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世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术后
  • 6篇手术
  • 6篇麻醉
  • 4篇心脏
  • 4篇镇痛
  • 3篇蛋白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腰麻
  • 3篇置换术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 3篇罗哌卡因
  • 3篇静脉
  • 3篇芬太尼
  • 3篇瓣膜
  • 3篇比卡因
  • 3篇布比卡因
  • 2篇单侧
  • 2篇动脉

机构

  • 28篇南昌大学第一...
  • 11篇南昌大学
  • 6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九江学院

作者

  • 28篇尹世平
  • 4篇孙文杰
  • 3篇宋志平
  • 3篇刘志毅
  • 3篇彭夕华
  • 3篇黄毅升
  • 2篇万先文
  • 2篇欧阳卫东
  • 2篇郑娜
  • 2篇陈福梅
  • 2篇唐芳
  • 2篇唐芳
  • 2篇徐进辉
  • 1篇高素清
  • 1篇唐芳
  • 1篇尹增盛
  • 1篇戴寒英
  • 1篇欧阳卫东
  • 1篇张学康
  • 1篇欧阳爱平

传媒

  • 7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江西省第十四...
  • 1篇2012第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在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选择合适的术后镇痛模式。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90例,年龄35~60岁,体重45~80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单纯静脉镇痛组(P组)、局部浸润+静脉镇痛组(R组)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静脉镇痛(TP组),每组30例。P组: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2μg/kg;R组:0.375%罗哌卡因20ml局部浸润+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2μg/kg;TP组:0.375%罗哌卡因20ml椎旁阻滞+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2μg/kg。记录三组术后6、12、24、48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术前、术后24、48h深睡眠质量评分;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以及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hR组和T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术后12hT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和P组(P<0.05);三组术后不同时点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TP组深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P组和R组(P<0.05);术后24h内T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明显少于R组和P组,R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明显少于P组(P<0.05);三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组未发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三种术后镇痛方式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且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睡眠质量、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明显优于切口局部浸润联合自控静脉镇痛与单纯静脉镇痛。
徐进辉沈海涛尹世平
关键词:术后镇痛胸椎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乳腺癌根治
心脏瓣膜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文中旨在探讨心脏瓣膜手术早期POC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POCD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直视成形手术的80例患者,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5天对入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按患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New Euroscore II评分、本次入院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分别于手术当天早上8点、体外循环结束后30 min、24 h、48 h、72 h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S100B蛋白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POCD组患者20例,非POCD组患者60例。高血糖[OR=6.038,95%CI:1.202~30.337]、手术时间[OR=6.423,95%CI:1.276~32.332]、AST值大于正常值2倍[OR=12.878,95%CI:2.289~72.445]是早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POCD组体外循环结束后30 min、24 h的S100B蛋白浓度[(2.4±0.4)、(2.1±0.3)μg/L]比较,POCD组体外循环结束后72 h明显降低[(1.7±0.4)μg/L];与非POCD组体外循环结束后48 h S100B蛋白浓度[(1.5±0.4)μg/L]比较,非POCD组体外循环结束后72 h[(1.4±0.4)μg/L]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时间长,围术期高血糖、AST值大于正常值2倍可预示早期POCD的发生;血清S100B蛋白可作为早期POCD的重要标志物。
符媛媛胡猛徐进辉孙文杰尹世平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S100B蛋白
“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麻醉专业学生科研能力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科研能力的高水平临床医师。针对近几届“5+3”麻醉专业学生侧重临床技能而忽视科研能力的现象,南昌大学医学院麻醉教研室对“5+3”麻醉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及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张学康马龙先戴寒英尹世平刘梅
关键词:麻醉学
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经皮肾镜肾脏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经皮肾镜肾脏钬激光碎石连续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07年6月之间选择40例患者行单纯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别使用0.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比较。结果从两组病人的胸椎阻滞平面观察发现5,10,15min之前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至25min时B组与R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运动阻滞时间观察至BromageII时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者的麻醉效果分级均为II级,SPO2没有明显的改变,术毕观察两组均无运动完全阻滞患者。结论罗哌卡因对循环与呼吸的稳定性较好,而布比卡因的局麻药毒性反应相对较大,所以我们认为选择0.5℅罗哌卡因麻醉安全性更高,效果更确切。
万先文高素清尹世平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经皮肾镜钬激光
瑞马唑仑对脊柱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脊柱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IONM的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55岁,BMI 18~24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及维持时R组采用瑞马唑仑,P组采用丙泊酚。记录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停肌松药时(T_(2))、停肌松药后30 min(T_(3))、50 min(T_(4))的HR、MAP和BIS。记录首次诱发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电流强度及其波幅。记录停药后到首次诱发出MEP的时间。记录T_(4)时体感诱发电位(SEP)和MEP的波幅及潜伏期。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R组T_(1)—T_(4)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首次诱发的MEP波幅明显升高(P<0.05),T_(4)时SEP和MEP波幅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瑞马唑仑可安全用于需行IONM的脊柱外科手术,且循环波动小、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少,对SEP及MEP的影响小,有利于提高IONM的监测质量。
方艳尹世平孙文杰
关键词:丙泊酚神经电生理监测脊柱外科
术前针刺治疗对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术前针刺治疗对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术前针刺组和术前常规组,各30例。术前常规组不予任何针刺干预;术前针刺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针刺穴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T0)、针刺后30 min(T1)、麻醉后气腹前10 min平卧位(T2)、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5 min(T3)和30 min(T4)、恢复平卧位气腹消失后(T5)、术后30 min(T6)的眼内压和视神经鞘直径,以及术后7 d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T2、T6时的眼内压及视神经鞘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针刺组患者在T3、T4、T5时的眼内压及视神经鞘直径明显低于或小于术前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腹腔镜头低足高位患者围术期的眼内压,缩小视神经鞘直径。
孙文杰尹世平郑伟
关键词:针刺眼内压腹腔镜
单侧轻比重腰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体会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单侧轻比重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按麻醉方法分为单侧腰麻组(A组)和普通腰麻组(B组),每组25例。A组给予0.75%布比卡因2mL+灭菌注射用水3mL(轻比重)共3.0~3.5mL,15~20s内给完;B组予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注射液1mL,共1.5~2.0mL,15~20s内给完。记录患者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0min(T2)、给药后30min(T3)、手术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情况,并进行运动神经阻滞评定。结果 T1、T2、T3时间点A组MAP下降较B组程度轻(P<0.05),B组血压术前高于术后(P<0.05);T3时B组患者HR减慢较A组明显(P<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B组(P<0.05);麻醉效果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晚于B组(P<0.05);A组最大Bromage评分小于B组(P<0.05)。结论单侧轻比重腰麻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循环干扰小、患者清醒、无明显不适感、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黄毅升尹世平
关键词:下肢手术单侧腰麻轻比重布比卡因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鼾症手术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鼾症手术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鼾症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例。D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C组患者不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麻醉后,对比2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疼痛评分以及躁动评分等指标。结果 D组患儿的麻醉时间(69.2±11.5)d和手术时间(52.2±11.8)min与C组的(62.2±11.6)与(45.3±1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6.0±1.4)mg/kg、疼痛评分(2.0±0.2)以及躁动评分(2.1±0.3)均优于C组的(10.2±2.9)mg/kg、(6.5±1.9)以及(3.5±1.6)(P<0.05)。结论对小儿鼾症手术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利于患儿苏醒,减少镇静药物和镇痛药物使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刘志毅唐芳尹世平宋志平石小云
关键词:小儿鼾症
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分娩镇痛时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足月、单胎、头位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成3组:RS组、RD组及R组。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当产妇宫口开至2~3 cm时,在L_(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4 cm。RS组:硬膜外注射0.125%罗哌卡因+0.5μg/kg舒芬太尼复合液;RD组:混合液中,以0.5μg/kg右美托咪啶替代0.5μg/kg舒芬太尼,其他用药情况均与RS组相同。R组:混合液中,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替代0.5μg/kg右美托咪啶或0.5μg/kg舒芬太尼,余与其他两组相同。3组患者自控镇痛(PCEA)剂量均为6 mL,背景剂量均为5 mL/h,锁定时间均为30 min,阻滞平面控制在T_(10)以下,分娩结束后停止给药拔除硬膜外导管。观察记录3组产妇生命体征: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呼吸频率(RR)。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Bromage评分、Ramsay评分;记录镇痛药物起效时间及首次加药时间(硬膜外给药后至患者VAS≥4分,患者首次自控追加用药的时间);监测产妇产程及胎儿心率变化(FHR)、胎盘血流灌注、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第1、2、3、4、5天神经行为评分(NBNA),记录产钳助产率、阴道出血量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RD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优于RS组及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循环系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产妇产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脐动脉血气分析中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心监测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第1、2、3、4、5天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及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
徐进辉沈海涛孙文杰尹世平
关键词:分娩镇痛罗哌卡因舒芬太尼
持续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单肺通气患者血乳酸及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持续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单肺通气患者血乳酸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单肺通气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和多巴胺组(D组),每组30例。术前补足禁食禁水、生理需要量,晶体与胶体按2:1给予,晶体为生理盐水,胶体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N组于麻醉诱导即刻持续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0.01~0.03μg/(kg·min)],D组于麻醉诱导即刻持续泵注多巴胺[1~3μg/(kg·min)]。两组根据患者基础平均动脉压在上述范围内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麻醉药物泵注速率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基础值±30%,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5~60。如血压仍不能维持,单次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0μg,多巴胺1 mg,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T1)、单肺通气即刻(T2)、单肺通气30 min(T3)、单肺通气90 min(T4)、手术结束即刻(T5)时间点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血乳酸含量,上述各时间点及术后24 h(T6)取中心静脉血检测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记录各组患者手术后自然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能按指令睁眼时间)。结果各组内与T0~T3比较,T4~T5动脉血乳酸含量显著升高,T5~T6时刻LDH、α-HBDH、CK及CK-MB浓度均比T0~T4时刻显著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两组血乳酸含量在T0~T4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刻N组明显低于D组;平均术后自然苏醒时间N组明显短于D组;心肌酶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加单肺通气患者血乳酸清除,缩短患者自然苏醒时间且对心肌酶无不利影响。
徐进辉尹世平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单肺通气血乳酸心肌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