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云华

作品数:84 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针灸
  • 19篇细胞
  • 19篇艾灸
  • 16篇衰老
  • 12篇结肠
  • 11篇温和灸
  • 10篇结肠炎
  • 10篇灸疗
  • 10篇溃疡
  • 10篇溃疡性
  • 10篇溃疡性结肠炎
  • 9篇灸疗法
  • 8篇蛋白
  • 8篇增殖
  • 8篇针灸疗法
  • 8篇灸法
  • 7篇鼠肝
  • 7篇周期
  • 7篇纤维化
  • 6篇天枢

机构

  • 62篇上海市针灸经...
  • 4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湖州市中医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84篇崔云华
  • 54篇吴焕淦
  • 42篇刘慧荣
  • 21篇赵琛
  • 15篇吴璐一
  • 14篇马晓芃
  • 13篇周次利
  • 13篇王晓梅
  • 12篇谭琳蓥
  • 9篇黄艳
  • 8篇施茵
  • 7篇赵天平
  • 7篇赵继梦
  • 7篇刘世敏
  • 7篇朱毅
  • 6篇刘平
  • 6篇王晓玲
  • 5篇翁志军
  • 5篇张卫
  • 4篇戚莉

传媒

  • 10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环球中医药
  • 3篇第四届中国上...
  • 3篇全国针法灸法...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针灸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家庭用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全国针法灸法...
  • 2篇第四届中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国外医学(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和灸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肝组织Rb、P53、Bcl-2、PK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温和灸对自然衰老大鼠肝组织Rb、P53、Bcl-2、PKC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自然衰老组、艾灸组。正常饲养20个月,待其自然进入衰老期以制备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温和灸自然衰老大鼠双侧肾俞穴对其进行干预。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Rb、P53、Bcl-2、PKC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自然衰老组大鼠肝组织Rb、P53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P<0.05),Bcl-2、PK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自然衰老组大鼠比较,艾灸组大鼠肝组织Rb、P53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Bcl-2、PK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P<0.05)。结论温和灸肾俞穴能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肝组织Rb、P53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Bcl-2、PKCmRNA及蛋白表达。
谭琳蓥赵天平国兰琴赵琛刘慧荣朱慧华崔云华
关键词:RBBCL-2蛋白激酶C
针灸调节免疫衰老及其表观遗传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针灸可有效调节免疫衰老,运用表观遗传修饰手段研究免疫衰老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归纳总结针灸对免疫衰老的调节作用及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Ebsco Medline、Springer、Science Direct和Embase,所有数据库的检索时间均为1999年1月至2014年8月。中文检索词为"针灸""衰老""免疫衰老"和"表观遗传",英文检索词为"Acupuncture""Moxibustion""aging""Immunosenescence"和"Epigenetic",各库交叉检索,以免漏检。查看标题和摘要,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标准文献,符合标准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判断是否其是否纳入,然后进行资料提取。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4篇文献,中文8篇,英文56篇。免疫衰老中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均会发生增龄性改变,针灸可全面的整体的改善免疫衰老。表观遗传修饰在免疫衰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灸可直接作用于表观遗传修饰,但针灸调节免疫衰老的表观遗传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沈文宾周次利吴焕淦黄艳赵琛崔云华
关键词:针灸衰老表观遗传组蛋白乙酰化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
背根神经节中卫星胶质细胞在疼痛疾病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研究表明,背根神经节中主要的胶质细胞类型——卫星胶质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背根神经元胞体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参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调节。以往研究重点集中在卫星胶质细胞敏化神经元胞体,对于两者间抑制性调节关注较少,且迄今为止两者间交流尚未见有研究进行汇总,并讨论其内在联系。目的:从卫星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结构形态、离子通道、蛋白受体等方面,以及相邻卫星胶质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近年来两者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信息交流等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以"pain,satellite glial cell,DRG"和"疼痛,卫星胶质细胞,背根神经节,缝隙连接"为检索词,检索了在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及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8年1月至2019年2月的相关文献,并追踪所得文献中所引用的相关性较高的参考文献,最终筛选出77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在背根神经节中,卫星胶质细胞包绕单个神经元形成的卫星胶质细胞鞘,通过"神经元-卫星胶质细胞"这一功能单位,实现了相邻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调控。大多数的文献支持了卫星胶质细胞在慢性疼痛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发生、维持的重要作用;但是,也有部分文献发现卫星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抑制性调节,激活P2Y1受体、谷氨酸转运体都可以抑制疼痛的发生,在背根神经节中调节P2Y1受体、谷氨酸转运体的活性可以作为治疗疼痛的新靶点。
张晓卓吕婷婷王照钦翁志军崔云华张方赵敏刘慧荣吴焕淦
关键词:疼痛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从细胞凋亡角度验证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环氧合酶2及前列腺素E_2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4
2008年
背景:研究证实,艾灸有可能通过细胞因子调节环氧合酶2及前列腺素E2表达、影响细胞凋亡。目的:实验拟观察环氧合酶2、Bcl-2、Bax的表达及前列腺素E2的含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探讨灸疗的影响作用并比较隔药灸和温和灸治疗作用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4/2007-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140±20)g,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方法:4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温和灸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治疗。模型组:只作与各治疗组相同的抓取固定。温和灸组:选取天枢、气海穴悬灸,每次每穴灸10min。隔药灸组:选取天枢、气海穴隔药灸,每次每穴灸2壮。疗程:1次/d,共灸14次。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环氧合酶2、Bcl-2、Bax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结果:纳入SD大鼠40只,造模过程有1只大鼠死亡,解剖见结肠明显扩张,未见穿孔,39只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环氧合酶2、Bcl-2的表达及前列腺素E2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而Bax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P<0.01)。经过灸治后,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和温和灸组环氧合酶2、Bcl-2的表达及前列腺素E2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隔药灸组Bax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灸疗干预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环氧合酶2、Bax、Bcl-2的表达并降低前列腺素E2的含量,隔药灸的作用优于温和灸。
崔云华周爽吴焕淦王晓梅谭琳蓥刘慧荣
关键词:隔药灸溃疡性结肠炎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细胞凋亡
艾灸生成物对大鼠脑神经系统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艾灸生成物对SD大鼠脑神经系统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艾灸生成物组、中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低剂量艾灸生成物组、中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艾灸生成物与纯净气的浓度比分别为0.4:2.0、0.8:2.0、1.6:2.0,每天暴露4 h,每星期5次,持续60 d;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经60 d高剂量艾灸生成物刺激后,在空气中自然暴露21 d作为恢复期。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艾灸生成物干预,常规饲养60 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病理形态,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超微形态。结果各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细胞病理形态无明显差异,海马超微结构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艾灸生成物对大鼠脑神经系统形态无明显影响。
周次利吴璐一窦传字刘慧荣冯辉崔云华马晓芃赵琛吴焕淦
关键词:脑神经系统形态学
一种离体组织灌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公开了一种离体组织灌流装置,包括离体组织灌流装置本体,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中间有四个阶梯式下降的开放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形,由下到上依次为底槽、内槽、中槽、外槽;所述底槽两个短边各有一个固定的内管...
张晓卓翁志军张方崔云华吴璐一刘慧荣吴焕淦高崚赵敏
文献传递
隔药饼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脾肾阳虚型H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药饼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TCMSS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HADS)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1%,对照组为2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MSSS评分、HADS-A评分、HADS-D评分及血浆中TGF-β和IL-17浓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前后TCMS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治疗前后TCMS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减患者治疗后HADS-A评分和HADS-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治疗后TSH浓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治疗脾肾阳虚型HT疗效确切,可改善HT伴甲减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崔云华冯静吴焕淦吴焕淦刘慧荣胡智海马晓芃季亚婕季亚婕刘雅楠
关键词:间接灸桥本甲状腺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
一种可分离式家用艾灸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家用艾灸盒,所述艾灸盒包括焚烧装置和熏疗装置,所述焚烧装置设置在艾灸盒的上半部分,所述熏疗装置设置在艾灸盒的下半部分,所述焚烧装置与熏疗装置通过磁铁上下可分离式连接,所述焚烧装置设有纵横金属固...
陈雅男翁志军吴焕淦吴璐一崔云华刘慧荣张方陈珂旭钟蕊
文献传递
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大鼠结肠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目的从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的角度,探讨艾灸防治溃疡行结肠炎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制备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温和灸组和西药组。隔药灸...
刘慧荣谭琳蓥吴焕淦朱毅赵粹英崔云华江彬王晓梅
关键词:针灸疗法成纤维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1
2002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30~280g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各12只及假手术组6只。采用改良的Allen's垂击法致大鼠脊髓(T10)中度损伤,损伤后即刻分别进行督脉电针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模型组不做处理,于术后6、24h处死动物,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进行图像定量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针和甲基强的松龙均可显著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结论电针可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张志英崔云华严振国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电针神经功能恢复动物实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