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北笙

作品数:88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化合物
  • 23篇配合物
  • 20篇金属
  • 17篇配体
  • 16篇簇合物
  • 14篇晶体
  • 14篇晶体结构
  • 12篇配位
  • 10篇过渡金属
  • 10篇分子
  • 9篇
  • 8篇原子
  • 7篇NMR
  • 6篇电化学
  • 6篇质谱
  • 6篇手性
  • 6篇手性膦
  • 6篇膦配体
  • 6篇立方烷
  • 5篇质谱研究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福...
  • 42篇中山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河北师范学院

作者

  • 88篇康北笙
  • 22篇吴达旭
  • 17篇刘秋田
  • 16篇刘汉钦
  • 15篇苏成勇
  • 11篇童叶翔
  • 10篇施继成
  • 9篇彭金海
  • 9篇陈忠宁
  • 9篇张华新
  • 7篇陈昌能
  • 7篇翁林红
  • 7篇卢嘉锡
  • 7篇洪茂椿
  • 6篇陈学太
  • 6篇蔡元坝
  • 6篇蔡进华
  • 6篇郑康成
  • 5篇陈春龙
  • 5篇张利

传媒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0篇Chines...
  • 7篇中国科学(B...
  • 7篇波谱学杂志
  • 7篇化学学报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质谱学报
  • 3篇化学通报
  • 3篇Chines...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电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7
  • 3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7篇1999
  • 9篇1998
  • 8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 6篇1994
  • 6篇1993
  • 7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8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有新奇结构单元[Co3 ■3 (PR3)3钴化合物的磁性研究
<正>近年来,含膦或巯基配体的金属化合物已被广泛研究,但含有双齿硫及膦混合配体的化合物却较少见诸报道。最近我们合成了四
吴达旭江飞龙彭金海康北笙
文献传递
钼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化学——Ⅳ.双类立方烷化合物与酰氯的反应
1989年
我们曾利用类金刚烷结构的多铁巯基化合物(Et_4N)_2[Fe_4(SR)_(10)](R为拉电子的芳基C_6H_5或C_6H_4CH_3)与(Et_4N)_2MoS_4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Fe(SR)_6桥的双类立方烷化合物[{Mo(FeL)_3S_4}_2(μ_2-SR)_6Fe]^(z-)(L=SR,z=4;R=Ph,1a;R=o-C_6H_4CH_3,1d;R=m-C_6H_4CH_3,1e;R=p-C_6H_4CH_3,1f)。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并开展了磁学研究。确认它们都具有1的阴离子结构,其Mo-Fe-Mo’距离都在7.2A左右。当R为推电子的脂肪族基因(如Et或CH_2C_6H_5)时,其相应的距离为6.6—6.7A。原子距离的数据提示。
康北笙吴达旭刘汉钦
关键词:酰氯
新型V_2Ag_2S_4类立方烷簇合物(Et_4N)_2·[V_2Ag_2S_4(OC_4H_8dtc)_2(PhS)_2]的合成与结构被引量:1
1994年
一个新型的V_2Ag_2S_4异金属立方烷簇合物从包含(NH_4)_3VS_4,Ag(PPh_3)_2NO_3,OC_4H_8dtcNa以及PhSNa的自兜反应体系中分离。标题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0.448(3),b=15.086(2),c=17.923(2),β=109.32°。用1500个I>3σ(I)的衍射数据进行精修,R=0.068。化合物中金属表观价态为Ⅴ(Ⅳ)与Cu(Ⅰ)。结构特点表明存在着从Ag(Ⅰ)到Ⅴ(Ⅳ)的部分电子转移。另讨论了反应体系中各物料的作用和可能的形成机理。
杨瑜刘秋田康北笙卢嘉锡
关键词:类立方烷
三配位Ni_2Ru膦巯基配合物模型从头算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运用Gaussian94W量子化学程序,对膦巯基配合物NiRu(mp)3(Hmp)(PBu3n)3三配位镍与钉部份的简化模型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成键特征、电荷分布规律以及对Ni三配位的影响因素等.计算结果表明:在简化模型中存在着较明显的三配位Ni原子与Ru原子之间 相互作用,这种金属原子间直接的作用也许是三配位Ni(1)结构的主要原因。其次,Ni(2)核部份的存在对该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作为桥联双核的配位S原子明显的供电子效应也是一个有关的因素.计算结果还表明:电子自旋布居集中在Ni(1)的位置上。
郑康成许植涛陈忠宁康北笙林振阳
关键词:配合物混配配合物
具有一维链状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的Au(Ⅰ)化合物[AuS_2CNEt_2]_(4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及性质
1992年
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根(R_2dtc)配位的低价硬币金属(Cu、Ag、Au、Ni、Pt)化合物的报道屡见不鲜。然而,金属原子以一维链状排列且具有M-M间相互作用的硬币金属化合物却很少见。
洪茂椿雷新建黄致盈康北笙江飞龙刘汉钦
关键词:晶体结构金化合物
纳微配位空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行为及构效关系
苏成勇康北笙鲁统部潘梅姜隆
该项目属于化学学科中结构化学和配位化学交叉研究领域。金属-有机超分子材料由于兼具无机金属和有机配体多重功能,拥有结构易设计、分子易裁剪、合成易组装、性能易调控等超分子特性,成为当前化学与材料领域最活跃、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构效关系
偏三甲苯或均三甲苯+异丙醇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被引量:4
2002年
用CP -I型汽液平衡双循环釜测定了异丙醇 +偏三甲苯和异丙醇 +均三甲苯 2个二元体系在压力为99 992kPa时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 ,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用Wilson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 。
欧阳钢锋黄钟奇康北笙
关键词:汽液平衡活度系数偏三甲苯异丙醇均三甲苯WILSON方程
含硫过渡金属结构基元的反应——Ⅲ.基元化合物及其异三核组装体的形成、表征和结构规律
1998年
报道 2种正三丁基膦 (PBun3 )参与的 2 巯基苯酚 (H2 mp)镍 (Ⅱ )配合物 ,即单核基元化合物 [HNEt3 ][Ni(mp) (Hmp) (PBun3 ) ]( 1 )及其组装体———不对称弯曲形异三核配合物Ni2 Ru(mp) 3 (Hmp) (PBun3 ) 3 ( 3) ,对它们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 . ( 1 )中镍 (Ⅱ )为四方平面构型 ;( 3)中钌 (Ⅲ )处于八面体环境 ,镍 (Ⅱ )则分别呈现四方平面[Ni( 2 ) ]和少见的三角平面 [Ni( 1 ) ]几何构型 ,且Ni( 1 ) Ru( 0 .2 5 4nm)间存在较强的金属 金属相互作用 .用1HNMR谱 ,循环伏安和FAB质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
陈忠宁康北笙郁开北林璋洪茂椿童叶翔张华新苏成勇
关键词:异金属
分子内协同效应:双核草酰胺铜的组装反应及磁偶合
本文介绍四个系列以双核草酰胺铜为合成子,在适当的间隔试剂调控下组装为配位聚合物或化合物时所表现的分子内协同效应.
康北笙张华新邓良容陈忠宁刘汉钦
文献传递
含手性膦配体的铑化合物的NMR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1D和2DNMR技术.对含有手性膦配体的铑化合物trans-((3-MBPA)2Rh(CO)(1)和trans-((2-MBPA)2Rh(CO)Cl)(2),进行1H和13CNMR谱分析,归属了所有的1H和13CNMR谱线.并根据磷和铑的偶合常数及羰基与磷,铑的偶合常数确定它们是反式构型.
吴达旭施继成卢葛覃康北笙
关键词:手性膦配体铑化合物NMR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