18篇2015
  • 28篇2014
  • 9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4篇2009
  • 15篇2008
  • 13篇2007
  • 15篇2006
  • 3篇2005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与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他莫昔芬耐药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生长因子及其下游的Ras-RabMek-MAPK和P13K-Akt通路过度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密切相关。15%~30%的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通过点突变扩增或过表达,与乳腺癌对各种治疗产生抗性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生长因子可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组机制使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极低的雌激素水平也可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雌激素消除后获得性耐药的高敏状态的共同特征是ERα表达增强、MAPK和PI3K信号活性增强。生长因子信号途径的过表达也可下调ERα的表达和功能,致使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非依赖性和对抗雌激素治疗的耐药。因此,靶向生长因子家族及其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关键酶类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内分泌耐药的肿瘤细胞。体外研究已发现,吉非替尼可以延迟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消除的耐药,同时也可显著抑制对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靶向Ras-Raf-Mek—MAPK途径的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R115777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内分泌治疗失败的乳腺癌的有效率为24%。临床前研究发现,靶向PI3K—Akt途径的CCI779可以杀灭ER+的耐药乳腺癌细胞。但由于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相互交联的复杂网络,推测联合用药和靶向多位点的药物也许具有更好的疗效。
张战民张凤春
关键词:内分泌系统药物耐受性信号传导
人参皂苷Rg3抗鼠源性膀胱癌的侵袭和转移
应用爪垫接种鼠源性膀胱癌细胞的 BBT739小鼠转移模型和肾被膜下侵袭模型,我们检验人参皂苷 Rg3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在体外粘附实验中,不同剂量的人参皂苷 Rg3明显抑制了肿瘤细胞对基底膜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粘连蛋白...
杨威李胜文李凡张凤春
文献传递
^(18)F-FDGPET/CT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应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病理学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5例,按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的表达状态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分析^(18)F-FDG PET/CT最大葡萄糖标准摄取值(the 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of glucose,SUVmax)与乳腺癌不同ER、PR、HER-2状态、分子分型和肿瘤分级间的关系。其中18例患者于化疗后再次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SUVmax变化率=20%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代谢反应组(SUVmax变化率≥20%,12例)和代谢无反应组(SUVmax变化率<20%,6例),分析2组患者与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ER阴性组(19例)、PR阴性组(27例)和HER-2阳性组(7例)患者的SUVmax分别高于相应的ER阳性组(26例)、PR阳性组(18例)和HER-2阴性组(3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asallike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18)F-FDG PET/CT SUVmax分别高于Luminal A型组(P<0.001,P=0.010),Basal-like型乳腺癌患者^(18)F-FDG PET/CT SUVmax高于Luminal B型(P=0.011)。G3级乳腺癌患者^(18)F-FDG PET/CT SUVmax分别高于G2和G1级乳腺癌患者(P值均<0.05)。代谢反应组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代谢无反应组患者(P=0.001)。结论:不同ER、PR、HER-2状态、肿瘤分级和分子分型对^(18)F-FDG PET/CT SUVmax均有影响,^(18)F-FDG PET/CT SUVmax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有关。
张月明周晔明徐海燕徐迎春张凤春
关键词:乳腺肿瘤复发肿瘤转移肿瘤分级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193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71名正常女性对照者ESR1基因上rs11155816位点的基因型,以SPSS 11.0软件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rs11155816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患者肿瘤位置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年龄、大小、组织学类型、受体表达无关。rs11155816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人群与正常对照者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乳腺癌人群中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正常人群(23.8%比15.5%,P<0.05)。结论:rs11155816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位置和远处转移相关,等位基因A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
张凤春徐迎春王红霞唐雷马越
关键词:乳腺肿瘤多态性单核苷酸
原代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微球体培养法富集原代乳腺癌干细胞,考察微球体形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悬浮细胞培养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来源的原代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收集培养第14天的微球体细胞,流式分选分析CD44+/CD24-表型...
张凤春南飞飞王红霞唐雷马越徐海燕徐迎春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机制细胞形态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族乳腺癌FEC方案化疗毒副反应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YMS)多态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型与化疗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ESR1基因5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5UTR)的28bp重复序列(28bp VNTR...
张凤春徐海燕任芳马越唐雷王红霞徐迎春
TOP2A基因对FEC方案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价值
目的: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Ⅱalpha,TopⅡα)是DNA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酶,使其成为包括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在内的许多乳腺癌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TopⅡα及其编码基因TOP2A...
张凤春徐海燕徐亮任芳陈彬杨懿瑾唐雷林玉梅
关键词:术后化疗
2018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关于恶性肿瘤患者生育能力保护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保护日益受到肿瘤学、生殖医学界的重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2018年7月1日在《JCO》发表了"癌症患者保留生育能力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主要内容包括:(1)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应该尽早与接受治疗的癌症育龄患者、癌症儿童患者的父母或监护人,对不育的可能性、潜在生育威胁、保留生育能力的选择进行讨论,并将所有潜在患者转诊给合适的生殖专科医师,以便为其保留生育能力提供最广泛的选择。(2)精子、卵母细胞、胚胎冷冻保存被作为临床实践中标准保护方法并且广泛推行。(3)推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 GnRHa)以及其他的卵巢抑制方法作为保留生育能力的措施,其证据尚存在分歧。(4)卵巢组织冷冻保留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并且可能成为未来的标准疗法。本文就指南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提高我国学者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生育保护的认识。
刘照南徐迎春张凤春
CD20^+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利妥昔单抗相关间质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及治疗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在CD20^+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治疗中其相关间质性肺炎发生的可能风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D20^+BCL利妥昔单抗相关间质性肺炎与临床和免疫表型特征、细胞起源的相关性及有效治疗方法。结果:在临床特征上,6例患者间质性肺炎诊断前1周内均伴粒细胞缺乏或减少,CD20^+BCL初发时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值均明显增高,为正常值的1.5~10倍以上,其中2例>2000 U/L者,间质性肺炎最为严重。在免疫表型特征上,6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均呈双表达(Bcl-2^+Bcl-6^+c-Myc^+、Bcl-2^+c-Myc^+或Bcl-6^+c-Myc^+);6例患者中5例为非生发中心型,1例为生发中心型。所有患者的Ki-67均高达80%~90%。经以甲基强的松龙为主的治疗5~9 d,6例间质性肺炎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具有双表达、非生发中心和Ki-67增高等免疫特征和粒细胞缺乏、LDH增高等因素可能与利妥昔单抗相关间质性肺炎的风险因素有关,以甲基强的松龙为主的治疗可能是有效治疗方法。
徐海燕陈彬张玲陈中磊王强力张凤春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被引量:2
2004年
林玉梅张凤春干惠珠段修康
关键词:贫血白血病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