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玲莲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性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血管
  • 2篇依达拉奉
  • 1篇单倍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血管内皮...

机构

  • 9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左玲莲
  • 5篇刘晓玲
  • 4篇石磊
  • 3篇孙德万
  • 3篇陈永清
  • 3篇宋明军
  • 2篇孙凤翠
  • 2篇由玮
  • 2篇迟兰芹
  • 2篇黄盛金
  • 2篇纪宇明
  • 1篇孙勇
  • 1篇王周波
  • 1篇刘晓芳
  • 1篇王志宏
  • 1篇贾克旨
  • 1篇高琦
  • 1篇曲林涛
  • 1篇乔忠贤
  • 1篇张胜利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挖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2次及银杏达莫注...
刘晓玲石磊左玲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银杏达莫依达拉奉
文献传递
VEGF基因-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单倍型与ACI易感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单倍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联。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165例ACI患者和198例健康对照者VEGF基因-460T/C与-634G/C多态性,并利用PHASE2.3软件构建其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单倍型与ACI对患者及其他风险因素的统计学分层分析。结果VEGF基因-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VEGF基因-460C与-634C组成的C-C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OR=3.86;分层分析中发现:合并高血压(P<0.001,OR=4.16)、高脂血症(P<0.001,OR=6.42)的患者其易感性更为显著。结论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倍型C-C与ACI有着明显的易感关联,而合并有高血压或者高脂血症的患者使易感性关联更为增强。
左玲莲宋明军陈永清贾克旨王淑芬王周波
关键词:VEGFACI单倍型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的方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刘晓玲石磊左玲莲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高压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高压氧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48h组(48h I/R组)及缺血再灌注48h加高压氧治疗组(48h HBO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脑红蛋白的表达并用千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8h I/R组及48h HBO组脑红蛋白光密度值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48h HBO组脑红蛋白表达高于48h I/R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48h I/R组(P〈0.05)。结论高压氧可提高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脑红蛋白的表达,也是其对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左玲莲李杰纪宇明
关键词:高压氧脑红蛋白脑缺血再灌注
农村急性脑梗死病人智能障碍与血镁甲状腺素及载脂蛋白关系的研究
孙凤翠黄盛金宋明军迟兰芹刘晓玲左玲莲孙德万王志宏
该课题主要探讨农村地区急性脑梗死病人智能障碍与血镁,甲状腺素与载脂蛋白的关系。对莱阳地区464例第一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在发病一周内采用MMSE和HDS两个量表进行智能测定,两个量表均异常为智能障碍组50例,均正常为对...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镁甲状腺素载脂蛋白
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与磁敏感成像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影像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MRA与SWI对两种常见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分析比较二者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细微特征的鉴别能力。结果3D-TOFMRA可以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输入动脉的来源、输出静脉的去向;海绵状血管瘤MRA成像未见明显供血动脉。SWI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及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而且还能显示动静脉畸形迂曲的小静脉,但不能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全貌及输入动脉等粗大血管的情况。结论3D-TOFMRA技术对于动静脉畸形之类高流速低阻力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而SWI技术则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等低流速小管径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可以提高脑血管畸形检出,减少漏诊及误诊。
石磊曲林涛左玲莲张胜利刘晓芳
关键词:三维时间飞跃法比较影像学
来氟米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神经功能及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LE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功能及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完全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作EAE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造模成功且存活的大鼠为50只,随机分为4组:LEF大剂量组(n=12),LEF小剂量组(n=12),甲泼尼龙组(n=12),模型组(n=14)。对照组大鼠12只。连续给药14 d,每天观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14 d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百分数,HE染色观察脑、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EAE大鼠脑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用LEF及甲泼尼龙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有所下降,病理表现有不同程度减轻,血CD4+CD25+ T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加(P<0.01),且大剂量LEF疗效优于小剂量LEF和甲泼尼龙(P<0.01);小剂量LEF和甲泼尼龙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EF通过上调CD4+CD25+ T淋巴细胞比例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不同剂量间疗效差异显著。
刘晓玲由玮左玲莲宋明君刘桂霞石磊陈永清孙德万
关键词:来氟米特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普乐林与脂肪乳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生
孙凤翠黄盛金孙德万左玲莲高琦乔忠贤迟兰芹刘晓玲宋明军
该课题探讨普乐林与脂肪乳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效果。随机将6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分为普乐林加脂肪乳治疗组30例和单用普乐林的对照组3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天,5天,7天,10天,14天分别测定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普乐林脂肪乳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疗法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疗法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静注降纤酶疗治疗,观察组静注降纤酶+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VEGF、Barthel、BDNF均升高,且观察组BDNF、Barthel、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略高于对照组的9.68%(P >0.05)。结论 降纤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
左玲莲陈永清纪宇明孙勇由玮
关键词:依达拉奉降纤酶神经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