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瑜
- 作品数:3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多多和“麦”——试析多多诗歌中“麦”的意象
- 2015年
- 作为纽斯塔特文学大奖的获得者,多多以其诗歌闻名于世。他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其中以"麦"这一意象出现的频次最高。对"麦"的阐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多多的诗歌及其文学创作精神。他用诗歌为阅读者提供某种精神的平衡:用伤痛来抚平伤痛、用恐惧来消除恐惧、用苦难来弥合苦难。
- 常如瑜岳芬
- 关键词:诗歌意象
- 精神生态批评的意义——兼评蒋磊《生态批评的困境与生活论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精神生态批评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1)。从最初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关注,到今天已经衍生出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对人类精神问题的深度考察、对现代精神危机的反思以及对复杂性生态哲学问题的探索等诸多方面。但是,生态批评的意义及其内在价值问题始终存在着争议。
- 常如瑜
- 关键词:生态批评
- 黎族服饰图案的心理内涵被引量:2
- 2012年
- 黎族服饰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极具代表性,其花纹以自然之物为基本表现形式,反映出黎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基本认识。黎族服饰图案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色彩、线条、结构等形式方面,更是蕴含着深层的心理内涵,体现出黎人最原始的宗教情结——祈福并从自然中获得力量。
- 常如瑜翟蕾蕾
- 关键词:民俗宗教情结民族心理
- 关于阿伽门农的性格——欧里庇德斯戏剧《在奥利斯的伊菲革涅亚》中的阿伽门农
- 2009年
- 本文主要对欧里庇德斯的悲剧《在奥利斯的伊菲革涅亚》中的英雄人物——阿伽门农的性格进行分析,作为英雄时代的伟大国王,他不仅具有英勇、残暴的个性,富于牺牲的精神;同时在对待自己的亲人时,又充满了女性般的温柔,甚至会如孩子一样地哭泣,是一个具有丰富性格的动人而光辉的形象。
- 常如瑜
- 关键词:《金枝》《新科学》
- 神话原型批评的精神生态意义——荣格原型批评学说中的生态精神解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原型批评(或神话原型批评)是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理论基石主要由荣格集体无意识心理学和早期人类学的研究构成:
- 常如瑜
-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生态精神生态意义学说现代文学批评
- 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被引量:5
- 2013年
- 在整个20世纪,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得不面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大变迁时代,开始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生态电影成为传统文学艺术之外又一种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创作形式,而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兴起,生态电影在思想深度和批评力度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生态电影拓展了观众的视野,引领他们的关注焦点从金钱、物质到自然、生态。
- 常如瑜岳芬
- 关键词:生态电影生态批评生态纪
- 论《生命册》中的生态意识
- 2016年
- 李佩甫的小说《生命册》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情怀,围绕主角吴志鹏的故事均是在城乡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小说中的生态意识颇具悲观主义色彩,体现了多层次的生态问题。在自然生态层面,小说将人的存在与植物的繁衍相类比,被扭曲的植物隐喻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态层面,小说创建了一错位的社会生态系统,小说中的人物陷入困境却无法改变;在精神生态层面,小说将社会生态问题归咎于精神生态失衡,并在表现精神焦虑之外期待重寻灵魂的安宁。
- 常如瑜
- 关键词:李佩甫生态意识
- 论《冰河世纪》系列片的生态主题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电影关注生态问题,系列片《冰河世纪》(Ice Age)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独特的生态理念,电影中的史前奇观世界是对生态原貌的溯源,影片对物竞天择等传统观念进行反思,以寓言和象征的方式重新诠释了万物平等的理想,从而在观念领域建立一种新的自然秩序。
- 常如瑜
- 关键词:动画电影生态主题《冰河世纪》
- 自然语境下的陶渊明与当代人——评鲁枢元先生新作《陶渊明的幽灵》
- 2015年
- 《陶渊明的幽灵》用五个部分完成了精神的回归之旅:从探讨人与自然的元问题开始,历经哲学、文学的较量,穿过尘封的历史,最终再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亘古未变的问题,并对人类生存的现状以及未来提出了某种可能性。该书力图超越单纯的、对现状的批评,注目于未来,站在整个自然甚至宇宙的高度上来关照人类世界,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寻求解决之途。
- 常如瑜
- 自然的错位与精神的缺失——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海南岛》的文化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印象.海南岛"是张艺谋"印象"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其中较为"失败"的一个。演出过于注重形势,因此缺乏内涵和深度。观众只能够看到一幅华丽的现代文明背景下人类的生活图景,却看不到真正属于海南本土的特色和精神风貌。"印象.海南岛"系列未能够将自然的魅力以及海南岛真正的精神表达出来,相反,却勾勒出一幅现代人一厢情愿下的"印象",这种印象无论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在内在精神方面都无法实现其抒写海南的宗旨,其商业价值更无从谈起。
- 常如瑜焦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